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中华杨姓一千余年的最显赫的家族杨再思家族史话

 霜叶晴空 2019-08-05




     政通则光之,昌盛则秀也。杨族祖训代代相传,正通光昌胜秀再遂为杨姓传世之字辈,一直到今天仍然沿袭未废。(遂作此文以赠宗亲常德杨盛东、邵阳杨晟晨)

北宋杨家将简略世系表:杨再思(唐末割据诚州,自署剌史)-杨正约(其他兄弟世袭湘黔边界诸宣抚使、总管、长官司)-杨通麟(入后唐为质,因时局变幻无常,无法返回诚州遂留在中原为后唐将)-杨光远(五代名将)-杨弘信(世袭麟州节度使)-杨业(杨氏族谱名杨胜宗)-杨延昭(杨氏谱名杨秀端)-杨文广(杨氏族谱名仲容或再容。弟杨充广子杨贵迁过继播州,后世袭播州宣尉使)-杨邦怀(杨氏族谱名杨政滔,随狄青及其父杨文广南征侬智高,后回故居锦屏敦寨定居)

  诚州,唐贞观八年(634)年为朗溪县地。唐代中期由杨氏首领自封的政区.(西汉杨雄作家世自叙时曾说到:“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周衰而氏或称侯,号曰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智)伯弊。当是时,逼侯,侯乃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据考:巫山,仅指楚国与巴国的分界巫山山脉,非今日巫山县;又有史料记载“羊舌食我和祁盈是好朋友,因两家府中家仆之乱,有违礼法,遭到晋公卿的迫害,晋公令灭祁、羊舌两家,其中,食我有子孙逃往华山仙谷避难,隐居。其后子孙遂居华阴,姓杨氏,据此可知,当时的杨姓人是逃到今天的鄂西和渝东北一带(古代巴国)和陕西省华阴市(古代秦国)。根据史料可知,当时杨国残余势力刚逃到古代巴国,加上巴国的史料不是很充分,故杨氏当时在古代巴国没有留下多少史料,又《十道志》记载:“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武、沅等五溪,名一一溪之长,故号五溪蛮”。根据史料的记载,可以知道,逃到巴国的杨姓亦随巴子五溪而南逃到黔中地(战国楚置黔中郡。秦时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辖今湖南西部及毗连的鄂、川、黔各一部。)史料证实,在战国中后期,杨国后裔再次南迁到了今天的湖南省的湘西北一带。由于巴子五人的势力仍然相对强大,从秦汉至隋朝,五溪诸蛮中都鲜有杨姓人物出现,止有安帝元初三年(公元116年),“秋,氵娄中、澧中蛮四千人并为盗贼。又零陵蛮羊孙(古时羊、杨、扬均有通用过,疑即杨国后裔杨氏)、陈汤等千余人,著赤帻,烧官寺,抄掠百姓。州郡募善蛮讨平之。”(《南蛮传》,但总的来说,杨姓在这一段时期的势力都远远不及土著向、覃、冉、田诸姓氏实力的。

