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所以小青龙汤证的病人,这时候有发热的现象,但是不会口渴, 表示里面水很多,肺里面有积水,水饮很多。小青龙汤用发汗的把水去掉后,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喝了小青龙汤会口渴的,就是水去掉了,常常病人呕吐或有什么病,病人吐掉或发汗发掉,病人开始口渴了,口渴就代表胃气回来了,自己会痊愈,病自已会好。这个观念我们也可以延伸到肾脏病的病人,肾脏病的病人,不流汗也不口渴,如果吃了药以后,结果会发汗也会口渴,就是里寒去掉了。以上讲的是太阳证上篇。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宜速攻。中者,受病较久,邪气渐深,正气渐弱,宜攻兼扶。末者,病已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宜扶正气。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四七:「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这条辨的意思在说:治病是以脉证为重,时间再久, 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照样开「桂枝汤」,不是只有七天,病情不一样,所以北极的人和非洲的黑人得到感冒,开的药不一样,中医用症状来区分,来开药,像登革热刚开始时开「葛根汤」就好了。可见本条在侧重外证未解这句,不论病之时日多少,苟无「里有虚寒」,槪与汗解,即里有实证热证,亦以汗解为先,此为仲师之心法。四八:「太阳病」,下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