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说:“生活就像五味杂陈” 这五味也就是酸、甜、苦、辣、咸 但北京人的生活可只有其中一味 那就是:“咸”! 盐在北京人心中的分量绝对是第一位 从古代开始,北京就是半牧半耕的状态 保存不了的肉就得靠用盐腌制 北京人从那时起就养成了“口重”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家家户户里都得多备出来一袋盐 炒菜的时候就必须用到盐 您要说北京人吃的哪道菜里用不上盐 那还真是太少见了,几乎没听说过! 北京的盐还有一大用处,就是“腌菜”! 北京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尤其是雪里蕻、芥菜、萝卜等菜式 收完菜回家就得赶紧准备好给腌上 这些菜也是老北京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一味 雪里蕻,水疙瘩、酱萝卜必不可少 吃完了腌菜还能把汤留着,咸汤面吃着也香! 但盐不光在北京人的厨房里的必备品 在北京人生活中也时常能听到 北京人的日子叫“柴米油盐” 北京人管说废话叫“扯淡”(淡就是缺盐) 北京人把经验多叫“吃了多年的咸盐” 北京人管小额花费叫“就俩盐钱儿” 北京人说教经验不足的对方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 北京有句俚语“耗子盐吃多了就能变成燕么虎子。” 夏天爱出汗,倒是可以多吃点盐 但是口重的您也该控制一下盐了 北京人的食盐摄入量位居国内前列 甚至超平均水平15克之多,这可不健康 盐吃得多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等 咱还是“北京人爱盐,取之有道”的好!~ 其实盐还有一大用处,就是做酱! 北京的春天雨水少空气干,最适合做酱晒酱 在过去,酱料和酱菜对于北京人来说太重要了 没有新鲜蔬菜的日子就指着酱和酱菜活着呢 更有人认为:“酱是北京的魂” 尤其是这夏天,北京城就跟个高压锅似的 在家躺着都能出一身汗,别提多难受了 大热天的更没人乐意开火了,这天做饭太要命了! 索性,吃点酱菜也挺好,好吃省事 过去老北京的酱菜园也多,大小几十家 酱菜里面最出名的还得数“酱豆腐跟臭豆腐” 从1678年创立至今的致和酱园更是家家必备 据说当年慈禧太后都爱吃王致和臭豆腐呢! 要说北京最让人爱吃的酱,必须得是炸酱! 切成小块的五花肉,肥瘦相间下锅炸出油 再用澥好的干黄酱或是黄酱来炸 锅挑儿的面配上炸好晾凉的面,嚯! 在北京人眼中,鲍鱼鱼翅都不及一碗炸酱面! 都说北京人什么都讲究,北京菜更不例外 北京菜最大的一个讲究就是——用酱 老北京的厨师讲究用酱起锅 这样炒出来的菜,色儿重,让人有食欲 一说到色儿重,我就想起小时候喝馄饨 酱油不加到色儿发黑了都没有食欲~ ![]() 以前的厨子都爱用酱起锅,这样色儿重有酱香 现在有了酱油,做饭就省事多了 炒菜的时候直接放点酱油就齐活儿了 只要是道菜,那就不能少了酱油! ![]() 南方人做菜细致入微,每个调料加多少都有数 北京人就不一样,加多少全凭一个感觉 拿勺放酱油?在北京您绝对看不着这景! 拧开瓶盖直接往锅里倒,多少全凭感觉 就算多了也没事,不怕齁就怕白! ![]() 其实酱油是用豆、麦、麸皮酿造而成的调味品 这里面甜咸的比例恰到好处 但里面含盐量也很高,吃多了也不成 尽管如此,北京人仍无法拒绝酱油的诱惑 ![]() 寿司其实最开始也是出自中国沿海 但后来在日本吃出了一些名堂 在寿司回国的路上也遇到一些坎坷 南方沿海人民不太喜欢酱油和米饭混在一起 但北京人能接受,寿司也算是在咱这儿发扬光大了 ![]() 其实这咸味已经深入北京人的骨子里 一顿要是吃不到真是浑身难受,吃得也不是滋味 不过咱吃盐还是得适量,毕竟身体第一 您是不是也离不开盐呢?咱上留言区接着聊~! |
|
来自: 昵称53864323 > 《北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