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以人为本”的教育

 老农看天下 2019-08-05


论“以人为本”的教育

论“以人为本”的教育

作者: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储建明

《江苏教育研究》2018.4A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肩负着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神圣使命。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属也是人;教育是否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的发展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这是衡量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否成功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检验教育在推动和促进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现实、整体的人,教育首先要看到人的本质和人的可发展性,把人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天赋和生命力,这样才能真正成就每个人的人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   教育首先要坚定“以人为本”的核心信念

人总是生活在“有意义”的社会,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那么,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第一次表述了他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反对旧哲学把人理解为纯粹自然的人和生物的人,他所指的人是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联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有生命的感性存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揭示了一个真理,社会的环境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改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在实践活动中同时完成的,它是具体的人形成的重要条件,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来源。因此,人不仅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环境和教育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

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既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又要面临教育自身如何立德树人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国家、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题中之义,其“人”之所以为教育之“本”,就是因为人是教育发展的主体和力量,是教育发展的目的和标志。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和满足个体的发展,这是国家、社会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以知识为本”教育理念的重大修正。“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在大工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的应时的产物。表面来看,这种教育也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任务,但这种培养不过是让人创造出技术,人才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而是作为一种能够创造技术的“工具”而存在的。随着教育现代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面向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才能真正把人当人看,将每一个人都视作是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完整之人,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尊严之人,是具有无限发展之可能的可持续发展之人。“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以教育之中的所有人为本,要把参与教育的所有人心底最本真的自我引出来,激发原有的潜能,开拓无限的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日新之人,走向获得新生命的人生路途;而且,“以人为本”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最终的解释自然归结为“以每一个学生为本”,这是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区别于其他一切活动的本质内涵。

“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在新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发展的现代语境下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一种价值导向和行为方式。“以人为本”的教育一方面符合马克思提出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教育要培养和造就社会之人,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就必须把人当人看,把每一个学生作为教育的“资源人”来对待;另一方面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强调教育发展进程的持久性和连续性,它们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教育梦的重要标志。“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拨乱反正,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潮头解决教育发展是为了谁、发展谁、依靠谁以及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因此,其思想的科学性和理念的先进性必将成为教育工作者手中的精神武器,并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转化为巨大的教育力量。

 论“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要以“全面发展”为本

马克思用社会的人代替自然的人,使抽象的人变成具体的人,这就为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设置了新的理论前提,并促使人的发展问题向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推移。马克思强调说,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要让自己获得真正的解放,而“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人的发展就是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让人成为真正的人。只有实现了人的解放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走向人的解放。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中,只有视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为社会之根本,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解决“以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的核心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全面确立了人的发展思想,多角度地阐释了人的发展的基本内涵,系统论述了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并为人的全面发展设计了理想蓝图:“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等概念,明确了“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发展,是指人在认识了自身发展的必然性之后,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自己的自由自觉的行动。这种“个人一切能力的发展”,对人的发展条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深人探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与共产主义理想一脉相承,只有解放和发展“新的革命的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所有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正平等,才能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的机会。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经验来培养,古今中外教育家的价值判断及取向是不一样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教育对政治的作用非常大,以培养“君子”或“君子儒”为教育目的,以“文,行,忠,信”6之“四教”和《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等内容来培养“君子”。苏格拉底以哲学家的沉思和教育家的责任来审视和指导现实生活,认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教育观。雅斯贝尔斯基于“存在、自由、超越”的哲学观,呼吁人的生存信仰和自由对人的意义,弘扬人的主体价值和主观能动性,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是怀有“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的态度而坚持自身的独立价值和本然品质,而不是在现代物质的欲念中诱使教育偏离正确轨道而堕落为“实利的下贱侍女”和“追逐欲望的工具”。

马克思以现实社会中的人为出发点来揭示教育的实质。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建立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与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法律等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基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的现实生命活动是教育的前提,教育要植根于人的生活世界,以人的现实条件为基点,坚持人与教育的互动发展。人既是社会的人,又是历史的人,要确立教育发展的历史性维度,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实现人在创造历史和发展历史过程中的能动意识和主体能力。因此,无论认同哪一种教育的价值取向,都必须体现出教育是一种“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追求的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蕴含着人们和社会的良好愿望。

论“以人为本”的教育

三、“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论“以人为本”的教育


四、在课程改革中真正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

施良方先生在《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的开篇就指出:“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或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即涉及‘教什么’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的问题是教育上的一个永恒的课题。”课程是教育的载体,不同的课程概念往往隐含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并生成不同的课程存在形态。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课程观往往隐含着不同的课程思维方式,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对那些重要的实质性课程问题(如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的思考和解答。

“以人为本”教育思想下的课程设置必须把作为名词的课程转化为作为动词的课程,把“教学的科目与内容”或者是“学习的计划”“预期的学习结果”的原初的课程界定改变为“学习的经历、历程以及从中获得的各种经验与体验”,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习的活动、交往和情境,积累个体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并将之转化为个体的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样,知识本位课程就成了经验本位课程,预设性课程就成了生成性课程,一句话,“教”的课程就转变为“学”的课程。

21世纪以来的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和深刻变化,课程改革必须让新时代的教育生成新的内涵,担当新的使命,体现新的历史意义。全体教育工作者应把关心“人”的成长作为自己首要的使命与职责,相信教育的正义与高尚,相信人类精神的尊严和力量。基于此,“以人为本”的教育必须让课程改革成为一个真命题,必须确立和实现以下的学生观:首先,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其次,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在、独立、丰富的性格与才能,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之外,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纲,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挖掘人的潜能上,发挥人的主体性,增强人的能动性,把他们的生活、学习中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双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师生在这个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敞开”与“接纳”中丰富教学内容,实现视界融合和精神互通,共同探索新的学习发现,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生活,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进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与发展的共同体”。

 论“以人为本”的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