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魔童转世,如何越过山丘

 圆角望 2019-08-05
翻拍从来不是件易事,要不断越过山丘,既要处理视觉上的技术革命,又要考虑文本上的价值重塑,还要兼顾从文化上理清血缘溯源。
从花木兰、狮子王到哪吒,对经典IP的重温,是动画片的永恒情愫。今年暑期电影的一大特点就是:魔童转世。《花木兰》的片花创造了影史吐槽纪录、《狮子王》的毛发牵动了25年的怀旧情怀,而时下正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全新姿态,似乎要开启中国动画大片的平行宇宙。
经典IP的翻拍,从来就不是件易事,要不断越过山丘,既要处理视觉上的技术革命,又要考虑文本上的价值重塑,还要兼顾从文化上理清血缘溯源。无论是迪士尼的网红,还是中国本土的爆款,近期这几部动画电影的热度并非偶然,它触及了电影创作到传播的一些深层问题,诸如当代主题如何从传统经典中萃取、文本价值如何从技术主义中突围,本土元素如何从全球语境中彰显等等。
成人动漫 哪吒的打破成见
《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炮打响,体现了中国动漫电影的成人化趋势。或者说,它是一部成人向的动漫,它更像是拍给已经长大的观众,思考自己生活的方式和存在的价值。
从文本上说,哪吒的形象并不是个孩童。和近年《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国产动漫作品相比,多了哲学思辨。它无意表现“我反叛我快乐”的童真,重点放在哈姆雷特式的“我是谁”的自诘,显然代入了成人视角。和1979年版的经典版《哪吒闹海》相比,少了革命意识。
它颠覆了“反抗父权”的单向故事,哪吒与李靖的关系,从反叛改成了和解;哪吒和敖丙的关系,从敌对改成了友情,围绕命运自主、父子情深和双雄侠义等展开了多重叙事,所有铺垫都引向一个核心主题: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片并没有什么纯粹的坏人,每个人都是在和自己的命运抗争。“哪吒”打造的亲子共赏的观影场景表明,大人和孩子都能在一块银幕上,实现各自的心理投射。
从技术上说,这也不是中国人传统印象中的动画片。“哪吒”在三个方面的创新具有标杆意义。
一是技术水准。这部电影代表了目前中国电影工业的整体制作水平,视觉效果已能基本不输于国外动漫大片。二是IP价值。难能可贵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在处理本土经典神话题材时,一改“戏说”之风,不染“玄幻”之气,尤其是对《封神演义》的改编,认真而专业,改变了国产IP长期依赖《西游记》的瓶颈,未来深耕下去,宇宙当可期待。三是类型元素。“哪吒”的画风多元,东西杂糅,借鉴了大量中外喜剧类型片的技巧。例如,人物造型上,似受“火影忍者”的影响;动作风格上,留有“猫和老鼠”的印痕;故事场景上,似有“功夫熊猫”的影子,甚至,大量搞笑桥段借鉴了周星驰港片的“无厘头式”,“哪吒”怀胎5年,充分汲取了各国之精华,故一出世就有模有样。
当然,过于密集的笑料,对电影品格有损伤。类似《风语咒》,时下国内动漫电影有个普遍的创作窘境:在主题日趋厚重的压力下,如何保持人物的轻快欢乐?两者的平衡要恰到好处。毕竟,舞台表演中的包袱、经典电影中的桥段和网络空间中的段子,这三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年轻导演往往用力过猛,这也是经典改编和创新中要规避的。
“真人版”陷阱 狮子王的迷失
