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光大虱啃西游之中央不动土

 竹曳悠然 2019-08-06




西游原旨歌

(清 悟元子)

二十年前读西游  翻来覆去无根由

自从恩师传口诀  才知其中有丹头

古今多少学仙客  谁把妙义细追求

愿结知音登天汉  泄露天机再阐幽

开头用一首清朝道士悟元子“西游原旨歌”引入今天的主题,接上回悬念:孙悟空七十二变,猪八戒三十六变,小白龙一变,唐僧虽然自己不会变,但还是让奎木狼变成了老虎。但你从没见过沙和尚有什么变化,按理说沙和尚本是天上卷帘大将下凡,能力一点不比猪八戒差,为什么单单沙和尚不会变化呢?


正 文
在此,先详细地解释一下孙悟空和猪八戒变化的来源。
七十二天罡和三十六地煞,合起来就是一百零八,一阴一阳变化之周天之数。如果深究下去,这些变化之本皆是来自历法。
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个节气又分成“七十二候”;
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

一年划分成十二个月,每个月为三十天,这是根据月亮的盈亏周期来计算的。所以十二月月亮历也叫阴历,阴为地、顾名思义,七十二候为地煞变。孙悟空本是个猴子,猴和候同音,作者非常巧妙地把两者融合在一起。

猪八戒的三十六天罡变鲜为人知,更少有人解,其实这个三十六天罡变也是来自历法。《山海经》:“东海之外,甘泉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

这段话的意义是帝俊(伏羲)的妻子“羲和”发明了太阳历法,按照一年十个月来划分的。生十日可不是生十个太阳,谁能生太阳呢?若是一年划分成十个月,每个月则为三十六天,一年为三百六十天,余下五天称为“年”。女娲用“五色石”补天的故事也是出于此处,因为圆的一周是三百六十度,但是地球上一年实际是三百六十五天左右,多出来五天,女娲把这五天(五色石)补上,称为“过年”,意思就是这五天不算在历法之数,过去这五天(年)又是新的开始。

我国彝族至今还使用十月太阳历,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和最简便的天文历法。

借此,正好把上古夏朝的十月太阳历“夏小正”,摘录其下,文字之优美无以言表,村长至今读过的最美的文字。“夏小正”其实也不是正规的历法,而是在十月太阳历的基础上,描写的每个月的天体位置和物候情况。

《七月》原文:

秀雚苇。狸子肇肆。湟潦生苹。霜死。荓秀。汉案户。寒蝉鸣。初昏织女正东乡。时有霖雨。灌荼。斗柄县在下则旦。   

《七月》译文:

芦苇成熟了,可以编制。狸子四处造次。死水生浮萍。白昼渐短。铁扫帚草也成熟了。银河贯穿南北方。寒蝉鸣。黄昏的时候织女星在正东向。时有霖雨。收集芦苇果实。北斗星柄悬在正下方的时候,天就亮了。

《七月》表音字:肇肆 - 造次,死 - 失,乡 - 向,县 - 悬。

由上两论可以得出:七十二变为五天一变,来自十二月月亮(阴历)法,称为地煞变。三十六变为一月一变,来自于十月太阳历,为天罡变。所以,《西游记》里面的数字可不是随便写的,每一处都有出处,或者来源于历法,或来源于周易,天文地理,五行数术无所不包。

今天的主题是为了解说沙和尚为什么不会变化,这和以上内容有关系吗?各位看官稍安勿躁,待村长沏一杯“无忧山”的上好绿茶,慢慢道来。

村长在“圆光大虱”啃西游系列解释了唐僧师徒的“五行”属性,按出场顺序依次为:

孙悟空,又称行者,五行属火;

唐僧,又称金蝉子,五行属金;

猪八戒,又称猪悟能,五行属木;

小白龙,又称白龙马,五行属水;

沙和尚,又称沙悟净,五行属土。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我们首先得认识一下五行概念。五行不是特指具体的事物,而是万物的一种归类,万事万物皆可以用“五行”概念加以归类,而“木火土金水”只是五行物质的其中一类。按照颜色化分为:青赤黄白黑;按照方位划分为:东南中西北;乃至五帝、五音、五色、五脏皆是用五行概念划分,包括古代说我也是称“吾”。五行不会自己变化,需要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的参与才可以实现相生相克。在此简单的说一下,五运六气是一门非常艰深的学问,是天地运行之大道。

阳化气,阴成行,一阴一阳之道。说白了“五行”是一种形态,也就是我们说的物质态,而六气是一种能量,非物质态。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能量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天地之间无不是这两种状态在相互的转化。这种五运六气的概念小则适用于我们常见的现象,大到适用于宇宙星系和天体的形成。

中医的五运六气更是一门大学问,独树一帜,村长就是通过对五行方位的划分,才推演出来朱雀汤方的奥妙。按照五行划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央为脾土。东方青龙汤、西方白虎汤、北方真武汤,这个大家都已经熟知,唯独南方朱雀汤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其实用五行概念划分,就很好解决,东方青龙治风、西方白虎治燥、北方玄武治水、南方朱雀当然是治火。用五行理论很容易推出来朱雀汤其实就是经方中的“黄连阿胶汤”,而不是十枣汤,因为十枣汤是治水病的。通过这样把经方归类的话,像半夏泻心汤类,黄连汤、三黄泻心汤等,都可以归类到南方朱雀之中。用这种五行归类法来学习中医汤方一目了然,如虎添翼。

那么,中央脾土之方随之也就推出来了,中央么,无非就是建中之类方。像桂枝汤、建中汤类、理中丸类的理法都可以归到“中央脾土”之中。学习经方要把伤寒第一方:桂枝汤的理法整明白,要归为太阴病主方上,而非太阳病主方。再用作太阳中风病的时候,喝桂枝汤之后要再喝热粥和盖被子发汗。桂枝汤只是用来健脾解肌,调和营为的,而非用来强制发汗,发汗的是那碗热粥和盖被子。桂枝汤整不明白,整个伤寒体系就没办法建立,开头要是错了,那就一错到底。此为《伤寒论》至密,通篇首眼,千余年来的中医弊病也是出于对桂枝汤的误解。实际上张仲景说的非常明白,桂枝汤名为解肌而非发汗,后面太阴病又重新说了一遍“太阴病,脉浮,可发汗,宜桂枝汤。”太阴病居然要发汗,这不值得深思吗?他在暗指什么呢?

有人看出来了,说村长爱卖弄学问,说个《西游记》东拉西扯,卖了那么一大堆关子,究竟何意?其实村长是想通过对《西游记》的解读,让大家了解更多触类旁通的内容。前面说了沙和尚五行属“土”,五行居中央,所以不动(不变),不是不变,而是以不变应万变。像是所有经方的加减变化都得围着太阴脾土桂枝汤加减变化,所以桂枝汤也成为伤寒第一方。你看《伤寒论》百余个方子,有几个能离开“桂枝汤”的理法呢?

沙僧只因为没有变化,正式因为他的五行属性,属土,居中文央,以不变而应万变。你看,关于中央“不动土”的概念,一句话也能说完,但是也失去了中间推理的“趣味”。

在解说和推理的过程中,包含了《山海经》的故事、历法知识、中医理法、汤方,乃至五运六气之道等。村长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开启一扇门,大家要自己走进去,深入经藏,才行智慧如海。无论佛道,中国历史上能称为“经”的典籍,为数不多,也就只有“经典”,才成就了永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