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诗词创作思维的几点浅见

 江山携手 2019-08-04

筇竹

    给自己放了半个月假,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放松了一回,可怠慢了博友们,很对不起啊!再不回来,自己都要觉得对不起自己了。正好去诗社闲聊聊出些感想,写出来向博友们讨教。

    前晌桃花仑诗社几位诗翁谈及诗词创作的意象思维,引发了几多议论的波澜。有的说意象思维就是形象思维。有的说意象思维是浪漫主义创作流派的创作思维方式,而形象思维是现实主义创作流派的思维方式。这两种说法自然各有其道理,但推敲起来又觉得各有偏颇之处,未能囊括诗词创作思维过程的全部内涵。笔者剖析诸位诗翁的高论,形成了几点浅见。在此不揣鄙陋,一一分述于后,算是抛砖引玉吧。

    诗词以意境取胜,讲究语言含蓄、意在言外、音韵和谐。然则,要经过怎样的创作思维过程,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毛泽东当年在给陈毅的一封信中曾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赋也可以用。”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若据此认为诗词创作中只有形象思维,则未免失之偏颇了。诗要用形象思维”,不等于“诗只用形象思维”。还有,毛泽东所说的“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赋也可以用”,是说形象思维结果的表达方式,即诗词意象的表达方式要用“赋比兴”,而不是把“赋比兴”等同于创作思维方式。剖析古往今来的诗词创作实践,愚意认为,形象思维固然是诗词创作过程的基础性环节,舍此诗词创作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抽象思维和意象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若无抽象思维,不仅形象无以关联,而且无法产生表达事物规律和理趣的意象;若无意象思维,则经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产生的意象群便无法构成诗词意境。

    所以,意象思维是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内的整个创作思维过程。这就是说,凡写诗填词的意象思维过程,都须首先经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融入作者情感或事物理趣的意象或意象群,然后按照意象群的时空规则、诗词格律和音韵规则,将诸意象构建出完美意境。(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