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年糖尿病,血糖从11降到5.7,药停了,症状没了,谁说糖尿病是“终身疾病”?

 暮秋残阳 2019-08-05

糖友案例:50岁的吴先生10年前确诊了2型糖尿病,每天三次二甲双胍,两次格列美脲,血糖依然在标准线以上,空腹8-9,餐后11,还出现了看东西模糊,皮肤痒,小便泡沫,免疫力差,睡觉的时候手麻等情况,每天都在担心并发症,医生建议他注射胰岛素,但他因工作原因不太方便,想需求其他解决方法。      

 
 专业分析:

吴先生目前服用两种降糖药,格列美脲是胰岛素促泌剂,二甲双胍是胰岛素增敏剂,虽然这两种药的作用机理不同,但有一个共性,就是要依附于患者自身的胰岛功能发挥作用。

在确诊2型糖尿病时,患者的胰岛功能仅为30-50%,不加以养护,每年还会再损失4.5%。当胰岛功能小于20%时,自身分泌的胰岛素水平很低,降糖药就会失效;胰岛功能低于10%时,再不注射胰岛素就很危险了。

而且过度依靠药物和胰岛素这种“机械”的控糖方法,还会加大血糖波动,当血糖高低值差超过4.4个单位时,给血管、神经等组织造成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并发症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目前,吴先生的血糖波动不是很大,但持续的血糖超标会损伤微血管引发眼部、皮肤、肾脏相关症状,还会进一步损伤胰岛功能,所以吴先生目前的两大要点是:血糖达标和养护胰岛。

调整和反馈:

1.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辅助降糖

建议吴先生改变饮食结构,每天少吃100g主食,取而代之的是50g蛋白质和500g蔬菜;每天增加120分钟餐后有氧运动,分别在三餐后半小时进行,运动以慢跑或快步走为宜,强度为微微出汗。

经过调整一周后,吴先生的血糖就达标了,空腹降到6.1以下,餐后7.8以下。

2.营养干预提升胰岛功能

胰岛细胞受损是胰岛素分泌减少的主要原因,修复细胞是实现功能恢复的必经之路,根据营养学和细胞组学的研究结果,胰岛细胞的生长修复需要一种特殊的肽类物质的参与,多存于富含优质蛋白的海参等海洋生物中,目前国内的一些权威的科研机构,如中科院南海所,已经取得了科研突破并应用于临床,已有部分糖友受益。

吴先生在采取营养干预修复胰岛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明显的效果,在28天的细胞营养周期后,血糖稳定在空腹5.7,餐后6.5,3个月后分次停服了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血糖依旧平稳。

3.排毒调理改善并发症

长期用药及代谢紊乱会造成很多机体功能失调,糖友可以采取一些健体排毒的中医方法调理健康,降低并发症风险,根据吴先生的情况给他推荐一款麻柳薏仁茶。

食材:薏米10g、麻柳20g。方法:水煎代茶饮,每日2剂,坚持饮用。

作用:排出体内积留的毒素,改善代谢循环。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吴先生的身体状态明显好转,各种症状消失,再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都很惊讶,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已经恢复正常,他对我们给他提供的一系列调养方法都感觉非常满意。

如果您有血糖问题,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免费给您一对一的健康指导,祝您走上健康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