《狮子王》不如预期,引发人们对好莱坞电影过度技术主义倾向的警惕。迪士尼已经上映了11部根据经典动画翻拍的真人版电影,共创造了70亿美元的票房,从艺术价值角度来说,成为新经典的案例并不多。票房最高的电影《美女与野兽》还借助了饰演艾玛·沃特森和丹·史蒂文斯的“哈利波特”效应。除《阿拉丁》外,《爱丽丝梦游仙境2》《胡桃夹子与四个王国》和《小飞象》也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真人版引发的争议,正在热映中的《狮子王》里持续引爆以一话题,纪实性影像和动画片语言的冲突,表明问题之源出在美学上。
由虚到实,不是简单涉过边界,而是跨越两个不同的世界。动画片有独特的规定情境,角色可以天马行空,不受自然规律的束缚,表情可以夸张变形,打破现实生活的逻辑。在实景电影《狮子王》中,人们能看到毛发质感的细节,却察觉不到细腻情感;能看到动作步态的真切,却无法体味生动表情;能看到非洲草原的壮丽景观,却无法展开想象翅膀。更加令人担心的是,当下好莱坞技术至上的理念主导下,制作人追逐技术创新,忽视文本打磨,在文化上犯下的“技术性失误”,对内容品质造成相当损害。
真人版远非请真人来扮演角色那么简单,从《狮子王》所表现的水准来看,创作态度显然过于技术主义。其实,迪士尼对异域文化题材的驾驭一向以拿来主义为特色,追求细节上的至真至美,近年出品的《阿拉丁》《海洋奇缘》到《寻梦环游记》在内容转译方面,都十分稔熟。可是,此次人们对《花木兰》服装、化妆和道具的诸多质疑,包含了文化猎奇的批评。
应该说,这个困局是自己设置的,在历史真实方面,经典是不能戏说的,否则,在文化上就会成为无锚之地。从这点来说,技术特效进步,并非意味内容品质提升,相反有时还会帮倒忙。
跨文化冲突 谁之花木兰?
《花木兰》未映先热,揭示了短视频(片花)对于一部电影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从南北朝民歌、动画片到真人版电影,花木兰的IP价值被反复解读,从汉家女儿、迪士尼公主到美式超级英雄,花木兰的角色内涵被层层赋义,相较之于21年前动画片引发的争议,这次,我们从《花木兰》的空前热度中窥见了更为复杂的跨文化冲突图景。
一是“是花木兰吗?”新版电影中人物的鹅黄复古妆容、南方风格居舍和中式英语对白打破了国人对花木兰的传统印象,好莱坞对中国元素的“南水北调式”的符号化移植,继续加深着我们对西方人眼中东方主义的文化刻板印象。
二是“花木兰是谁?”花木兰披发执剑,呼啸上阵,正如《风中奇缘》中自由选择爱人,反对包办婚姻的宝嘉康蒂;《海洋奇缘》中勇斗恶魔,保护族人和家园的莫安娜;《冰雪奇缘》中呼风唤雨的艾莎和破解魔咒的安娜。这个按西方价值观塑造的超级英雄形象深受当代社会女权主义思潮影响。
三是“谁的花木兰?”当年动画片《花木兰》仅凭欧美市场拿下3亿票房,作为迪士尼塑造的东方公主经典,培养了一代欧美观众,陪伴其童年成长,沉淀为共同的文化回忆。在他们心中,新设的“木须龙”一角,不是配角,而是和花木兰齐观的主角,对花木兰的任何文化挪动很敏感。
对于一部只公布了1分钟片花的电影来说,也许,网民们的反应是过激的,大量的补充信息有待正片公映时官方阐释,网上充斥的不少言论,对美式超级英雄的花木兰无法接受,这表明:跨文化冲突中,偏见比误解更加麻烦。其实,“花木兰”走出国门之旅,就是自身形象不断变异的过程。
在形象设计和故事情节方面,《花木兰》早在21年前就已被重塑。花木兰的故事由“家国奉献”变成“自我成长”,即“关键不在于我是谁”,而是“关键在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杂糅了东西方价值观,全新出场的花木兰。新旧两版《花木兰》不断揭示着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冲突,也映射着太平洋两岸民众心态的变化,谁能更加开放、包容和自信,花木兰就是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