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明明学习很努力,成绩却很一般? 潇姐最近发现,很多家长在群里吐槽:明明是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别人看上去很轻松就得到高分,自己的孩子很认真的学,精力也花费了不少,成绩却总是没有太大的起色。 ·做事总是没有效率,一点作业就积压很晚 ·孩子书看了不少,每次一问内容根本记不住多少 ·逻辑思维太差,说了半天抓不住重点 ·做语文阅读提炼不出中心、做数学题时看不懂题干意思 有的妈妈甚至怀疑:是不是孩子太笨了,知识学不透学不懂? 我对于孩子成绩好坏的态度一向非常明确,就是要“透过问题看本质”,孩子学习十分努力,却总是没有起色,问题很可能出现在:学习方法的使用上。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把各个知识点建立起连接,导致自己思路紊乱,做题抓不住重点,不仅损耗时间,还等于做无用功。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培育能力的事必须不断地去做,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叶圣陶先生▼ 那如何能帮助孩子在繁杂的学科中间建立起联系,构建知识框架,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呢?这让我想起马云之前一番关于效率的著名演讲。 “不管在任何领域,想要提高自己的效率,都要充分发散思维,以简驭繁、化繁为简,形成知识体系和框架,才能达成高效的思维方式”,马云在演讲中曾这样介绍自己提升效率的经验。 而纵观马云的思维框架形成的经验,有一个神器出现在他大大小小的工作场合中,那就是——思维导图。 阿里巴巴的未来图▼ 开年演讲 ▼ 马云认为,在教育中,孩子的学习方法一定是大于学习时间的,用高效、精准的知识体系来构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远远胜过耗费无用的时间来重复记忆学习内容。学会运用顶级的学习思维,才能让孩子在20年、30年甚至更远的未来,达成更高的人生高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