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不打假、拍卖不保真。”这是古董界的一个真实写照,因其背后巨大的财富诱惑,古玩界的造假闹剧层出不穷。然而,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影响人们对收藏的火热追捧。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在经济上推行改革开放,文化上也走出了意识狂乱,重新建立起与传统的联系。随着经济起飞,中国民间收藏风气再起,开始自海外大量回购中国文物,导致其价格不断飞涨。2005年7月12日,那件“鬼谷子”元青花大罐,在伦敦以1568.8万英镑(约为2.45亿元人民币)由伦敦古董商朱塞佩·埃斯凯纳齐竞得,创下当时中国文物拍卖天价。此后中国文物,从器物到字画,拍价上亿的时有所闻,几千万人民币更是屡见不鲜。 埃斯·凯纳齐和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 近30年,中国境内集结了收藏大军8000余万,相当于现在每14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收藏者,多数初涉古玩市场的人都会被骗,其间缴的冤枉学费就更加难以统计了。在目前全民收藏热的市场环境下,许多初学者为利所动,盲目投资,许多较为低级的赝品,甚至是一眼就能看出是真假的东西,被一些人视为'国宝'而收藏。 【各种仿品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近几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如一壶待烫的老酒,从年初到年末几经加温,又几经冷却,有的人喝出了暖心醇厚,有的人喝到的却是刺骨冰凉。仅以2017年书画拍卖为例:2017年6月19日,黄宾虹的《黄山汤口》以3.45亿元成交;2017年12月17日,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以9.315亿元成交……每一件艺术品落槌成交的瞬间,是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动力,也让越来越多的藏友想要通过拍卖途径获得藏品变现,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游走于各种各样的“拍卖公司”之中。 伴随着艺术品收藏热,拍卖市场也十分火爆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拍卖行之间的差别很大,夹杂在各大拍卖行之间的,有不少操作不规范、骗取各种费用的“拍卖行”。就像有些藏友所说的“他们公司是正规的啊”!是的,公司正规很简单,注册一个就行了。如果他们连公司都不弄个正规的,那么也太不“尊重”行骗这一行业了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一件藏品,有的拍卖行说价值几亿元,有的拍卖行说只值30元。藏品持有者肯定更愿意相信估价高的那家拍卖行,甚至愿意为此支付高额的鉴定费、拍卖费、图录费等。这些费用,低的几千元,高的几万十几万,甚至包括租场地的费用、请拍卖师的费用等。而这些都是拍卖行的成本费用,不需要藏品持有者支付。正规拍卖一般收成交额15%的佣金、3%的个人所得税和1%的保险,有的拍卖公司可能还会收1%的保管费。其实15%的佣金也是有弹性的,对于关系很好、持有的藏品非常抢手的卖家,他们还会将佣金降低到13%。而且,这些费用都是在成交之后才收,直接从买家支付的货款中扣除。 一般声称可以很快参拍的许诺大多是假的。国家文物局规定,举行拍卖会前,必须向国家文物局、工商局、税务局等部门提前申报。如果短期之内就承诺要举办拍卖会,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子。一些不规范的拍卖行忽悠藏品持有者的方法差不多,都是在哄骗他人参拍后,要求藏品持有者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而这些鉴定机构一般都与拍卖公司有利益关系,鉴定结果自然都为真。之后,拍卖行会声称去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美国参拍,在行内叫“五地连拍”。这样,拿着货走一圈,相关费用的名目也就有了,比如运输费、拍卖费、展览费、拍卖师费、场地费、入关费、清关费、报关费等。拍卖行(公司)相当于中介,是买卖双方的桥梁。正规拍卖行会有客户群,而差一点的拍卖行很难找到有购买力的收藏人群。这就像摆在地摊上的LV包,你会相信吗?一个道理,真正的收藏者不会相信小拍卖行能卖出价值高的藏品。 鱼龙混杂的典藏市场,藏友何去何从? 1、首先要了解藏品的时代特征。辨伪一定是要先断代才能辨伪的。只有了解了时代特征,才能知道这个时候应该有什么、不该有什么。(了解时代特征往往不需要很深的文化造诣,有些基础性的知识就可以拍出掉很多仿品了。如果连基础性的知识都不具备,那么还是不要玩收藏了,因为真的会“玩不起”。)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物品就有不同的特点,这给我们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一位藏友,他拿着一个宋代汝窑开光八棱诗文镶嵌猫眼红楼梦瓶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假的。宋朝能有红楼梦吗?但藏友却执着地认为他的藏品是宝贝;还有一位藏友,他的盘子是唐代的风格,然而上面有一个五角星的纹饰,纹饰下还有一行字:无产阶级万岁、无产阶级斗争万岁!当被专家告知该藏品是臆造品时,藏友说你这个专家不懂,我这个藏品充分证明了无产阶级斗争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这样“穿越式”的藏品花样百出,可却有众多藏友对此深信不疑! ![]() ![]() 食 ![]() ![]() 【还有青花机关枪呢,您见过吗?】 ![]() 2、藏友还要具备基本的鉴定知识。仅以瓷器为例,对藏品的造型、胎釉、纹饰、彩料、工艺、底足、款识等都要有所了解。“唐丰、宋秀、元敦、明肥、清瘦”、橘皮纹、波浪釉、鲫鱼背、泥鳅背、月亮门、剪刀叶、鸭掌叶、胶质感等等基础知识还是应该具备的,否则一点鉴定知识都没有,藏友认为自己的藏品是真品,其依据又在哪里呢? ![]() ![]() 了解真,才能认定假! ![]() 3、还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收藏热导致文物价格在短时间内飞涨,让许多人以为收藏可以一夜致富,于是出现狂买乱买的现象。面对急速增加的需求,赝品开始大行其道。中国的赝品制造,论规模可以说铺天盖地,论实力可说是有组织、有财力、有技术、有专家,论野心已经不满足靠模仿几件真品来赚小钱,而是“创造”新品、“成套”推出,以获利千万甚至上亿为目标。在这种险恶的情况下,收藏一定要以“有罪推定”为原则,即要有以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纵一件的警觉心,只要一点疑问,即可加以否决,不然必中作假集团之圈套。 鉴定知识应该怎么学? 学习鉴定只有一条路:没有理论作为支撑,不足以为鉴定打下基础;没有实践,就不能对理论进行检验和印证;没有实战,理论就只能是纸上谈兵、花拳绣腿,永远接不住别人的招式。“ 徐鸿元明清瓷器鉴定基础工艺培训班 ”,自2014年开班以来,秉承着理论+实践;实践+实战的理念,由著名实战派瓷器专家徐鸿老师亲自授课,系统学习元明清瓷器的断代和辨伪。徐老师从理论及实践上深入浅出地讲授元明清瓷器的发展演变及各时期的特征及鉴别要点,从而让学员奠定鉴定瓷器的理论基础。徐鸿老师在课程中还结合几百片元明清瓷器真品标本与大量实物为例证讲授瓷器鉴识的方法、技巧,例如青花用料、挖足过肩、月亮门、波浪釉等概念,通俗易懂的讲解给大家,并将自己多年的鉴定经验传授的大家。 ![]() 2019年8月16日——18日,【华豫学院】“ 徐鸿元明清瓷器鉴定基础工艺培训班 ”基础班在河南郑州再次开课。买一次赝品的钱,换来学习实用的鉴定知识的机会,还能认识众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从此后与名师为伍,有老师为您今后的收藏掌眼把关、有学员伴随您的收藏之路一起前行!您自己衡量一下——有多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