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熊先生《古玺探微》讲座

 攒菁堂 2019-08-06

研习中国传统文化

有一个特点

讲究的是综合、是杂糅。

倘若仅从一枝一叶上去下力气

往往到了一定的程度上

便难以为继、难以有新突破

换句话说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落脚在“博”、“深” 二字上

要得其“博”、“深”

又岂非是朝夕之功?

多头并进

这速度也就可想而知

而当今社会讲的是速度

是时效,这之间就有了抵牾

作为我自己

我想还是宁可慢一些

使立足之地厚些、再厚些

老子不是说过

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么?

 ——赵熊

2019年8月3日上午,西安大雨,却丝毫没有影响广大篆刻爱好者的学习热情。

终南印社名誉社长赵熊先生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书法博物馆,以《古玺探微》为题进行专题讲座。

赵熊先生的篆刻艺术在技法老辣成熟,形成独具个性的刀法、字法、章法的同时,一直都在不停的学习、思考、探索,完善、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古稀之年仍然以文化的立场和哲学的思辨来关照书法篆刻。

先生在本次讲座中运用大量图例,详细的阐释了篆刻线条的运用与变化,以及古玺印的布局和架构等内容,并阐述了篆刻与古文字学习的相互促进与借鉴的关系。

以下为《长安艺文志》录制

《古玺探微》讲座全程视频

本次讲座由终南印社常务副社长岐岖先生主持,旨在进一步提升印社社员及书法篆刻爱好者的篆刻能力与创作水平,发扬弘文传艺、守正创新的文化精神。


从终南印社筹备成立至今近38年的时间里,先生一直都参与其中,其中担任社长18年,为终南印社的成长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心力。

在1999年终南印社成立20周年社员作品开幕式上,有人发言说:“陕西有两面文化旗帜,一面是长安画派,一面就是终南印社。”

如果说终南印社是一面文化的旗帜,赵熊先生无疑是这面旗帜的旗手,他以自己的力行和言论,影响着陕西乃至全国书法篆刻领域的后来者。

讲座结束后,赵熊先生又欣赏和点评了各位爱好者带来的书法和篆刻作品,并鼓励大家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要坚守信仰,坚定信念,弘扬正气,不忘初心,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来。

己亥之春,有朋来聚

金石结缘,自得其趣

老墙艺坛,应运而生

以印友会,水到渠成

《长安艺文志》庆幸得到以赵熊先生为代表的专业篆刻家群体的鼓励与支持,也珍惜这场因书法篆刻艺术与印友们结识的缘分。

我们会持续更新书法篆刻艺术名家的精彩理论文章与作品,与大家分享。也会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供印友们相互砥砺,共同进步。

《长安艺文志》独家文创

两款任选98元包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