在唐朝末年时,由于杨姓源自中原杨国之后裔,掌握着先进的文化,有着传统的传宗接代的中原汉文化思想,在这个时期,杨姓不仅进入到五溪蛮的核心领导层,甚至族人人口也开始繁盛起来。唐朝末年,杨氏开始在五溪的渠河一带曾唐朝内乱割据,拥兵自重,自称剌史,宋史:“杨氏居之,号十硐首领”。此时割据这一带的人物正是我们要说到的影响了中华杨姓一千余年的赫赫有名的杨再思。杨再思,湖南靖州人,生于唐咸通十年(869)唐代末期,王室衰徵,天下纷争,满镇割剧,其时诚州人民在杨再思的领导下,逐渐兴旺繁盛,形成一个以飞山(距今天湖南靖州县城5公里)为中心的民族集团--“飞山蛮”后梁时期,马殷据湖南,称王。潘金盛领飞山和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互为声援,以拒马殷。《湖南通志》记载,“梁开平五年(911年)马殷遣吕师周经飞袭斩金盛。迫于形势,杨再思率领诚州余部,名义上臣服了唐朝中央,被封为世袭诚州刺史(唐朝末年,很多节度使都是世袭制,中央王朝根本没实力控制,杨氏实际控制的地盘已经是湘西南地区,相当于独立王国,杨氏自己还建了一个徽州,其实际掌握了两个州。由于远在西南,五代十国又十分混乱,所以在五代史中均未记载。),又与吴国联宗(吴王杨行密),加之夜郎故地人骁勇善战,杨家更是个个如狼似虎的猛将,迫使楚国不敢轻易再对诚州发动攻击,楚王马殷忌再思有威德广惠西南迫使小女马氏为再思妻,以绝西南边患。马楚之女嫁于杨氏后生杨正岩。这样杨再思不但保存了诚州余部的实力,而且使其取得合法地位。为以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附唐后,杨励精图治,设立10峒,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并以祖传杨国后裔字派"再正通光昌秀"七字规范家法,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从此诚州开始兴盛时期。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集,商贾出入,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湖南通志》。杨再思的七子正岩将诚州势力范围逐渐扩展到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黔阳、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县)。叙州刺史钟志存奔武阳徽州蛮酋长杨正岩。杨正岩遂以十峒称王,惟留徽、诚二州,诸县皆废。”《湖南通志》。杨再思的第四个儿子杨政约分据古州(今贵州省黎平县)八万军民安抚使,为了表示对后唐王朝(代表中央)的忠臣,杨政约派子杨通麟(又作杨麟)入京面圣,因后唐皇帝是沙砣族出身,唐庄宗赐杨通麟阿噔啜,后改名瑊,官授队长。杨通麟生子杨光远,小字阿檀,及长,止名檀(因唐末五代天下纷争,史书误把杨光远父子记为沙砣部人,而不知杨光远父子皆出身于诚州杨政约也,此实为误载。欧阳修《新五代史》:"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光远事庄宗为骑将,从高祖入洛,加检校太尉,充宣武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六军诸卫事,为五代后唐名将,杨光远子杨弘信(杨家昌字辈)在杨光远死后世袭麟州节度使,杨弘信生长子杨业,次子杨重勋,由于天下时局变化莫测,杨弘信任职时,后唐已灭,后汉亦亡。后汉宗支在山晋境内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北汉王朝,杨弘信为了保存自己,将子杨业(杨家胜字辈,杨氏族谱谱名杨胜宗。)入质于北汉刘氏,杨业遂被赐姓为刘,名刘继业。不久杨弘信病死,次子杨重勋袭父职。杨业(?—986年),原名重贵,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宋史>:“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宋太宗北伐辽国时因侫臣陷害,而被俘自绝而死,杨业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死后朝廷又封其“长子供奉官杨延朗(杨延昭,杨家秀字辈,杨氏族谱谱名杨秀端)担任崇仪副使,二子殿直杨延浦、三子杨延训同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同时担任殿直。”(宋史杨业传)。子延昭(《宋史》:“杨延昭本名延朗,后改焉。”、“ 延昭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 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用。在边防二十余年, 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及卒,帝嗟悼之,遣中使护榇以归,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 录其三子官,其常从、门客亦试艺甄叙之。”)、孙文广(杨家再字辈,杨氏族谱名杨再容,按:宋史杨仲容应是谐音而误载。《宋史》:“英宗曰:“文广,名将后,且有功。”乃擢成州团练使、 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辽人争代 州地界,文广献阵图并取幽燕策,未报而卒,赠同州观察使。”)皆名将。此即北宋赫赫有名的杨家将也。从杨再思-杨正约-杨麟-杨光远-杨弘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已传七代人,代代名将,为国拓土守疆,史所罕见。《宋史》杨嗣传又云:“嗣起行间,以劳居方面,经百五十余战,殁。兄 子信、贵,并为左侍禁,贵至内殿崇班”,杨嗣亦名将也,杨光远生杨弘信,杨弘信生杨重勋,杨重勋生杨嗣。

