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看了唐代宫廷茶具,今天我们来到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对比看看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时期的饮茶器具发生的变化。到了清代,茶的饮用方法沿袭明代的散茶撮泡法,但满族人性格豪放,喜欢对比强烈的色彩,因此清代的茶器器型与明代相比风格改变不大,装饰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景德镇官窑也就有了较多的品种及装饰技法的产生,在釉色、绘画技法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华丽的清代在装饰上究竟下了哪些工夫。  宜兴胎画珐琅五彩四季花卉方壶,壶身周正,壶流、壶钮及壶把亦作四方。壶身、壶盖四面,以珐琅彩绘饰四季花卉,整体炫丽而缤纷。宜兴胎画珐琅万寿长春海棠式壶,以四瓣瓜稜为壶身,以缱绻瓜叶为壶盖,整体颇具像生趣味其壶腹两侧以珐琅彩绘饰桃实、桃花,象征长寿;流嘴二侧则为月季花,象征长春,取「万寿长春」之吉祥寓意源自西洋的画珐琅,因深受康熙皇帝喜爱,故钻研发展成混融中西的宫廷新工艺;壶与盖碗上装饰的四季花卉,色泽艳丽、层次分明,传达出工匠技术的娴熟此类型盖罐为贮藏茶叶的茶叶罐,除青花外亦有斗彩器,以青花钩竹叶轮廓,高温烧成后再施绿彩低温烧成,相当雅致 斗彩的用色多数比较丰富,但这只茶钟只斗了一种颜色,青花的勾线强化了效果,绿彩的用色也有浓淡的丰富变化,层次分明。这类大口矮圆形茶壶,器形大方实用,颇受雍正皇帝喜爱,除霁青之外尚有茶叶末、珐琅彩等作品喜鹊、梅花、月季、竹皆象征喜悦、常春、常青、平安等吉祥含义,喜鹊与梅花亦寓“喜上眉梢”之意,因诗句“灵禽送喜梅花上,一个依时报一声”故称时时报喜茶壶。雍正时期青釉或青花茶叶罐尤多,可见雍正皇帝素好品茶。由《宫中档雍正朝奏折》中频见其赏赐大臣贡茶,而且常是连瓶带茶一起赏赐,可见雍正时期宫廷饮茶风气兴盛。不仅喜欢在古迹字画上随便题字盖章 有“爱新觉罗·牛皮藓”之称 他还酷爱浓色艳彩,被称为“农家乐”风格  此壶满施釉彩,华丽细致,造型与同时代宜兴茶壶雷同,形制或来自宜兴朱泥紫砂器。碗及盖内外均包银,外壁于素胎时雕刻成仿雕漆绣球纹锦地纹饰,口沿雕回纹一周,足边莲瓣纹,施透明釉烧成后,再挂珊瑚红釉,二次低温烧成。器内珐琅红绿彩画鱼藻纹,壁外壁红彩为地,锥剔锦花纹,其上绘饰花卉纹二组。口、足留白一道,作工精美,胎骨匀薄,质细洁白。乾隆皇帝不仅注重茶具的精致,还十分注重冲泡茶的茶事程序,非常严密繁复。而当今紧张的生活节奏,泡茶的意义不再是繁缛仪式,更在于享受泡茶的情趣,饮茶的放松惬意。 小贴士:博物馆展品会不定时更换,需要看实物的朋友要提前做好攻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