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网—[转载]为啥美国的医生收入看上去很高 ZF 主要为转发内容

 遐想vs瞎想 2019-08-06

美国的医生的收入感觉是很高。而大家知道 欧洲大陆日本韩国等地的医生收入并不高。 这是一个比较困惑的问题。慢慢明白了,按照美国的体制,成为医生的人生代价太大 (否则难以吸引到年轻人来磨练)。认识一位华裔美国女孩,高中时想成为医生,大学读了生物学。大学毕业后决定成为医生太辛苦, 后来放弃了,做了其他事情。我的想法是为了患者的利益,欧洲的体制比较好,低成本地培养大量的医生,对于患者有利。

以下转发自

 http://blog./u/622/201005/61831.html z
我为什么不鼓励孩子学医?        2010-05-24 13:52:51                

让孩子上医学院是很多中国家长的理想。网上有很多谈论怎么考医学院的文章,有兴趣的人很多。医生工作稳定,收入高,受人尊重,是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学医的主要原因。学医真的有那么好吗?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和孩子是在真正了解了学医的艰辛以后作出的决定。我自己作为医生家属,以我对在美国当医生过程的了解,医生工作对自己对家人的影响,我不鼓励孩子学医。在我周围的医生朋友里,大部分人也不鼓励孩子学医。

这种文章最好由医生们来写,可一直没有看见那个医生出来写。他们都很忙,就像我下面会谈到的,很少有时间可来写这种东西。作为一个医生的先生,见证了自己老婆和其他朋友在美国考board exams, 找住院医生位置,做住院医生,以及最后做医生的过程。体会到了这个过程对家庭的巨大影响。这里说说我对学医的一些了解,希望对有送孩子学医的家长有些参考作用。

做医生的好处,网上谈论的很多了。现在我来说说学医的其他不怎么好的方面。

第一,学医经济上负担重。

医学院4年,学费昂贵,大部分美国学生都是贷款读医学院。二十几万的贷款,毕业以后要还很多年才能还清。中国家长不是大包大揽就是支持大部分,孩子贷款小部分。对中国人来说,可能不算很大问题。有关谈论很多,不多述。

第二,学医过程时间长,强度大。

我熟悉的人都是中国医学院毕业的,或自己来美留学,或F2陪读来美。然后考board, 做住院医生。对怎么考美国医学院和在医学院的学习不清楚,网上这方面的文章很多。我要强调的是,考上医学院是不容易的。大学本科4年,成绩必须很优秀,才能进医学院。然后4年医学院你得保持好成绩,那么多课,要记的东西那么多,不下苦功是不行的。接下来要考Board, 一共三部分,也不容易。找到住院医后,要做3-5年,看你是什么科。每周80小时的工作,强度大,责任重。住院医生这个名字就告诉了你,你就是住在医院里,就是不回家的医生。其实是可以回家的,不过时间短,就只有睡觉的时间。和在旅馆睡觉差不多。而且还有24小时班,一口气上24小时(原来是36小时)才能下班。住院医生下了班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每天的感觉就是累。

从18岁进大学,4年本科,4年医学院,3-5年的住院医,你就是29-31岁了。如果要做专科大夫,你还得去做fellow。比如想做肠道专科, 就是给人检查胃镜的那种专科医生,先得做3年普通内科住院医,再做三年肠道fellow才能做肠道专科医生,出来32岁了。如果想做脑外科医生,先得做5年普通外科住院医,然后再做3年脑外科fellow,出来是34岁了。这些都是一切顺利的情况,如若有什么不顺,比如生病或有事休学,或找不到喜欢的住院医,做了一两年再换方向的话,出来的时间将更晚。

做完住院医生,刚刚出来做正式医生,你还需要几年来熟悉你的工作,建立你的病人群。这与过去当住院医不一样,那时是有人带你,现在你是独立做,责任更大。对于内科之类,你还要慢慢地积累你的病人,这需要时间。没有病人愿意找你看病,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医生。这样下来你就是40岁左右了。

