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4)语文学习进行时

 thchen0103 2019-08-04

语文学习进行时

孙佳跃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在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语文素养。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内有效教学,课外大量学习,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途径各具特点,各有优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们最早接触语文,往往是从家庭熏陶开始的。中学阶段课外学习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小时候经常看到父母贴的挂画,每幅画都配了一首诗,后来,我又阅读了大量的古代诗歌,使我对“诗情画意”有了初步的理解,更加体会到了中国诗词中的意境美。我发现,诗词园林,更是一幅贯穿古今的瑰丽画卷,这与西方诗歌的直白、写实不一样,中国古典诗词更蕴藉凝炼,更注重以景写情。现在,我渐渐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内敛含蓄的民族特色。小时候读的童话、传说中描绘出的奇幻世界,使我对书籍产生了向往之情,后来我也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坚持下去。我脑海中的故事舞台也从爱丽丝发现的兔子洞,彼得潘的永无岛,到历史中暗流涌动的官场,积贫积弱的殖民国家。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我脑海中的另一个世界也逐渐丰富起来,自己的人文素养也渐渐得到提升。
    如果说课外学习能激发我们对语文的兴趣,那么,课堂上的教学就是一种对语文思维广泛而深刻的历练。我的语文老师鼓励我们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我们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有时也会对同一道难题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思维既相互碰撞,又相互补充,既交流了想法,又拓宽了思路,培养了我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课堂上既有老师的启发和讲解,也有同学们的独立思考。老师对问题的讲解,生动又透彻,不会因为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而否定我们的观点。因此,我们也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自信心也因此得以树立。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也得以提升。
    社会生活实践,则又是另一种语文大课堂,语文素养的提高与生活实践密不可分。就拿贴春联这事来说吧,有一次贴春联,不知道哪个是上联,于是我就开始和我爸争论,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不过谁,最后我们一起上网查了对联的常识,明白了“仄起平收”的原则,也了解了春联的的贴法。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能有所感悟,还能增长古代文化常识。我们写作中的许多素材,就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加工。“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正是由于我们有对生活的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语文学习应当多管齐下,多路并行,综合研究,立体学习。课内有效教学,课外大量学习,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都应当被重视。语文学习,现在进行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