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世上最好玩的地方,就数家族群了,平时充斥着五花八门的链接,什么“三伏天喝热水可逼出深入骨髓的寒气”,“菠菜与牛奶同吃会引起痢疾”,各种“健康知识”、“养生秘诀”,无孔不入! 今天,就来聊聊生活中的常见的“科普”究竟靠不靠谱~ 食 物 相 克 大家应该经常听到“xx食物和xx食物不能一起吃”的说法,比如虾和橘子同吃等同砒霜,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会中毒...事实上,很多食物相克的说法并不靠谱,去年央视3·15晚会已澄清食物相克谣言。 而最早「食物相克」说法源于民间的口口相传。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吃了正常食物却出现不适症状,于是就脑补是两个食物同时进肚子后“相杀相克”的结果。 比如传言螃蟹含有五价的砷,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会变成三价的砷化物,就是所谓的砒霜。 但这种情况需要一定条件和剂量才会发生,假设按每公斤虾蟹含0.5毫克无机砷的极限值来计算,理论上一次食用超过100公斤的虾蟹,加上巨量的维生素C,并且在人体内得发生百分之百的反应,才可能产生毒性。 而有些人之所以两者同食后不适,可能是螃蟹没煮熟、肠胃敏感、吃太多等原因,另外,螃蟹、柿子性寒,也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 总之,食物不干净、食用方式不当(如豆角没做熟)、过敏体质等都会导致少数人出现腹泻、恶心等反应,与两种食物同食无关,有些乳糖不耐受的人,单喝牛奶都会腹泻啊。 平时合理搭配膳食、均衡营养、吃得健康才是重点哦~别在甩锅给“食物相克”啦! 奶白色的汤更营养? 很多人炖汤的时候都追求奶白色,认为这样才是最营养的。 事实上,汤之所以呈现奶白色,是由于长时间熬煮,脂肪微粒以及嘌呤等与乳化剂发生散射产生的视觉效果,简单讲就是里面大部分都是脂肪,汤汁越白,脂肪含量越高。 营养不营养关系不大,常喝这类汤容易变胖倒是真的。特别四高人群(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尿酸高)、痛风患者不太适合喝大量奶白色的汤,身体健康的朋友也要适量。 关于汤,还有一个说法你们应该也常听,就是“营养都在汤里”,很多人认为,在熬煮过程中,肉的营养精华都会溶解在汤汁里,喝汤是大补。实际上,食材本身的营养物质并不会因为烹饪加工而完全溶于汤中。所以单纯喝汤并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晚上吃姜似砒霜? 这是坊间一直流传的神秘“传说”,其实是夸张和不当的!生姜是安全的食用材料,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化痰定惊、提神醒脑。人体内没有这样的特异功能,将生姜变为有毒。所以,不管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姜里的成分不会发生变化,对身体影响也没啥区别。 不过,由于姜性温,阴虚体质的人、内热较重的人、肝炎病人不宜吃姜。 此外,关于生姜治脱发,大多都只是人们的口口相传,尚无严谨的科学实验依据。反倒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姜醇、6-姜酚等物质会延长毛发的休止期,抑制细胞增殖、加速细胞凋亡。 就算撇开6-姜酚成分对毛发的危害不谈,脱发本身属热性疾病,生姜用久了会生热,用热性药治热性病,和中医讲究的“热病用凉药”原则也是相冲突的。 所以大家若是遇到脱发问题想治疗的话还是应该及早就医,在查清原因之后对症下药。 ![]() 生活中类似的谣言太多了,像是吃酱油会变黑、吃鱼眼能明目,喝热水能逼出体内多年的寒气...很多其实都是站不住脚的。 之后如果再遇到刷屏的谣言,默默地把这篇文章甩给他们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