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转载](转帖)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成王伐商盍(葢),杀飞(廉),西迁商盍(葢

 白术散 2019-08-05
    即使《清华简·系年》“殺飛廉,西遷商奄之民于邾圉,以御奴徂之戎,是秦先人”这个情况不是伪造,帛书五中的商奄也不能如袁金平、李学勤所认为的那样,指《系年》中的东方商奄。因为这部分商奄之民是被迫迁于邾圉,不存在出不出,即主观上自复还是进取的问题。

 原题《清华简或存在关于秦人起源的重要发现(图) 》

 

      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成王伐商盍(葢),杀飞(廉),西迁商盍(葢)之民于,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转载](转帖)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成王伐商盍(葢),杀飞(廉),西迁商盍(葢

 
 
       清华简《楚居》,清华简是二八年七月入藏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性质主要是经、史一类书籍。其中有一种保存良好的史书,暂题为清华简《系年》,一共有一百三十八支简,分成二十三章,记述了从周武王伐纣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史事,将作为竹简的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第二辑发表。作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清华简《系年》有许多可以补充或者修正传世史籍的地方,有时确应称为填补历史的空白,清华简中关于秦人始源的记载,就是其中之一。

  大家都知道,西周覆亡,周室东迁以后,秦人雄起西方,先是称霸西戎,随之逐步东进,终于兼并列国,建立秦朝,成就统一大业。秦朝存在的时间虽然短促,对后世的影响却相当深远。特别是秦人的文化,有其独具的特点,伴随着秦人的扩张发展,广被于全国各地。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华简在很多方面不能不追溯到秦人,而清华简秦人是从哪里来的,其文化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历来有种种看法,是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长期以来的主流意见,是秦人出自西方。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及《赵世家》中,曾经详述清华简秦的先世,讲到商朝晚期有戎胥轩,娶郦山之女,生中谲,“在西戎,保西垂”,看来秦人当时已在西方,并且与戎人有密切关系。蒙文通先生的《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便据此认为“秦为戎族”。

  然而清华简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比如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主张“秦之先世本在东方,为殷诸侯,及中谲始西迁”。这是由于《秦本纪》提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黄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脩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这些国族,凡可考定的都在东方。近年这种东方说的代表作,是林剑鸣先生的《秦史稿》一书。出版于1981年的这本书,以为中谲只是“曾率一部分秦人替殷商奴隶主保卫西方的边垂”,不能说明秦人即是戎族。

  中谲的儿子是飞(或作蜚)廉,飞廉的儿子是恶来,父子三代都是商朝末年的著名人物。《秦本纪》说:“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他们助纣为虐,史有明文,但他们给秦人带来怎样的命运,却没有清华简文献记载。

  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具体回答了这方面的疑问。简文叙述了周武王死后发现三监之乱,周成王伐商邑平叛:

飞(廉)东逃于商盍(葢)氏。成王伐商盍(葢),杀飞(廉),西迁商盍(葢)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飞”就是飞廉,“”字从“甘”声,“廉”字从“兼”声,古音相近通假。“商盍氏”即《墨子·耕柱篇》、《韩非子·说林上》的“商葢”,也便是称作“商奄”的奄。关于飞廉、恶来,《秦本纪》云:“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使)北方,……死,遂葬于霍太山。”这和清华简《系年》所记不同。

  清华简《系年》的记载,可以参看《孟子·滕文公下》:“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和《系年》一样,是说飞廉最后死在东方。

  飞廉参与三监之乱,失败后东逃到奄。奄也即是清华简《秦本纪》讲的运奄氏,属于嬴姓,飞廉向那里投靠,正是由于同一族姓。当时今山东到苏北的嬴姓国族都是反周的,《逸周书·作雒篇》说:“周公立,相天子,三叔(管叔、蔡叔、霍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嬴)以畔(叛)。……二年,又作师旅,临卫政(征)殷,殷大震溃。……凡所征熊盈(嬴)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这充分讲明了嬴姓国族在这场战乱中的地位。

    奄是东方大国,是商王朝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古本《竹书纪年》,商王献庚、阳甲都曾建都于奄,然后盘庚才迁到今河南安阳的殷。奄之所以称为“商奄”,大概就是由于这个缘故。据《左传》,周初封鲁,“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杜预注:“商奄,国名也。少皞之虚,曲阜也。”传统上认为奄国即在今山东曲阜。不过奄的国境范围肯定要大得多,有学者主张奄相当周朝的鲁国,同奄一起反周的蒲姑相当周朝的齐国,可能是差不多的。

