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志明 对于太仓人来说,闻不到糟香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夏日是糟货登场的季节,糟鸡、糟鸭、糟鱼、糟肉……纷纷亮相。太仓的酒店和熟菜店,都会把糟食放在显眼位置。下班后,选几样糟货回家,吹吹夏夜凉风,抿一口老酒,这是老太仓人夏夜里最美的事。那淡淡的糟味,清清的糟香,吃到嘴里给人以清爽的感觉。 糟食品种琳琅满目,糟猪爪、糟猪肚、糟带鱼、糟小黄鱼,还有鸡翅、鸭舌、牛肉、虾、五花肉、笋尖、豆腐干……几乎没有一物不可糟。油腻的大荤大肉,放在糟油里一浸,油脂尽消,入口浓香,满口爽滑,令人胃口大开。 糟鸡是传统名菜,肉鲜嫩,糟香浓,糟汁不咸但入味,肉质嫩而不散。细细嚼来,咸鲜中透着糟香,肥而不腻,是夏令佐餐佳品。 在众多糟食中,我最喜欢吃糟鸡爪。因为烹制比较简单,我也喜欢自己制作糟鸡爪。鸡爪剪去指尖,一切为二,洗净。锅中放入鸡爪和适量的水、料酒和姜葱,大火烧开转小火炖煮一会儿。捞出鸡爪,凉后倒入糟油,腌制一小时即可。糟鸡爪又叫糟凤爪,鸡爪用糟腌制后,口感很清爽,是夏日的开胃凉菜,也是下酒的好搭档。 夏天,太仓人一般不吃螺蛳,糟油螺蛳是个例外。糟油螺蛳是我们太仓人独创的、最具特色的烧法。螺蛳中加入了糟油,使螺蛳更加鲜美。糟香的螺肉,肉质紧实弹牙。 沿江一带,湿地环绕,蟛蜞泛滥。蟛蜞肉吃起来空无味,聪明的太仓人取其二螯,制成了有名的糟蟛蜞螯,成了当地的特色菜。食用时,人们只要如同吸食螺蛳一样轻轻一吸,便能将肉吸出来。糟蟛蜞螯,肉质鲜嫩,是盛夏下酒的好佐料。 汆糟鱼是太仓传统名菜,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家常菜还是宴席中都少不了这道菜。将鱼切片打块浸入糟油内一小时左右,再以清汤煮炖。炎炎夏日,一碗汆糟鱼,吃起来糟香四溢,肉嫩味美,鱼鲜可口,令人胃口大开。 糟带鱼,也是太仓人喜欢吃的。将带鱼切成菱形块,在每块鱼中间切一刀,但不要切断,洗净沥干,加入料酒、葱姜腌制一会。再将带鱼投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冷却后用糟油浸泡即可。糟香四溢,夏季食用尤佳。 糟食不仅仅局限于鸡鸭鱼肉,蔬菜和豆类也可以糟制。将毛豆荚两头剪去,放入锅中,用清水煮15分钟捞出,倒入糟油浸泡约2小时,捞出装盘即成。糟毛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做法简单。既是早餐小菜,又是酒席冷菜。可当下酒小菜,可作零食小吃。做糟毛豆最好选用太仓牛踏扁毛豆,荚形大、粒扁平、口感糯、味鲜甜。 最经典的糟菜是糟钵头。糟钵头最初是一道农家粗菜,将猪的内脏和下脚料烹在一起,三荤五腥。后来厨师将其与糟结合,配上十几种香料食材,才制出这样一款经典糟菜。精制熟透的各色猪内脏或沉或浮,或依偎笋片或紧靠火腿片,油光泛亮诱人,糟香浓郁扑鼻,口感层次丰富。此菜从清代嘉庆年间创制改良至今,经久不衰,离不开那鲜而不咸的香糟。 制作糟食主要是糟卤和糟油二种调料。糟卤是一种配制的调料,先将加入盐、姜、葱的鲜汤烧开后晾凉,倒入香糟中拌匀浸泡,再用布袋滤出糟卤,用黄酒、味精调味即成。 太仓人发明的糟油是酿制调料。酿制“老李庄”太仓糟油的李经理介绍说,太仓糟油是一种别有风味的调料,具有除腥提味、解腻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它以糯米、植物香辛料为主要原料,经长达一年时间酿制而成。其味醇香鲜美,且越陈越香。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说:“糟油出太仓州,愈陈愈佳。”由于酿制工艺独特、要求高、时间长、产量低,因而太仓糟油尤为金贵,早在二百多年前已名扬四海。 太仓人对糟食可谓情有独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