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官观建筑有何艺术特色?

 渐华 2019-08-04

道教的宫观建筑,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宏伟的宫殿,由历代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仿造帝王宫殿楼阁修建;第二类是一般祠庙,多数系民间信徒集资修造,以供奉当地信奉的神仙;第三类是简朴的茅庐、洞穴,主要是历代方士、道土与求仙者修炼的地方。

道教的宫观建筑是从古代中华民族早期的宫殿、神庙条坛建筑发展而来的,但有它自己的特点。

首先,道教宫观从其布局、体量、结构,都明显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汉民族的自然崇拜及祖先崇拜的传统思想观念。它们继承了殷周时代明堂建筑所具有的天人感应,依天象方位修筑等观念,以示道教源渊之古老。道教也把本身的特点融入了宫观建筑的思想之中,使这些建筑进一步含有道教的教义纳入道教宗教崇拜的体系。


道教宫观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大致上说,可分为皖派(徽派),闽派(岭南),京派,苏派,晋派,川派。


道教正一派主要在南方数省居多,其建筑风格也以徽派,岭南派和苏派居多。一般有山门幡杆,钟鼓楼,棂星门及各主神的主殿以及客堂,斋堂,执事房等配套建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