      奄 东方淮夷之种。奄九有,

     汉《毛诗正义》郑玄说:奄有九州。

     武王崩,与三监武庚叛周,周公讨之。成王即政,又叛成王,灭之,迁其君於蒲姑。奄在兖州曲阜县。蒲姑,齐地。

  山海经》记载:《穆天子传》曰:天子遂骚,升于奄山,乃纪迹于奄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奄山即崦嵫山也。

    《论语》说颛臾云:“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谓颛臾主蒙也。鲁之境内,此二知龟、蒙是龟、蒙也。龟、蒙今在鲁地,,则在齐、鲁之界,所詹见,其不全属鲁也。

《毛诗正义》○郑玄以奄为覆。覆有龟、蒙之山,遂奄有极东之地。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孙膑兵法【见威王】

昔者,武王伐纣;帝奄反,故周公浅之。

 

△异姓爵姓具
宋(子,《公》隐元《经》) 邾(曹,子,隐元《经》)

 秦(嬴,伯,僖三十《经》)

 

 古邾城
○邹县南周武王封祝融安期之裔挟于邾为鲁附庸十二世至仪父始见春秋齐桓兴霸仪父附从进爵称子又十四世至邾文公 【又十四世至邾文公○衍又字】 乃迁于绎绎本邹山故亦称邹此城葢其始封之邑也汉尝以为南平阳。
邹城
○峄山南二里 【峄山南二里○疑即邾城于氏误分为二据寰宇记则汉以邹城为南平阳者乃孔子父叔梁公所治之邑后魏地形志邹县有叔梁纥城即乐记之邹城矣】 邾迁于绎依绎山以为邑汉志曰城东门外有韦贤墓今此山前古城犹存石表大刻曰汉丞相韦贤之墓此亦汉县也。

      邾国是今天山东省境内的一个先秦古国,故址在今邹城市周围地区。邾,文献中又称之为“邾娄”,战国之后称邹。“邾娄”为春秋以前的古读音,连读后就读为“邹”了。邾国,曹姓,《世本》相传祝融的后裔陆终娶于鬼方,生有6子,第5子名安,为曹姓之祖,邾国即为曹安之后。
小邾曹姓,子爵,出自邾挟之後。夷父颜有功於周,周封其子友於碲猓为附庸。地在东海昌虑县东北。碲獬牵今沂州。齐桓公霸,碲饩附从,进爵为子,始列诸侯,谓之小邾子。庄公五年,碲饫缋蠢闯,名,未王命也(未受爵命为诸侯)。 十五年,诸侯为宋伐碲猓碲猓附庸,属宋而叛,故齐桓伐之)。郑人阎而侵宋。僖公七年,小邾子来朝(始得王命而来朝也)。 襄公二年,会晋及诸侯城虎牢。 七年,小邾穆公朝鲁,亦始朝公也。 九年,会晋及诸侯之师伐郑。十年,会晋及诸侯于且。 十一年,会晋及诸侯伐郑,盟于萧鱼。 十四年,会晋及诸侯之师于向,伐秦。 二十年,会晋及诸侯盟澶渊,二十二年,会晋及诸侯于沙随。三十年,会晋及诸侯盟澶渊,宋灾故。昭公三年,小邾穆公来朝,季武子欲卑之(不欲以诸侯礼待之),穆叔曰:“不可。曹、滕、二邾实不忘我好。敬以逆之,犹惧其贰。又卑一睦焉(一睦,谓小邾),逆群好也。其如旧而加敬焉!《志》曰:‘能敬无灾。’又曰:‘敬逆来者,天所福也。’”季孙从之。四年,会楚及诸侯于申。十三年,会晋及诸侯,盟于平邱。十七年,小邾穆公来朝,公与之宴。季平子赋《采菽》,穆公赋《菁菁者莪》。昭子曰:“不有以国,其能久乎(嘉其能答赋,言其贤,故能久有国)?” 十九年,邾人、碲馊恕⑿烊嘶崴喂,同盟于虫(先时,宋为禹阝故,讨邾取虫)。二十五年,会晋及诸侯于黄父。定公元年,晋合诸侯之大夫城成周,宋仲几不受功,曰:“滕、碲狻⒀Α碲猓吾役也(欲使三国代宋受功役)。” 哀公四年,宋人执小邾子(小邾子无道於民,故称人以执)。十四年,小邾射以句绎来奔(射,小邾大夫。句绎,地名),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使子路,子路辞。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於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由弗能。”
  

