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很特别,这是一个基本靠亲子关系来定义的角色。 1979年版的《哪吒闹海》里,哪吒出生就是个肉球,因此遭到父亲李靖的万分嫌弃。长大了力大无穷又到处闯祸,这导致本就僵硬的父子关系更加无法缓和。 最终,哪吒以著名的行为艺术“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跟从不关心只会挑剔他的老爹一刀两断。 《哪吒闹海》 一跟家里人闹矛盾就自杀,这个故事今天看来简直三观不正。但这其实已经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西游记》乃至《封神演义》作的尽可能的“现代化”处理了。www. 要知道,在哪吒的原始设定里,他的人生全都是命定的,根本就没什么发挥主动能动性的空间。 天生喜欢杀戮,因为他是灵珠子转世,生来背负杀劫。 天生要跟老爹翻脸,这样才能顺理成章地舍弃肉身,飞升成神。 在《哪吒闹海》里,李靖嫌弃儿子是怪胎,哪吒原本是要活不成的,但太乙真人表示要收哪吒为弟子,及时把他从他老爹的手里救了。 这个很人性的举动,在《封神演义》里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哪吒原本就是太乙真人的弟子,只不过投胎到了李靖夫人的肚子里。基本上,你们家就是帮忙“代孕”了一个渡劫中的神仙…… 哪吒重塑真身,在《封神演义》里是太乙真人帮忙的,到《西游记》里干这事的则成了如来佛祖。而且,哪吒跟他爹之间一直恩怨不断,儿子见了老爹就要揍,最后如来不得不给李靖造了一座佛塔,让他托在手上,然后告诉哪吒你要“以佛为父”…… 虽然是退而求其次的解决办法,但感觉也是个很尽职的调解员了…… 所以,“托塔李天王”喜欢托塔,真的不是喜欢装,而是不得不带着这件防伤防暴击的装备……感觉有点小耻辱啊…… 《十万个冷笑话》 总结一下,在以往的传说里,哪吒生来就是一个要做神仙的种。大家近年看仙侠剧看多了都知道,做神仙得先渡劫。而哪吒的劫,就体现在他的父子关系上了。 虽然这段跟原生家庭决裂的往事,在哪吒漫长的神仙生涯里也不过是段小插曲,但无疑也是给当时不知道自己在渡劫所以很是全情投入的哪吒,留下了深刻的童年阴影。 我们后来看电视剧《西游记》的时候也发现了,这父子俩即使同框斗猴子,彼此间也是板着脸不说话的,隔阂可谓很深了…… 《西游记》 终于说到《哪吒之魔童转世》。其实跟《封神演义》还是有点关系的,只不过灵珠子成了魔丸,但长个几年就会死的“天命”设定还在。 不同的是哪吒自身觉醒了,“我命由我不由天”,他根本不想按着老天写好的剧情走。 但反抗本身是中性的,它没有方向。所以哪吒可能跟孙悟空一样,一棍子打乱龙宫,又一筋斗搅翻天宫。他还可能早恋,可能成为暴徒,可能做出一切让长大后的他流下“铁窗泪”的事。 但他没有,他最终成了拯救世人的英雄。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李靖在其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哪吒差一点点就走歪路了。因为他在前半段剧情里基本就是个留守儿童,老爹基本上是见不到的,老妈好不容易抽空回来陪他玩个游戏,一个110出警通告又把她给召走了。 但还好,在一切无可挽回之前,哪吒发现了他扑克脸的老爸原来是那么地爱着自己。多年的哀怨顷刻消解…… 爱是多么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用它来定义自己。而亲子关系是我们人生中最早可能遇见爱的地方。 最近有个新闻说,国外已经有监狱用猫咪来“教育”罪犯,成果斐然。很多罪犯拼命劳动攒积分,就是为了早日领到一只小猫咪…… 那些领到猫咪的罪犯,自尊心提升,人也平和了。因为他们人生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是不计回报的付出。 这就是关系的重要性,它给你一个参照物,让你看到自己是谁,以及自己想成为谁。哪怕这个参照物是一只猫。 我们觉得《哪吒之魔童降世》格外亲切,是因为它给了我们一个熟悉的爱的环境。虽然出生就是不正常的孩子,但父母仍然争取了所有条件去给予爱。 最难得的是,这种爱并不是投喂式的。当李靖说出那句“我不想他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一生”,我真是对他肃然起敬。 这老爹,境界高啊! 还有妈、老师太乙、小伙伴敖丙……哪吒真的是一个被爱包围的人啊。而我们这一代的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 所以哪吒变成这么一个跟传说完全不同的大度的懂得爱的孩子,也是一点都不奇怪呢。 我们也是一样,要记得:比战斗更重要的,是爱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