第三,要到大龄男,大龄女才能谈恋爱

很多家长们可能没有考虑到,你的孩子在做完住院医生之前是难去谈恋爱的。医学生读书,功课重,压力大,时间不多。做住院医时,就更加忙,每周80个小时大强度的工作以后,是不可能谈恋爱的,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就是你愿意谈,美国长大的孩子,很少有人会愿意与一个医学生谈恋爱。一个星期见不到人是常事。偶尔一见,也是无精打采,匆匆而来,忙忙而去,不可能浪漫。更不可能去加勒比海,夏威夷度假了。有极少数男住院医生找到老婆结婚的,一般这样妻子就待在家里,照顾老公,或生儿育女。住院医生4-5万年薪,很多人还有贷款没有还,生活是很苦的。女住院医就更难了,没有几个有男朋友的。中国过来的医学生,因为大家早就结婚了。配偶是老夫老妻,加上中国的传统观念,没有办法,只能支持。但是配偶的工作和事业就大受影响,一个人如果没有爷爷奶奶们的支持是不可能又工作又带孩子的。很多人最后就只能回家带孩子了。

即使做完了住院医,仍然很忙。每周60小时的工作是很常见的。出去相亲谈恋爱的时间也不多,男的很多就找护士。工作中常见面,相互了解。但女的没有几个男护士可找的,只能找男医生,或在外面找。一个女生30多岁才能谈恋爱,社会上优秀男人三十几还没有结婚的很少了,选择余地很小,找到一个如意郎君难度很大。找到了以后,还得马上结婚生孩子,不然就太晚了。

第四,收入并没有那么高

如果背了二十万美元的贷款,你得还。内科医生刚出来时的薪水只有9万美元左右,交了税,扣了保险什么的,可能就只有5万多。扣除房子,车子,保险,日常开销,每年你能还多少?你要多少年才还清。你已经30多了,你原来的同学没有什么负债,只读了4年就工作了。你却多花4年医学院,至少3年,可能5年住院医。人家工作7-9年了,工资也可能从3万多涨到5-6万了,平均每年存1万,也有7万了。而你还是负20万。差距就是27万。你要多少年才能赶上呢?

内科工资低,那我做工资高的。做麻醉,外科,妇产科工资高,但住院医也长些(麻醉4年,外科5年)。挣钱的时间来得更晚。因为风险大,医疗事故保险费很高。7,8年前,宾州的保险赔偿上不封顶,赔了几个大事故后,保险公司就大涨保费。费城有一个妇产科大夫,三十年从来没有出过医疗事故,但他的保险费涨到了每年10万。他只好关门了。当时,费城一带的妇产科医生不是离开了,就是关门了。据说妇产科病人只能去别的州看病。最后好像是州议会通过了保费可以封顶的法律,保险公司才将保费降下来。但是保费仍然是一笔大钱。

麻醉听起来工资高,但他们的工作时间大多是每周60小时,就是相当于一个半人的工作量。如果22万一年(平均大致就这么高),就相当与每周工作40小时的人拿15万一年的工资。而且配偶常常不能工作,家庭总收入并不比两口子都工作的高多少。

第五,工作辛苦,责任大

保费为什么高?因为麻醉,外科,妇产科可能要死人。所以这种工作压力很大。比如麻醉,人们觉得好像没有什么难的。其实不然。麻醉师得先于外科大夫之前来到手术室,做好准备工作。只有病人麻醉好了,外科大夫才可能做手术。手术中你要观测病人情况,随时调整用药剂量。手术完了,外科大夫就可以走了,但麻醉师不能走,他还得观察病人,稳定了才能离开。对于麻醉医生,不像外科大夫,他可以用X光,CT扫描,红外,NMR来看病灶部位,切开后,他看得到那个肿瘤,或骨折之处。麻醉是什么也看不到,你只能根据病人的体重,年龄,性别,来估算剂量。但即使完全相同条件的人,因为人对药物的敏感度不同,同样的剂量对一个人可能不够,对另外一个人可能就多了。就连病人的肥胖都有影响。瘦的人部位好找,胖的人就难多了。比如病人很胖,皮下脂肪很厚,针要推进很深才行,你只能靠经验,手感。如果没有打到地方是很危险的。美国每年有几万起因为麻药不够,病人在手术中醒过来了的事故。所以麻醉师上班都很紧张。

。有时一个人加一个住院医管两台手术,责任就更大了。

手术成功了,病人容易感谢外科大夫,但常常不知道谢谢麻醉师。所以很多人觉得做麻醉没有成就感,没有被承认。对了理所应当,错了却有责任。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美国医学生愿意学麻醉的不多,才造成了近十几年来,麻醉师稀缺,工资上涨。

像麻醉和外科,虽然不上班,你有24小时班和on call, 情况紧急时你可能得去医院。这种工作照看孩子不行,甚至接孩子都不行,因为你不知道几点回。这也是造成配偶很难工作的原因。