后至南宋初年,杨再思的第14世孙杨再兴,为岳飞之骁将,战死小商桥,亦一时之名将,《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杨再兴传》:“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兀术愤甚,并力复来,顿兵十二万于临颍。再兴以三百骑遇敌于小商桥,骤与之战,杀二千余人,及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杨再思第14世杨存中,死后封和王,为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也。宋高宗对杨存中的评价极高,《宋史杨存中传》“宋高宗:“杨存中唯命东西,忠无与二,朕之郭子仪也。””杨光远生杨弘信,杨弘信生杨业,杨业生杨延彬,杨延彬生杨宗闵,杨宗闵生杨震,杨震生杨存中。

从唐朝开始,古代姬姓杨国后裔入五溪称雄后,不仅在北方捍卫国家疆土,在南方也保境安民,杨再思生十子,除杨正约这支演绎成赫赫有名的北方杨家将外,在南方的九支也威名显赫,世袭剌史、宣慰使、长官司(如赫赫有名的播州杨氏土司(按:播州杨氏本是唐末杨端所创,《播州杨氏族谱》载:杨贵迁太原人,字升叔,其父为杨令公之孙充广,景佑初奉诏出使广西,与昭同为越公房后裔。宋濂作《播州杨氏谱序》“自此守播者皆为杨业子孙”。生三子:杨光震、杨光荣、杨光明。)、湘黔边界大大小小数十个杨姓长官司、洞长等),又陆续的为大明王朝输送出一代名将杨洪,“杨洪一生,守边抚民,御外诲内,勋功卓著,位登极品。碑石有铭,史书有传。塞外各地民间老幼有口皆碑,以致相传五百余年而不衰”。杨洪字宗道。(《杨氏族谱》“杨再思生杨正滔,杨正滔生杨通声,杨通声生杨光宾,杨光宾生杨昌晋,杨昌晋生杨盛和,杨盛和生杨进宝,杨进宝生杨再初,杨再初生杨正廷,杨正廷生杨通容,杨通容生杨光富,杨光富生杨昌万,杨昌万生杨盛华,杨盛华生杨谷庆(谱又名杨秀政,或单名政,),杨谷庆生杨再禄(谱名杨再瑾,单名瑾),杨再禄生杨洪”)一家,清朝名将杨芳(字通达,号诚村(斋),松桃厅人,杨芳修谱云杨再思之三十一世孙),民国上将军长杨胜治,共和国开国上将杨至成等等。亦有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杨秀清等等。正可谓上下一千余年显赫名门,杨家七字辈光宗耀祖,为中华杨姓中的名门之名门。正所谓四知遗训自关西,七字流芳由宋北也。诗人陆游:“澄清烽火烟,赤胆忠心昭日月;开辟王化路,宣仁布义壮山河。”王训在《忠烈庙记》中写道:“唐忠臣南公,以忠义保江淮之乱,国步亦危,遂死。其英风烈气,炳耀汗青,历世滋多,未有祀典。贵州远在西南万余里,国初肇置方镇,民乃建神祠”,“捍患御灾,赫有明验。”清人田雯在《黑神庙记》中亦说,黑神“能大功德于黔民”

姬姓杨国后裔杨再思家族,影响之大是他支概莫能比,发展到今天,杨再思后裔已达800余万之众,发展成四大房,靖州房(杨再思的其他八子因世居靖州及周围一带,史称为靖州杨。)、播州房(注,因播州房实属过继于杨端,所以播州房在世系表上还是跟从杨端的,但在杨贵迁过继这里有批注,虽然从杨贵迁之后播州皆杨再思的血脉子孙,但依据中国的传统文化,名义上理所当然的还是杨端系的)、思州房(杨再思七世孙杨再西开创铜仁、大小两江,后再西后世发展到渝东南、湖南凤凰,由此世居形成大族,即史称五司之后。)并州房(杨业房,杨通麟北迁中原后而发展出来的一支,中原自古战乱多,杨业房今天散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亦有分布)。实乃杨家将之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