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八旗的上三旗、下五旗是怎么回事?从何而来?

 逝去即历史 2019-08-05

清朝的八旗分别是正红旗、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镶红旗、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每个旗包括满洲、蒙古、汉军三个部分。

真正分上三旗和下五旗,是顺治七年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为了嘉庆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顺序进行了调整。

皇帝控制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

上五旗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地位较下五旗尊崇,下五旗主要职责是驻守京师各地。

满洲八旗是清朝特有的军政制度,是由努尔哈赤崛起之初,韬光养晦、处处低调、委曲求全的情况下,依据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依据明军军制,结合女真族的牛录制,创立的一种军政制度。

明朝军制是卫所制,最小单位是小旗,每小旗10,人,50人设1总旗,每百户有2个总旗。努尔哈赤反明前,建立了八旗,明朝政府一看才八个旗,这点兵能干啥?而实际上此旗非彼旗,努尔哈赤八旗统领的兵力是400个牛录,每个牛录300人,明朝政府就这样被努尔哈赤蒙蔽了。

努尔哈赤死后经过皇太极、顺治、雍正等的完善和调整,逐步形成了清朝特有比较完善的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在清朝早期的征战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了一些弊端,由于没有及时的清除和改正,束缚了满族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清朝发展的一颗毒瘤、和绊脚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