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刀客居(转载已获授权) 1 基本情况 患者:55岁,男性 主诉:右下肢疼痛近1个月、加重10天。 现病史:患者20年前扛重物后出现下腰背部疼痛,直立腰椎前屈位加重,腰痛 VAS 8-9分,平卧休息缓解,间歇性发作,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 每年发作数次休息后缓解。 1个月前又出现右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自右臀部后方、大腿后方、放射至小腿后方、足背,加重10天,VAS评分8分。 疼痛不因休息或改变姿势而缓解。 无腰痛、无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无间隙性跛行等症状。 今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岀症”收入院。 病后精神可、食纳夜休可、二便正常。【 闫晓东后续备注: 他是今年过年前(2019年2月初)到门诊找我看病,当时看着突出不大,疼痛虽明显,尚能忍受。 就让他回家口服镇痛药和营养神经药。 过完年上班又来找我说没啥效果,而且有所加重。 这才收住入院。 从首诊开始,我一直觉得他的症状用腰椎间盘突出症解释有些牵强。】( 小编注: 此病例的住院时间应该为2019年2月底至3月初期间)。 1 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 入院时查体:脊柱及四肢外观无异常。L4/5、L5/S1棘突间隙压痛阳性;四肢感觉、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膝反射:左/右=++/-;踝反射:左/右=++/+;病理征(-)。直腿抬高试验:左/右=-/+(60°);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左/右=-/-;股神经牵拉试验:左/右=-/-;梨状肌紧张试验:左/右=-/-。 辅助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C反应蛋白、血沉等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如下: ![]() ![]() 2019-02-09腰椎六位片:L4/5椎间隙高度明显丢失。 ![]() 2019-02-11腰椎CT:椎间盘无钙化。 ![]() ![]() ![]() 2019-02-01腰椎MR:腰椎间盘突出(L4/5)右侧腰5神经行走根受压可能。 1 诊 断 初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4/5)? 拟诊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支持点:既往腰痛并右下肢放射痛病史,本次有右下肢放射痛症状;查体:L4/5间隙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左/右=-/+(60°) ;影像学提示L4/5椎间隙高度丢失,腰椎间盘突出(L4/5,右侧旁型);右侧腰5神经根受压。不支持点:右下肢疼痛症状不因休息或改变姿势缓解,为持续性刀割样疼痛。 诊疗经过:入院3天后再次查体,发现右臀部外侧、右小腿前外侧疱疹样皮损,局部触痛(+)。请皮肤科会诊后初步诊断:右下肢坐骨神经带状疱疹。建议给予泛昔洛韦口服治疗,观察患者症状变化。用药3天后患者诉右下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VAS2分。查体见右下肢皮疹局部结痂,炎症范围明显消退。用药后1月、3月复诊:右下肢疼痛明显缓解,VAS 0分,右下肢皮疹完全消退。 ![]() ![]() ![]() 入院3天后查体发现患者右臀部外侧、右小腿前外侧疱疹样皮损。 ![]() ![]() ![]() 泛昔洛韦用药后第3天后右下肢皮损略减轻 最后诊断:右侧坐骨神经带状疱疹 1 讨 论 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坐骨神经带状疱疹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下肢坐骨神经带状疱疹虽然少见,但其症状、体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类似。尤其对于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影像学上有相应节段有神经受压表现之患者,尤其容易混淆。需要仔细询问病史,完善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做出明确诊断,否侧容易在误诊下,错行椎间盘手术。 本例患者,既往有间歇性多年腰痛并右下肢放射痛病史。本次症状以右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查体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类似的体征:L4/5间隙压痛,右下肢支腿抬高试验(+)等。影像学检查X线片提示L4/5椎间隙高度明显丢失,MR提示L4/5椎间盘旁中央型突出,右侧腰5神经受压。初步诊断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拟手术治疗。入院后再次询问病史发现患者右下肢疼痛特点为与姿势及体位无关,疼痛不因体位变化缓解或加重,入院首次查体脊柱及四肢外观无异常。但入院3天后再次查体,发现右下肢坐骨神经走行区疱疹皮损。应用抗病毒药物后右下肢放射痛明显缓解。最后诊断右下肢坐骨神经带状疱疹。遵皮肤科会诊意见给予持续抗病毒药物治疗,1月、3月后随访发现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我们的思考:对于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的患者,下肢神经带状疱疹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类似,忽略对病史的询问及查体容易混淆,以致错误的诊断治疗。对于坐骨神经带状疱疹,其也有自身独特的症状表现及体征:下肢疼痛不因姿势体位变化缓解或加重;坐骨神经走行区在发病后逐渐出现表皮皮疹等皮损表现。下肢疼痛呈刀割样疼痛。追问病史患者发病前近期往往有劳累、感染、免疫力下降等病史。全面搜集病例、反复仔细查体、不放过一丝可疑,有助于我们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GUJINZHONGWAI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
来自: 恬庐居士sktw7b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