      由《系年》清华简文知道,商朝覆灭之后,飞廉由商都向东,逃奔商奄。奄国等嬴姓东方国族的反周,飞廉肯定起了促动的作用。乱事失败以后,周朝将周公长子伯禽封到原来奄国的地方,建立鲁国,统治“商奄之民”,同时据《尚书序》讲,把奄君迁往蒲姑,估计是看管起来。但在清华简《系年》发现以前,没有人晓得,还有“商奄之民”被周人强迫西迁,而这些“商奄之民”正是秦的先人,这真是令人惊异的事。

  秦国先人“商奄之民”在周成王时西迁,性质用后世的话说便是谪戍。其所以把他们遣送到西方,无疑也和飞廉一家有关,因为飞廉的父亲中谲正有为商朝“在西戎,保西垂”的经历,并且与戎人有一定的姻亲关系。中谲、飞廉一家,本来也是自东方出身的。周朝命令“商奄之民”远赴西方御戎,完全不是偶然的决定。

  清华简认识到秦的先人是原在东方的商奄之民,以前与秦人始源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都得到解释,例如:

 在文献方面,《史记·封禅书》载:“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駵驹、黄牛、羝羊各一云。”秦襄公为什么自称主少皞之神,是由于少皞嬴姓,《说文》:“嬴,帝少皞氏之姓也。”《左传》讲得很清楚,封鲁的奄国之地又称做“少皞之虚”,秦襄公只是没有忘记国族的来源而已。

  在金文方面,西周中期的询簋和师酉簋都提到“秦夷”,还有“戍秦人”,来自东方的商奄之民后裔自可称“夷”,其作为戍边之人又可称“戍秦人”。

 

按秦汉出土竹简也有记载≮戍为未≯

  在简帛方面,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苏秦谓燕王章”云:“自复而足,楚将又出沮漳,秦将不出商阉(奄),齐不出吕隧,燕将不出屋注。”所说是指各国的始出居地。秦出自商奄,正与《系年》所记吻合。这几句话后世的人们不懂,所以传世本《战国策》把“商奄”等都错误地改掉了。

  清华简《系年》的记载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明确指出周成王把商奄之民西迁到“邾”这个地点,这也就是秦人最早居住的地方。因此“邾”即是《春秋左传》山东的“邾国”,

《春秋左传》- ◇昭公十八年,六月,鄅人藉稻。邾人袭鄅,鄅人将闭门。 邾人羊罗摄其首焉,遂入之,尽俘以归。鄅子曰:“余无归矣。”从帑于邾,邾庄公反鄅夫人,而舍其女。秋,葬曹平公。

 

邾国(又名邾娄国、小邹国),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曹姓

  邾国国名之由来,据《滕县金石志》载:“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城东北八十里凤凰岭涧沟中,出伯俞父诸器 ……其中鬲、盘、匜等铜器铭文中,皆有邾字。“许慎的《说文解字》:“邾,蜘蛛也,从黾朱声。”
  邾国的“邾”字,无论在西周还是春秋时期的铜器铭文中,写作蜘蛛形,即今之“蛛”字。据此,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郭克煜先生在其《邾国历史略说》一文中认为:“由蛛字字形得知,邾国先人曾以蜘蛛为图腾,建国之后,即以蛛为国名。后来,为书写方便起见,改从邑朱声之邾字,《邾公钟》之邾字,正是这样写的。”
  图腾崇拜则是原始社会一种最早的宗教信仰,约与氏族公社同时发生。在春秋以后的文献中,其“邾”字亦有几种不同的写法。《春秋》、《左传》中写作“邾”;在《国语·郑语》、《孟子》中写作“邹”,在《史记》、《汉书·地里志》中写作“驺”。音同而字异,其实皆一事。邾国,亦称邾娄国,历史典籍多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故邾国,曹姓,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左传·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
  邾国的名称,经传又写作“邾娄”,战国时期通称“邹”或“驺”。许多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结果,认为邾娄是当地土语,邾是正名,而邹、驺则是战国后期其他相邻大国所用的同音通假字,与偃国称燕之类相同。
 
