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一十六字妙诀》 冷谦真人著(明) (无名氏 述) (2019年5.1己亥版) 一吸便提,气气归脐。 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上面十六字,仙家名曰十六锭金,乃至简至易之妙诀也。 (此养真和养神之妙法。重在金和妙字。金言其金贵。妙,玄真高上,极至妙境,生命的极致。括号中为无名氏述,下皆同。) 无分于在官不妨政事,在俗不妨家务,在士商不妨本业,只于二六时中,略得空闲,及行住坐卧,意一到处,便可行之。 (重在时时不断习,坚持多习,不停。) 自然而然(不憋气) 玄中有玄(机理复杂,坚持自会明白。) 圆中融圆(突出一个融字。) 惟彼大易(应变) 在吾心田(先后天合一) 道法无边 (上为师传口诀。) (按下面顺序行) (首先要微笑) (其次要全身放松,心放柔软) (我学了数时,是这样子理解前辈的重礼的:放松,放轻松,放自由。随时来享受。) 口中先须嗽津三五次,舌搅上下颚。 (上为1,嗽和搅颚) 仍以舌抵上颚,满口津生,连津咽下,汩然有声。 (2,抵和咽。咽下慢数到10,约18秒,再吸气。) 随于鼻中吸清气一口,以意会及心目,蓦地直送至腹脐下一寸三分丹田元海之中,略存一存,谓之一吸。 (3,其一鼻吸,注意是鼻吸。其二意会及心目直送,神光气合一,此实为回光法之一种或一部分内容的应用;其三送到下田;其四存一存,谓不吸不呼,自然而然,放松,让其圆融。存的时间,约为咽下慢数到10,约18秒。) (4、此一段为关键重点。很难理解和做到。咽者金津玉液,吸者自然之气,提者至阴之气,意及心目直送者,心神意火。存一存者,五元汇一,元神,元气,元阴,元火,元精。)(鼻吸,意要微,糊涂,送到下田。存一存,放松。) 随用下部轻轻如忍便状,以意力提起,使归脐,连及夹脊双关、肾门一路提上,直至后顶玉枕关,透入泥丸顶内。其升而上之,亦不觉气之上出,谓之一呼。 (5、此段开始,仍然是继续吸。其一提肛撮会阴,突出一个轻轻;其二,使气机上提到脐、夹脊双关、肾门。肾门,双肾之间,大命门范围。) (6、提气机缘督上行,气机过夹脊一带,气机继续上行,过大脑玉枕,从后面稍有意思到泥丸宫,然后呼气。注意,泥丸在玉枕上二寸处,只需稍想下气机到泥丸即可。) (7、 要点在呼和整个动作配合好。背熟整个口诀,这是讲整个口诀的细分。路线要明,但也不讲过细,自然。特别看细了,是透入泥丸顶内。这个需要自己理解。但泥丸可看道书或《修真图》,上有文字,讲的极为分明。知识背景要慢慢细了解。在第6段是提吸和呼合一,先提吸,然后呼气。 一呼一吸谓之一息,无既上升,随又似前,汩然有声咽下。 鼻吸清气,送至丹田稍存一存。又自下部,如前轻轻提上,与脐相接而上。所谓气气归脐,寿与天齐矣。凡咽下,口中有液愈妙,无液亦要汩然有声咽之。如是一咽一提,或三五口,或七九、或十二、或二十四口。要行即行,要止即止,只要不忘作为正事,不使间断,方为精进。 (讲全诀。) 如有疯疾,见效尤速。(指对今天的中风、风痛、血毒及诸慢性病等有奇效。但应当在有经验者或医生指导下学习。) 久久行之,却病延年,形体不变,百疾不作。自然不饥不渴,安健胜常。 行之一年,永绝感冒、痞积、逆滞不和、瘫疽疮毒等疾,耳目聪明,心力强记,宿疾俱瘳,长生可望。如亲房事,欲泄未泄之时,亦能以此提呼咽吸,运而使之归于元海。把牢春汛,不放龙飞,甚有益处。所谓造化吾手,宇宙吾心,妙莫能述。 (注意不要憋气。初习时,一呼息完,气不顺,可暂歇会,让呼息自然调整好,再行下一次。把呼息调整到自然,缓慢柔和细匀长才行。不要急急硬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