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现代名家论诗词文体摘要

 江山携手 2019-08-04
论古典诗词的形象思维

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



--毛泽东《毛泽东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

论文体的发展

每种文体都有着一个发生、发展,以及互相渗透、流变和演化的过程。每一种新文体的产生和形成,往往既是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语言发展变化、作家创作经验的日渐积累的结果。



--诸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



论古典诗词的孤平

对于“犯孤平”这个前人定下的规矩,我们也不必墨守成规不感突破。......而避免孤平的句子,不仅指平脚,也应包括仄脚句。

--吴丈蜀《诗词曲格律讲话》



论诗词的格律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是例外。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艺术。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为格律的奴隶,我们不能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

--王力《诗词格律》



论格律的变体

唐代以来的作者,写近体诗时,绝大多数是按照近体诗的格律安排的。但是格律毕竟是为诗的内容服务的,一首诗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内容。为了不因格律的限制而妨害诗的内容,有的作者在写近体诗时,有时也冲破格律的某些束缚而自由抒写,比如不讲粘对,不计平仄,不用对仗等。......这种不合格律的近体诗称为‘变体诗’,又叫‘拗体诗’,......历来也很少有人对这些突破格律的诗从格律上来否定它们的。

--吴丈蜀《读诗常识》



论诗词的境界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论格律的形式与内容

究竟是形式为内容服务呢,还是内容要服务形式?要格律是为了取得音节之美,但不该因此影响内容的正确表达。写格律诗,当然要按照格律写诗,但碰到遵守格律要影响内容时,宁可放宽一下格律,要求内容的正确表达。

--周振甫《诗文浅释》



论律诗的用韵法则

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王力《诗词格律》





论填词的用韵

总的来说,填词用韵比作律诗更加自由得多,元代以后的语音慢慢变得接近现代普通话。现代人按现代语音填词,更不需要过于受旧谱的拘束和限制。

--郑林曦《怎样合辙押韵》





论填词怎样选调

形式格调虽然有定而无实定,能活用形式格调的人,是作家。......大作家能应用一种形式纵横无碍地写多种情感,而不会困于格律之下。

--夏承涛《唐宋词欣赏》



各朝诗都各有特点,我们不能以衡量魏晋诗的标准去衡量唐诗或宋诗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



论格律诗的创新与发展

我们要在有丰富遗产的古典诗词基础上推陈出新,以利新型格律诗和各种戏曲或曲艺唱词的发展,这问题是值得仔细探讨的。......将每一曲调都搞出一个标准格式来,是很难顺利发展的。

--龙榆生《词学十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