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曲常识简述

 江山携手 2019-08-04
什么是元曲
    说到元曲,我们马上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唐诗和宋词的界定非常明确,唐诗有古体,有近体,但都是诗。宋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但都是词。元曲就不一样了。广义地讲,它包括了盛行于元代的杂剧和散曲。狭义地讲,它指的是杂剧。比如臧晋叔的《元曲选》和隋树森的《元曲选外编》,所选的是杂剧。而我们平常所说的,与唐诗、宋词并称为“一代之文学”的,一般是指散曲。
    杂剧和散曲,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戏曲和散曲的区别,在于戏剧所说的唱、念、做、打。如果去掉科、白,剩下的唱腔部分就和曲没有多大区别了,就像现在我们在许多晚会看到戏剧演员西装革履或长裙曳地清唱某一戏剧唱段一样。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在“乐府”的“格例”中所举的小令,有些出于“散套”,有些就出于杂剧。但是,杂剧和散曲毕竟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艺术门类——一是戏剧,一是歌曲,或者说是广义的诗。我们在这里所要介绍的“元曲”,是指元代的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而不包括杂剧。

散曲的产生
    当诗和词都已经走向衰亡的时候,民间的“俚曲”和派生出来的包括唱词在内的艺术形式,比如诸宫调、鼓子词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艺术体裁——散曲。散曲中的许多曲牌,如《货郎儿》《蔓青菜》《豆叶黄》《十棒鼓》《村里迓古》《鲍老儿》《山石榴》等,一望而知是出于民间的。
    宋、元时期,戏剧和散曲都已经得到高度发展。在北方,是杂剧和北曲;在南方,则是南戏和南曲。元代前期,杂剧和北曲居于统治地位,南戏在元代后期发展迅速,但元代散曲却一直以北曲为主,南曲的地位一直不高。

散曲的结构
    散曲是元代新兴的一种诗歌形式,它既是来自民间的俚歌俗曲,又与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词和散曲有许多牌名完全相同,而且格律形式也基本一样。如《醉花阴》《喜迁莺》《贺圣朝》《菩萨蛮》《念奴娇》《八声甘州》《忆王孙》《满庭芳》《贺新郎》《减字木兰花》《青玉案》《鱼游春水》《南乡子》等,都既是词牌又是曲牌。
    散曲虽然来自民间,比宋词通俗得多,但是真正出自民间或下层文人之手的作品,和文人雅士的制作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尤其是后期散曲向雅化,也就是诗词化方向发展以后,这两种风格的区别也就越大。元曲后期散曲家、散曲理论家杨朝英,是第一个编辑元曲的人。提出只按形式把元散曲划分为小令和套数两大类,单支小曲(包括带过曲)一律划入套数,不问文俚,不管雅俗。这种划分的方法,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杨朝英还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广义的元曲,是包括元杂剧和散曲的。
    小令,又叫“叶儿”,是指单支小曲。这些小曲大多来自民间和诗词。小令一般都是单片;每一个曲牌有规定的句数和基本字数,所谓基本字数,是因为散曲可以加衬字;一般是句句押韵,当然也有少数例外。
    小令  指单支小曲。这是元曲中最简单但也是最习见、数量最多的一种形式。小令每支独立一韵到底(也有少数不句句入韵的),相当于诗的一首、词的一阕。每支小令都有曲牌(也叫曲调),如同词牌(也叫词调)一样。各调有不同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即所谓“句式定格”。
    重头  又叫“联章”,见于北曲,指同一曲调的反复或连缀,数量不限,可以换韵,正因为此,所以不能算一个套数。往往用来描述同一件事,或者叙述一个较长的故事,一两支单曲是不可能完成的。
    带过曲  见于北曲,即连用两首或三首(一般不超过三首)宫调相同而旋律恰能衔接的曲调,合成一首新曲。这种组合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条件,即上面所说的“同一宫调”和“旋律恰能衔接”。它常用“带”、“带过”、“过”等字将几个曲牌连在一起,其组合有一定规律,不能随便搭配,常见的有〔雁儿落待得胜令〕〔沽美酒带太平令〕〔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十二月带过尧民歌〕〔哪吒令带过鹊踏枝寄生草〕〔齐天乐带过红衫儿〕〔快活三带过朝天子四换头〕等。
    集曲  又名犯调,见于南曲。集曲是摘取各调的零句而合成一个新调,另外起一个新名。
    套数  是较为复杂,也是较为宏大的结构,它吸收宋大曲、转踏、诸宫调等联套的方法,把同一宫调的最少二支以上的曲子连缀起来,一韵到底,中天、途不能换韵。一般套数都有“尾”,但也有少数不用“尾”的。套数也有三种形式:北套、南套、南北合套。 
 
散曲的用韵
   元曲的用韵,不再使用诗韵和词韵,而是声母相同甚至相近的字即可押韵,而且平、仄通押。
 
散曲的衬字
    散曲也有曲牌,对句数、字数等也有规定,但是,它允许在其中增加“衬字”。这些衬字,只起到增加音乐美感和曲调完善的作用的字。
 
散曲的宫调 
    元曲是要演唱的,因此,每一个曲牌,也就包含了一个曲调。这和词是非常相似的。古人以宫、商、角、徵、羽五声表示唱名(即没有固定音高,只有相对音高的一组音,相当于西方音乐的1、2、3、4、5、6 )。再加上变徵和变宫,就构成七声音阶。
    古人又以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表示十二律,相当于现代音乐所说的有绝对音高的“音名”,即西方音乐中的C、#C、D、#D、E、F、#F、G、#G、A、#A、B。
(摘自孟德著《元曲小百科》有删节——岁寒斋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