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三角之组织能力七大洞察

 Jack_D 2019-08-06

编者按:

2019年杨三角组织能力调研报告近期新鲜发布,这次参与调研的有290家企业,其中互联网企业157家,实体企业133家,收到问卷反馈数量18万多份。

这份沉甸甸的报告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新发现和重点吗,看完这篇解读干货你就全get了。

=尊重个人成果,若需转载请留言请求授权==

在开始介绍具体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科普一下杨三角理论的重要假设前提:

基于杨三角公式:企业成功有两大关键变量因素:“战略”和“组织能力”,由于这两个因素需要同时具备才能实现“企业成功”,因此之间是“x”的关系而非“+”的关系。

其中,“组织能力”从三个支柱来打造: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员工治理

在这次的调研报告解读会上,杨教授又将公式中的关键要素分解如下:

成功

  • 品牌形象

  • 竞争能力

  • 创新能力

  • 盈利能力

  • 发展速度

战略

  • 战略合适度

  • 战略接受度

组织能力

  • 用户导向

  • 创新

  • 敏捷

  • 成本

  • 质量

  • 执行

如果你相信以上假设的合理性的话,我们来探究一下他的七大洞察。

洞察1:验证杨三角理论的有效性

根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验证了:

  • 组织能力健康度对组织业绩有显著正向影响

  • 战略合适度和接受度业对组织业绩有显著正向影响

  • 如果战略找对了,组织能力高的组织能推动战略更快更好地执行,因此两者的“x”关系成立。

洞察2组织能力健康度与敬满度(员工敬业满意度)的关系

敬满度(从员工角度看公司)和组织能力健康度(从公司角度看业绩)分别对业绩有影响,但是当敬满度和组织能力都放在业绩回归方程中,组织能力健康度的影响程度更大

洞察3区隔企业业绩的关键因素

互联网企业

  • 战略合适度,即找对战略很重要

  • 用户导向、创新、敏捷

  • 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实体经济企业

  • 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 敏捷和执行,快速应对外部变化并落地执行

  • 战略合适度

洞察4:区隔组织能力健康度的关键因素

互联网企业

  • 价值观,对提升组织能力最最关键

  • 组织运作,赋能一线,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 高管:定方向,带团队

  • 人才:能吸引目标人才

  • 流程:标准化/自动化提升效率和体验

实体经济企业

  • 高管对提升组织能力扮演关键角色

  • 组织环境,有效支持员工工作

  • 文化思维,上下同欲,方向一致

  • 培训是提升能力有效方法


洞察5:不同规模企业需要关注什么

企业业绩

  • 小型企业(150人以下):战略合适度+简单敏捷环境

  • 型企业(150-500人):战略合适度+组织能力打造

  • 大型企业(500人以上):组织能力打造+战略合适度

组织能力健康度

  • 小型企业(150人以下):员工能力

  • 型企业(150-500人):员工思维和治理

  • 大型企业(500人以上):三大支柱都需要

洞察6:如何提升战略合适度

  • 制定:高管能制定明确的业务方向并推动执行

  • 接受:员工认同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

  • 敏捷:公司快速响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业务方向

洞察7:面对不确定性,如何不断提升运营效率

  • 敏捷:业务团队形成闭环,敏捷地调整业务方向,减少人效问题

  • 执行:坚决执行公司计划和目标

  • 成本:重要关节降低成本,减少浪费

  • 质量:高品质的可靠产品,持续改进质量流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