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买来的黑米泡水后会掉色,把水都染黑了,于是担心是染色黑米。事实上,黑米等黑色食品之所以发黑,是因为其中含有花青素,它是一种水溶性的天然色素,经水浸泡后会溶解于水中,水自然就会发黑,这是正常现象。如果久泡之后的黑米黑豆如果没有掉色,倒真是应该打个问号了。 但是,人工染色的假黑米经水浸泡后同样会掉色。那么,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应该怎样识别染色黑米呢?其实很简单,对于这些红紫蓝黑的食物,利用花青色的特性就可以判断啦,方法相当简单。 一、观察颜色变化过程 在用水浸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颜色的变化过程。像黑米黑豆这些粮食类食物,籽粒非常紧实,所以在刚开始用凉水浸泡时一般不会有什么变化,但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籽粒吸水膨胀后,便会有变化了。水先会慢慢有些变红,红色是从黑米黑豆中渗透出来的感觉。然后这红色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浓,最后会浓得黑如墨色。其实仍应算是红褐色,只是因为红得特别浓,看起来像是黑色的。如果水的颜色变化是这样一个过程,那说明这种黑米黑豆是正常的,并没有被人工染色。 也就是说,在浸泡过程中,黑色米豆的掉色、水的变化是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到深的逐渐变化过程。所以,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就很可能是有问题的: 1、如果把黑米黑豆放入水中,一下子水就被染黑。 2、久泡之后仍是不变色。 需要说明的是,红稻米是例外,因为红稻的颜色较浅,花青素含量较少,掉色也很少,水的变化不明显。 二、利用花青素的颜色变化特性 花青素不太稳定,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变色。比如遇到酸,就会变为粉红色,遇碱则会向蓝色发展。广东省农科院专家表示,黑米黑豆水遇到碱性物质就会变成绿色,遇到酸性就会变成深红色。普通市民如果对买回来的黑米黑豆有疑问的话,可以用醋试验。因为醋是酸性的,如果黑米水遇到醋酸不起化学反应不变色则肯定为染料所致。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辨别: 1.看光泽,正常的黑米表皮层带有光泽,劣质的黑米没有光泽。 2.看表皮,正常的黑米,用手抠下的是片状的东西,若是粉状的则是劣质黑米。 3.看米心,正常的黑米的米心是白色的,而普通大米的米心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用大米染成的黑米,它外表虽然比较均匀,但染料的颜色会渗透到米心里去。 4.看泡米水,正常黑米的泡米水是紫红色,稀释以后也是紫红色或偏近红色。如果泡出的水像墨汁一样的,经稀释以后还是黑色,这就是假黑米。 |
|
来自: 大成教育图书馆 > 《食材食物的挑选与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