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生平片段:退隐洛阳

 江山携手 2019-08-05

       文宗大和元年(公元827年),白居易五十六岁,春,由苏州回到长安。拜秘书监(从四品上),复居长安新昌坊第。次年正月,转刑部侍郎(正四品上),封晋阳县男(公、侯、伯、子、男五等,属于爵位)。

       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五十八岁,春,他对政治感到厌倦,称病回到洛阳,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注:唐代高宗、武后时期多居东都洛阳,玄宗以后诸帝虽然都居住长安。但洛阳原来那一套职官并没有撤销。凡在那里任职的,叫做“分司东都”或称“分司”,分司各官署往往空存其名。于是朝廷常以闲废的官员安置在此。这里的官员一般是除按期拜表行香外,只领取俸禄而不任事。类似现在的“二线”官员),定居洛阳。

       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五十九岁,十二月,任河南尹。(唐代首都长安或陪都洛阳所在地府的建制,相当于州,只是规模略高。东都洛阳为河南府,“尹”为府的长官

       大和七年(公元833年),六十二岁,四月二十五日,以病免河南尹;再受太子宾客分司。这时,白居易的好友姚合出任杭州刺史,白以诗相赠,叮嘱和勉励并要他代向杭州人民致意:

              与君细说杭州事,为我留心莫等闲。

              闾里固宜勤抚恤,楼台亦要数跻攀。

              笙歌飘渺虚空里,风月依稀梦想间。

              且喜诗人重管领,遥飞一盏贺江山。

              渺渺钱塘路几千,想君到后事依然。

              静逢竺寺猿偷橘,闲看苏家女采莲。

              故妓数人当问讯,新诗两首倩流传。

              舍人虽健无多兴,老校当时八九年。

                             ——《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

       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六十四岁,九月,调任同州刺史,为接任。改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进封冯翊县侯。“三太 ”[注:"三太"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少”即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及太子宾客,实际是太子的老师,职责是:侍从规谏,赞相礼仪,侍读,讲经等。

       这年,他写了《杨柳枝词》八首,这是他的诗歌新创作:

              六幺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

              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白居易与刘禹锡唱和此诗。白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亦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所谓“洛下新声也”。

       白居易与刘禹锡有情深厚。在洛阳的一次沽酒,白有诗记之: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十月,白居易得风痹之症。将乐妓遣散。白甚为惆怅,诗以记之: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归归去也,世间应不要春风。

                                            ——《别柳枝》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柳枝词》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

              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

                                         ——《前有别杨柳枝绝句梦得继和云“春尽絮飞留不得,

                                                  随风好去落谁家”又复戏答》

       白居易由于患病,他的心情苦闷寂寞,感叹人生:

              眼渐昏昏耳渐聋,满头霜雪半身风。

              已将身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

              觞咏罢来宾客闭,笙歌散后妓房空。

              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

                                ——《老病幽独偶吟所怀》

       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七十岁。这一年新年他作《喜入新年自咏》诗一首:

              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值新正第七旬。

              老过占他蓝尾酒,病余收得到头身。

              销磨岁月成高位,比类时流是幸人。

              大历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

       五朝:指自己历事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位皇帝。大历:幼年时期是大历年间。会昌:指现在会昌年间。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回首大历年间孩童时期,和小伙伴们骑着竹马,是何等快活。而现在到了会昌年间垂垂老矣!有几个人活到现在?真是“比类时流是幸人”啊!

       会昌二年(公元841年),七十一岁,白居易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也就是晋升一级退休。

       白居易回归洛阳以后,爱香山寺地方清幽,又和香山寺僧如满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

       他七十三岁,用自己的钱财,兴修洛阳龙门八节石滩水利工程的善事。凿除河上的岩石暗礁,把险滩变成安全航道。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病逝,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尚书右仆射(读yè)(从二品),葬于洛阳龙门山。(尚书省是中央机关之一,“右仆射”为尚书省最高长。)

(岁寒斋主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