邾 (zhu 轻声)国是今天山东省境内的一个先秦古国,故址在今邹城市周围地区。邾,文献中又称之为“邾娄”,战国之后称邹。“邾娄”为春秋以前的古读音,连读后就读为“邹”了。邾国,曹姓,《世本》相传祝融后裔陆终娶于鬼方,生有6子,第5子名安,为曹姓之祖,邾国即为曹安之后。
       邾侠开创的邾国,后来又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并衍生出小邾与滥国。他也因开创之功而被后人尊为朱氏、邾氏、颜氏、邹氏、娄氏等姓的大始祖。
  邾国的“邾”字写法很多,建国以后曾以“蛛”作为国名,后来改加“邑”为“邾”字。“邾”字的读音在古代有两种读法:在齐过人所纂的《公羊传》一书中,“邾”字读为“邾娄”,为双音节字;而鲁过人所纂的《左传》一书中则读为“邹”。这两种读法在古籍中被写成“邾国”或者“邹国”,其实指的是同一个诸侯国家。

 

    邾国在两周时期的诸侯国中只能算作一个小国,从开始建国,就是鲁国的一个附庸国,方圆不过几十里,其疆域东到今费县城西,西到今鱼台县东北境独山湖北岸一带,南到今滕县安上村一带,北到今邹县县城附近。邾国建国之初的国力实在太弱,无法与其他诸侯大国抗衡,因此在西周初期的史籍中没有留下什么记载,只有简单的世系供后人参考。在西周时期,自曹侠为第一位国君开始,其世系是:曹侠→曹非→曹成→曹车→曹辅→曹将新→曹訾父→曹夷父颜。

  自邾武公曹夷父颜始,邾国的历史开始零星地见于史籍之中,这时已经到了春秋时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邾国已经开始强大起来,但它仍是鲁国的附庸。继位的邾侯曹夷父颜是一个昏君,他重用奸臣,把邾国搞得一团糟,政治极为腐败。后来,曹夷父颜被周宣王姬静所杀,把王位赐给了其弟曹叔术。
  曹叔术非常贤达,他不愿意接替兄长的权力,只做了很短一段时间的国君,便把王位传给了夷父颜的儿子曹夏父。曹夏父作了国君之后,便封自己的兄长曹友到郧地(今山东滕县),建立了一个小邾国。小邾国共传十四世,在战国中期被楚宣王熊良夫所灭。曹夏父还将曹叔术封到滥(今山东滕县),建立一个滥国。鲁昭公姬即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滥国国君曹黑肱降于鲁国,滥国灭亡。曹夏父分封曹友和曹叔术建国,使邾国有了两个自己的附庸国。
  夏父逝世后,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仪父,鲁庄公姬同十六年(公元前678年),曹仪父死,其子曹琐继位,是为邾宪公,在位十二年,于鲁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逝世,邾文公曹籧篨继位。邾文公在位期间,曾经把都城由峄山之北迁往峄山之阳。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大国不断攻占小国的领地。邾国离鲁国最近,又是鲁国的附庸国,因此必须听从鲁国的指挥。邾文公以前的邾国国君都曾多次朝贡鲁国,还要参加鲁国召集的多次会盟。如果鲁国国内有人不能在国内立足,就会跑到邾国,邾国国君还要以礼待之,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处,以免这些人在得势之后找麻烦。如鲁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71年),鲁国大臣臧纥逃奔到邾国,邾人非常热情地接待他,就像对待鲁国的使臣一样。尽管邾国对鲁国一直都很尊敬,仍然遭到鲁国的攻伐。周哀公姬不辰七年(公元前年)鲁国大举入侵邾国,邾国的军队只作了小小的抵抗便大败而归,国都也被鲁军攻下了。鲁军进入邾国国都之后,毫不客气地冲进贵族和平民家中,不分白天黑夜地抢劫财物,然后趾高气扬地满载而归。这次抢劫使邾国好不容易聚集的财物损失殆尽,人民的生命财产也遭到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减少战争损失,邾文公决定将都城迁到峄山的南面。这个地方以怪石和曲径通幽的山洞闻名,易守难攻。这之后邾国被抢劫的事情便很少再有了。
  邾文公在位五十二年。鲁文公姬兴十二年(公元前615年),邾定公曹貜且继位,在位三十七年。鲁成公姬黑肱十八年(公元前578年),邾宣公继位,在位十八年。鲁哀公姬将十七(公元前556年),邾悼公曹华继位,在位十五年。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邾庄公曹穿继位,在位三十四年。邾庄公逝世后还要以活人殉葬,这种做法在春秋时期已经是公认的落后和野蛮的行为,因此遭到了国内外人士的强烈反对。当时的舆论对这件事进行了言辞激烈的谴责。有人说:“祭祀不用六畜,怎么能用人做殉葬呢”?
  鲁定公姬宋三年(公元前507年),邾隐公曹益继位。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鲁国又一次攻打邾国,这一次鲁国人不但对财物进行了抢劫,还把邾隐公也俘虏到了鲁国,并把他囚禁起来,这大概是因为邾隐公得罪了鲁国。两年之后邾隐公被释放,继续做他的国君。然而,重新执政的邾隐公却整天忙于游乐,被国人骂作无道。邾隐公不得人心的做法成为吴国攻打邾国的借口,他们凭借锐利的武器和勇猛的军队攻入了邾国,俘获了邾隐公,把他带到吴国进行教育,同时立邾隐公的儿子曹革为国君,即邾恒公。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邾隐公逃出了吴国,他先到鲁国,又到齐国,最后投奔了越国。越国人又把他送回邾国,重新立他为国君。但是备受流浪之苦的邾隐公却不思悔改,仍然被国人骂作无道,这一次就连支持他的越国人也发怒了。他们出兵将邾隐公抓到越国再次囚禁起来,并立曹革的弟弟曹何为国君。
  此后,邾国的世系缺乏详细的记载。人们只能简单地知道邾国共传二十九世,最后为在楚宣王执政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被楚国所灭。
  邾国灭亡后,楚宣王将其王室成员和贵族们迁到邾城(今湖北黄冈),而其他非王室成员和平民则迁往齐、鲁等国。失国后的邾国国人去“邑”,以“朱”为姓氏,以念故国之情。
 
