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装剧里“八百里加急”,究竟多快?就算是顺丰快递也望尘莫及啊

 奥迪A60eph4izt 2019-08-03
古装剧里“八百里加急”,究竟多快?就算是顺丰快递也望尘莫及啊

我们在古装剧里经常看见这样的场面,一名驿使一边急促的用马鞭频繁地抽打自己的坐骑,一边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身后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信使跳将下马,一边疾奔,一边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随即倒地不起,轻则昏厥过去,重则当场力竭而亡。

古装剧里“八百里加急”,究竟多快?就算是顺丰快递也望尘莫及啊

在古代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那时官府传递信息就靠驿使骑着快马奔跑在一个接一个的驿站之间,接力传递。文学作品里常用“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来描述宝马良驹。

按照唐代的换算方式:一里约等于454.2米计算,八百里约等于363.4公里或726.8华里。现在科学测试表明,一匹马就算累死了也不可能一天负重一个成人奔跑400公里即800里的路程,就算是传说中的“汗血宝宝”也做不到,何况驿站里一般都只是普通的强健快马而已!

古装剧里“八百里加急”,究竟多快?就算是顺丰快递也望尘莫及啊

古代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用作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以驿站制度相对完备的唐朝为例,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 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 驿田等。

驿站一般分为分驿、站、铺三部分。驿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铺是则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比如河南的驻马店市,就曾是南北交通信息传送的著名驿站,当时众多南来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驻驿歇马而得名。

古装剧里“八百里加急”,究竟多快?就算是顺丰快递也望尘莫及啊

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的所谓“八百里加急”,就是土匪贼寇这类人,平时打家劫舍惯了,一般劫持什么人也不敢劫持送800里加急件的人,因为如果干了会遭到官府的全力缉捕、剿灭。

600里、800里不是跑不到吗?一匹马肯定跑不到,但是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早早备好快马和已经蓄精养锐的驿使,急件一到了此站,就换马后再接力跑。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在约20里(两个驿站的间距)内死命跑,就可跑出全程“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的效果来。

古装剧里“八百里加急”,究竟多快?就算是顺丰快递也望尘莫及啊

唐代诗人岑参在其诗作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就描述驿使这种风驰电掣般的紧急信息传递。按唐朝时的官方规定,普通快马要求一天行180里左右,再快些则要求日行300里,最快的要求则为日驰500里。当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时,距离在华清宫泡温泉的唐玄宗约3000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可见就是使用的当时最快500里/天的急件。

也是这个唐明皇,曾经为了取悦杨贵妃,不惜动用国家驿站从南方运送荔枝到长安。唐代诗人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看来皇帝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荔枝新鲜和让“妃子笑”,很可能也动用了当时最快的500里加急的驿站“特快专递”,他这种动用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来满足个人私欲的行为当然也被后人笑骂了几千年!

古装剧里“八百里加急”,究竟多快?就算是顺丰快递也望尘莫及啊

驿站使用的类目和登记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都要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驿站征用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官府使用时凭勘合;兵部使用时凭火牌。使用“邮符”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对过境有特定任务的,派兵保护。马递公文,都加兵部火票。

传递紧急文件时,“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是用来表示情况或者事件的紧急程度,一般并非速度实指。“六百里加急”泛指很快;“八百里加急”就是最快的速度、最紧急的军国大事了,相当于现在的特急件。

古装剧里“八百里加急”,究竟多快?就算是顺丰快递也望尘莫及啊

不同的级别使用的马匹也不同,在“八百里加急”中没有特殊情况不换人只换马,每到一站换一次马,人的吃喝则全在马上,所以级别达到八百里的时候,经常出现跑死马的结果,往往将消息送到目的地以后,驿卒本身如果体质差一些的话,也会因为劳累过度而亡。

因此,非到万不得已(这当中最多的是边关告急、大规模的聚众造反)不会用八百里加急送信。整个清朝,用到八百里加急只有两次:一次是剿灭太平天国时,湘军攻克太平军“首都”金陵时,杨岳斌、曾国荃曾经用以报捷;另一次是慈禧太后面情难消,800里加急传旨处斩违规出京的大太监安德海。

古装剧里“八百里加急”,究竟多快?就算是顺丰快递也望尘莫及啊

古代从地方到京城传递的驿站,分布在县城与县城之、乡与乡、府与府、从地方到京城的官道沿线,就像现代的铁路、公路网络一样,单就其组织的严密程度,运输信息系统的覆盖水平来看或许并不亚于现代的通讯运输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