内科医生虽然没有死人的问题。但要看很多病人,paper work很多。尤其是晚上回家常有病人打电话来,询问病情,问是不是要去急症室等问题,很难安安静静地休息好。刚刚出来的新医生,要很多年才能有积累足够自己开诊所的病人。如果不自己开诊所,收入就不可能高。

医生就像是工作机器。读计算机时,老师解释CPU与其他构件的关系时说,CPU就像一个医生,其他构件就像护士,助理,秘书,财会人员,目的就是不浪费医生的时间,让医生时刻运转。

第六,专业方向不由己,工作地点不由人

医学有不错的专业方向。比如皮肤科,眼科,病理,理疗科。比较轻松,没有急症,不用上夜班,医疗事故少。尤其皮肤科收入还很高。你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按时上下班,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既然这么好,想去的人就多,但是这些科要人不多,所以很难进。成绩必须很好,而且可能还得有点关系吧。我知道的中国医生中,指在中国读了医学院,来美考的board的那些医生,没有皮肤科医生。有眼科,理疗的。大多中国人做内科,麻醉是因为美国人不太愿意做,好进,所以做的比较多。现在学麻醉的人又多起来了,已经不容易进了。

你想学那个科,进不进得去是一个问题。每年招多少住院医生是有限制的,这样保证出来的住院医生都找得到工作。

不但专业方向不是你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地方也不是你想去哪里就可以去的。大多数人不想去边缘地区,想进大城市,中等城市的和其郊区。所以大地方医院挤破头,小地方没有人去。你如果不想去小地方,你找工作就难,找到了工资也低。小地方工作好找,工资也高(因为没有人去,提高工资以增加吸引力)。为什么很多人不愿去小地方呢?年轻人喜欢热闹,也有一个找对象的问题。越小的地方选择越少。有家室的,一个几万人口的小城镇,是不可能有什么工作机会的,配偶找工作就是问题。学校也会差一些,孩子上学可能也是问题。加上小地方娱乐活动少,生活单调。 ...

的问题。越小的地方选择越少。有家室的,一个几万人口的小城镇,是不可能有什么工作机会的,配偶找工作就是问题。学校也会差一些,孩子上学可能也是问题。加上小地方娱乐活动少,生活单调。你处于两难境地。

最近医学生找住院医生很困难,据说是近年来医学院为了赚钱,扩大招生。但是住院医生的有名额还是限制的,所以很多人就找不到住院医的位置了。不做住院医,就当不了医生。当然可以找大学,公司的研究工作。不过现在到处在裁人,找到的可能性也很小。而且孩子是不是喜欢做研究工作呢?花怎么多钱去读医学院,出来做研究工作,经济上不划算。

结束语 -

以上说了学医和做医生的艰辛。我过去也不知道,鼓励老婆去考医生的。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决不会那么做。

大家留意没有,虽然医生多次被评为美国收入最高职业的前几名,但从来没有进入过美国最受欢迎的职业前十名。

我不鼓励并不等于反对孩子学医。毕竟医生在美国是一个比较赚钱的职业,也受人尊重。学医还是看兴趣。外科大夫很累,但美国做外科大夫人就是喜爱做手术,他们enjoy做手术,哪怕加班晚上做他们也愿意,他们乐在其中。有这种心态,那就是一个做医生的料。不过你想让孩子学医赚大钱,你可能会失望的。比起金融来,医生的收入算不上很赚钱。孩子,尤其女孩,要知道学医会是一个什么过程,有多么艰难。有没有30多岁以后才谈恋爱的思想准备。让他/她自己做决定,而不是你。你的孩子如果是很富创造性,不愿墨守成规,最好不要学医。因为医学学起来比较灵活,但用起来很死板,自己发挥的地方不多。为了少出事故,和减少责任,医生常常依赖大量的检验,没有什么可以自己发挥分析判断的地方。你循规蹈矩,错了,不是你的责任。如果你按自己的处理,对了,理所应当;出了问题,就是你的责任。

(说明:我不是医生,所写的东西大多是看来和听来的。错误肯定不少,只能作为参考。你如果有疑问的地方,请咨询你的医生或做医生的朋友)