       邾隐公流亡齐国十二年之后,东方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年拥立太子邾革的吴国正被越国围攻,越国强大起来。于是邾隐公便在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473年)又从齐国投奔到吴的敌国越那里,请求越国出面干涉。越国人派兵把邾隐公护送回邾国,邾隐公再次复位,而邾桓公邾革却又逃亡到越国去了。可是,邾隐公复位后,仍旧昏庸无道,民怨载道,因而两年后,又被当年助他复位的越国人抓回越国。至此,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邾隐公便第三次成为外国的阶下囚。
  不过,按《世本》的说法,邾国为齐国所灭,但按地理位置而言,邾国较有可能亡于楚。但及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可靠史料显示邾国亡于何国、何时。而最后关于邾国的记载见于《孟子·滕文公篇》。

 

 

       西周初秦人的最早居地在这样的地方,由近年考古工作看,是非常合理的。甘谷西南,即今礼县西北,正为早期秦文化可能的发源地。2004年以来,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在礼县一带西汉水上游进行了遗址普查。2005年—2006年,又做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确认或发现了西山、大堡子山和山坪三座周代城址,见该队《甘肃礼县三座周代城址调查报告》(《古代文明》第7卷)。其中西山的时代相对较早,从遗址来说,其秦文化出现的时间约为西周中期,城的使用年代则在西周东周之际。2005年以来,在西山的发掘成果丰富,见《中国文物报》2008年4月4日所刊《甘肃礼县西山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一文。

  西山位于礼县县城西侧,西汉水北岸的山坡上,还不是最早的秦文化遗址。由这里往北,没有多远便是“邾”的可能位置,有待勘查探检,这为今后的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既然清华简秦人本来是自东方迁来的商奄之民,最早的秦文化应该具有一定的东方色彩,并与商文化有较密切的关系,希望这一点今后会得到考古研究的验证。

 

    感谢您访问京华网(www.)

【责任编辑:刘林

本文来源:清华简或存在关于秦人起源的重要发现(图) _京华网

2012年3月17日 清华简《楚居》,清华简是二八年七月入藏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性质主要是经、史一类书籍。其中有一种保存良好的史书,暂题为清华简《系年》,一共有...
news./351/c/... 2012-03-17   百度快照 评价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釋文,

 

 第三章: “飞(廉)东逃于商盍(葢)氏。成王伐商盍(葢),杀飞(廉),西迁商盍(葢)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飛廉東逃于商蓋氏,成王伐商蓋,殺飛廉,西遷商蓋之民于邾国,以御奴虘之戎,是秦之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