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过这篇文章的人,做过表达都成功了(上)

 AndoR66 2019-08-04

Circular RNA (circRNA)自大约1979年被发现,之后的30里几乎无人问津直到近几年出现了爆发性的研究增长,研究热点也已从开始的大规模筛选鉴定逐渐向特定基因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除了CDR1as(ciRS-7)circ-FOXO3等少数几个基因有多篇文章报道其功能和作用机制大量cricRNAs的功能研究还是空白,这其中过表达(功能获得性研究gain of function自是避不开的重中之重。不同mRNAcircRNA由于其形成的复杂性和表达的多态性,对其过表达更大的难度,大部分同学也都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综合文章和其他人的反馈来看circRNA过表达主要难点:
1)成环效率:不同的外源成环框架,对于不同的基因过表达效率也有差异。部分基因特别是序列偏长或偏短,二级结构复杂的circRNA可能无法成环或成环效率低;
2)成环准确使用外源的成环框架容易,但保证准确剪切环化不把酶切位点载体序列环化进去却成了最大的难点;
3
特殊基因:特殊的序列来源AG-GT剪切环化模式circRNA多种方法都不能实现准确高效的过表达。

湖人今天就为大家支几招介绍具体怎么构建circRNA的过表达载体明天还将介绍怎么严谨验证是否过表达成功。

第一招拿来主义

“你能想到的,别人早都想到了,而且还发了文章”研究生几年里听到最多的大概就是这句话了,每每兴奋有个奇思妙想,最总是碰一鼻子灰,毕竟研究既要novel又要有mechanism可一点都不容易,这时候拿来主义就显得比较有用了。我做不好总有人做的专业呀!

目前国内能提供circRNA过表达业务的公司很多,都有现成的方案和空载体,直接拿来用就行了。这里以自己用过的某公司产品pLCDH-ciR举例据介绍该载体基于模拟内源性的环化模式开发,由两个通用的成环框架介导环化剪切,框架序列包括一段反向重复(Alu)序列和一段效应QKI蛋白的序列,以及一段人工修改的剪切介导序列,整体框架可使插入的环状RNA序列高效率环化,并精确地在AG-GT位点严格剪切。应该就是和内源的侧翼Alu序列介导环化一个原理,不过特殊设计了序列,以使对不的插入序列都能介导环化,并且可以准确剪切,逻辑思路还是清晰的

 

载体使用需要扩增目的circRNA序列,在5’和3’端加上一段介导序列(听说可以调控准确剪切)和两个酶切位点EcoRI/BamHI然后酶切连接。这和其他载体构建是一样的流程,天就可以构建完成,还是很简便的,重点是通用性高,随便挑个基因都可以这样做,很适合同时做多个基因,拿来用之,省时省力呀!

第二招他山之石

读文献,读文献,读文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里要介绍的第二招就是看文章来的,Short intronic repeat sequences facilitate circular RNA productionGenes Dev. 2014;28:2233–2247这篇文章里,作者分析了circ-ZKSCAN1的侧翼序列和Alu元件,首先克隆ZKSCAN1exon2/3侧翼序列共2232bp来构建载体,成功过表达了circ-ZKSCAN1。接着对侧翼序列具体分析,一段一段删除序列检测基因过表达情况,以得到真正决定成环的侧翼序列区,最终保留5’端侧翼序列87bp3’端侧翼序列59bp,并将ZKSCAN1exon2/3替换成一段多克隆酶切位点,构建了一个空载体pcDNA3.1(+) CircRNA Mini Vector

pcDNA3.1(+) CircRNA Mini Vector示意图

 

    该载体使用也是酶切位点连接目的circRNA序列但可能由于侧翼的成环序列比较短,介导成环能力有限我做过的几个基因过表达倍数普遍不高,还有错误成环,把框架序列也加到成环产物里了的,这样的恐怕往下做。想使用这个载体的同学,建议去掉酶切位点,直接把成环序列加到你circRNA两端,这样应该可以保证成环准确

第三招:回本溯源

前面两招都是使用通用的载体,其成环序列是模拟和替换内源的模式,这里第三招回本溯源就介绍使用基因天然的侧翼序列构建载体了很明显几乎所有circRNA成环都和本身的侧翼序列直接相关,那我们把基因和其本身的侧翼序列一起克隆出来,放到载体上自然也应该可以过表达。

对于侧翼序列的选择,最理想的情况是上下游1kb内都有明显的重复元件(Alu克隆到的侧翼序列含两个以上重复元件分布circRNA上下游可以促使成环和剪切,这和体内天然的形成模式是一致的。


 

这里has_circ_0007874两个外显子组成,长度318bp我向上下游各延伸1kb,在Repeat Element可以看到都有明显的重复元件,下一步导出序列,只截取上延长550bp即可,过的序列可能导致克隆难度增加,这里550bp内有重复元件,肯定够用了。序列里下划线标记的就是延伸的侧翼序列,其中小写代表重复元件红色标记的AG-GT剪切位点。可以PCR或基因合成克隆这一段1418bp序列到载体上(pcDNA3.1就可以过表达has_circ_0007874

 

PS:此处仅has_circ_0007874为例说明分析和确定侧翼成环序列思路,我自己没有实际做过这个基因

第四招:移花接木

前面讲了模拟通用,介绍了基因特异成环方案,这里第四招移花接木要介绍基因特异的成环方案换成一个通用的方案。对于cricRNA过表达,总是依赖侧翼序列促使成环来得方便,那我们是否可以将has_circ_0007874侧翼序列拿去过表达其他基因呢?答案肯定的。

具体做法也简单粗暴,第三招里的长序列复制下来,接着内部AG-GT之间has_circ_0007874序列换成研究的circRNA替换中间的NNNN然后构建载体,就可以成功过表达啦。


第五招无招胜有招

前面四招我相信基本可以覆盖所有circRNA了,一招不成功换另一招可能还有些同学饱受deadline的摧残,赶时间毕业或评职称,特别一些学临床的没有条件资源做实验,给你们的第五招就是请外援,找公司!毕竟我们讲专业的交给专业的人做,你没时间做,没实验条件,或者总是做不成功的,都可以尝试找公司做。我自己有接触过一两家,还是很靠谱的需要做的就是提供基因信息,然后等结果,看似无招实则胜过所有招数啊。

好了,上面的五种招数应该够用,湖人也祝所有同学都可以成功。明天将继续讲解怎么严谨验证是否过表达成功我们江湖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