作者:miha                留言时间:2012-12-24 18:28:39        

学医是一个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但没有一个医生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如你的孩子脑子灵活,有创造性,或有领导才能,不要学医,医生不就是个医生吗?能干出多大的事, 不就跟病人天天打交到吗。 在国内,医学院属于三类院校,中等聪明的能吃苦读书的才学医,他们的成绩也是靠吃苦而换来的,而不是他们智商,这些人并不属于有创造性者。 智商高的有理想的不学医。在美国也一样,中产阶级学医,富人经商 和当领导。谁愿意天天跟病人打交到?说学医好的人,看来还生活在贫困之中。        

作者:西北角                留言时间:2010-05-31 13:15:19        

乐维的文章有很多有用的信息,可以作为家长向自己的孩子提出建议时的参考,我女儿走上这一条路时,到处找不到类似有用的信息。

现在我女儿上医学院四年级,排名不错的医学院。她已经开始从当医生的兴奋中清醒过来了,看到这个行当中不那么好的一面,基本就是主帖所说这些,也曾抱怨过,后悔当初没有走其他方向,如华尔街或法法学院。我听了一笑置之,告诉她,如果你当年上了法学院,可以肯定现在正在后悔为什么没有选择医学院,她也笑了。

如果因为这些不遂人愿的地方就认为当医生不是好行当,不建议自己的孩子向这个方向发展,就是有因噎废食的嫌疑了。这个世界上有哪一个行当是百分之百完美无缺的呢? 如以上网友所说,可以轻易列举当美国总统的 100 条不好,这没有意义。在我们的人生里,抱怨是抱怨,生活是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医生的确是很好的行当。

我从来没有后悔引导自己的女儿走上这一条路。

2018-7-6 08:489 楼(回复楼主) 赞|回复

作者:捣浆糊                留言时间:2010-05-26 09:35:18        

俺以为,如果为钱去当医生就太不值当了。在美国或加拿大报考医学院的学生至少成绩是在top10%的,就是说这些学生脑子足够好使,去花街赚钱比当医生应该更快些吧。        

作者:乐维                留言时间:2010-05-26 06:23:02        

谢谢椰子的鼓励,你总是比较客观。

我试着去客观评价,但免不了接触面小而不全面。比如我熟悉的医生大多数是麻醉师,其他领域不太了解。而且都是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不过,提供给大家一些信息,我所看到的问题,周围的医生的态度,给大家以参考。我们当年就没有人来说这些,完全不知情。所以发现住院医竟然每周要做90小时的工作,都不敢相信这是在美国。        

作者:dashamao                留言时间:2010-05-26 00:27:22        

‘鼓励老婆去考医生的。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决不会那么做’生在福中不知福!外国训练的医生在美国可以比较容易地拿到行医执照。 在加拿大只有很小一部分通过考试的人最终能得到住院医的位子,没办法不少人只好去美国。容易得到的就不珍惜。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0-05-25 23:23:36        

乐维,

一篇包含了很多生活经历、信息的平实而见解实在的文章。没有很多的生活经历真是无法写出这些,但是有了生活经历的人也未必有能力写出如此清晰而没有情绪化的东西。

医生里面也有等级、声望差别,你说得很清楚。也赞成你说的,要有一个醉心医学事业的心态和兴趣,才好去从事医学。

谢谢你!        

作者:dashamao                留言时间:2010-05-25 22:36:11        

中西部人说的老美教授使人想起 BILL GATES 的原老板, 人称‘个人计算机之父’的ED ROBERTS。 他和GATES 他们闹翻后,四十多岁又去实现他童年的梦想-当医生,然后行医至今年去世。很多人当医生的动机是精神多于功利,医生受人尊敬是因为他们救死扶伤。在加拿大申请医学院,如果申请人告诉学校是为了钱和 easy life, 学校根本不会录取,鼓励也没有用。听起来有点虚伪,当然加拿大医学院的费用要低的多。        

作者:中西部人                留言时间:2010-05-25 17:32:00        

孩子不想学医有很多原因。

1. 孩子本身不优秀。不具备学院的条件。孩子他们知道学的必须是最好的1%的学生。竞争是很激烈的。他们很多不敢进入这种竞争的轨道。担心成为失败者。

2. 孩子很优秀,具备学院的条件。这部份人不学医才是讨论的对象。为什么这些人有能力有条件又不学呢?  不想读医得孩子是很明智的 ...

2018-7-6 08:4910 楼(回复楼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1137378.html

上一篇:对于潜在朋友的友谊 - 中国人民的朴素感情 - 转发
下一篇:门槛低的学科的杂志 影响因子常常比较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