分享

你知道是什么是“借对”,“四平头”吗?学会对仗,才算是真正跨入古典文学之门。

 流云诗词 2022-06-16 发布于河北

全文共3864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流云诗话

前言

流云诗话,从2021年起笔至今,也写20篇左右了,其中不乏一些大家都喜欢的、独特观点和角度的好文,例如:

流云诗词第44期:绝句要倒着写

流云诗词81期:写诗想快速入门,先写“咏物诗”

您的写景诗,还像流水账吗?其实您只要按照这四点去构思就能写好啦!

流云诗话:“以景作结”,看似神秘,其实只要做到这四点,你也可以写出来。

流云诗话:如何让韵最大限度的为诗意服务。

您还发愁,聚会上好友让您助兴写诗吗?

流云诗话,缺少名家真知灼见,缺少论文的旁征博引,语言叫浅白通俗,就是我平时的一些写诗的经验。

我也并非好为人师,也不想敝帚自珍,只想为诗词的发扬光大做一点努力,为自己的喜爱找一些知音,遂把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给大家看看,最好能给您在困惑时有所启发;如果跟您想法的类似,便是找到知音;如果其中有说错的地方能够得到您的指点,就是我的所得。

我的流云诗词每期都阅读量也不是很高,但也有10万+的文章。粉丝不是特别多,但铁杆粉丝超过200人。每次累了想就此休息,都是大家都关注和转发,支持我继续走下去,是你们让我感觉一路走来不在孤单,在这里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喜欢我的、喜欢流云诗词的、想跟我一块探讨诗词的同道中人,可以加我微信:zjq924948011,以免走失,如果我们下辈子不会在相遇了呢!

曾继全

正文

浅 析 对 仗(一)

一、什么是对仗

对仗是指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对仗又称为对对子、骈句、偶句,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古代很重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一定要求对仗,诗词中也常常要求对仗。有一种说法,只有学会了对对子,才算是真正跨入中国的古典文学之门。

二、 对仗的一般要求

一要,两句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要,平仄相对,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出句尾字用仄声,对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能代表各自的意思,合在一起又有新意为佳。

三、对仗在诗词中的应用

现在的诗词题材中:五绝如果首句不入韵,一般要求对仗。例如: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律诗的中二联都需要对仗。一些词也要求对仗,如鹧鸪天、西江月等等。散曲也有对仗的要求。所以对仗是写诗跳不过的一堂课。

律诗要求中间两联用对仗,但不是很严格的。诗以意为主,当对仗和诗意不能两全时,允许放宽不用对仗。一般颔联可以放宽,颈联则要求严一些。有时候诗人故意突破格律,让首联对仗,而中二联只有一联对仗,叫作“偷春格”。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还有全诗都作对仗。

四、对仗的类型:

1、工对

律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

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工对数反对最好,如: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下句“有”对上句“无”,是反义词工对。

2、借对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

如《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首联“西”对“南”是方位对,“山”对“浦”是地理对,“三”对“万”是数目对,而“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对。这样的借对,也属工对。

3、邻对

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如李贺《七夕》中:“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鹊对花,动物对植物。

如李商隐《筹笔驿》:“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笔对车,文具对器物。

4、宽对

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如:刘禹锡“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下句“青云”对上句的“边草”,是植物类对天文类。

如:杜甫“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下句的“环佩”对上句的“画图”,是饰物类对文学类。

5、错综对

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

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

6、自对

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

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

7、流水对

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

如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再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万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杜甫《畏人》)
岁晚仍分袂,江边更转蓬。(杜甫《寄贺兰钴》)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秋兴》)
唯将午夜常开眼,报答生平未展眉。(元稹:《遣悲怀》)
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高适《闲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