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儒家思想文化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篇章

 海曲上人 2019-08-07

孔子

东周时期周王室颓微,无力控制天下诸侯。于是在周王室供职的文化的人,都奔走各地依附于各个强大的诸侯。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能读书、有文化传承的都是贵族,平民是没有机会读书的。而孔子正是一个没落贵族的后代,孔子的先祖非常的了不起,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商汤,就是那位灭夏建商的商朝开国国君。周朝灭商后,周以礼治国,实行分封制,将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分封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后来孔子的父亲为了躲避宋国的内乱于是逃往了相邻的鲁国。

中国的儒家思想文化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篇章

孔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生于鲁国,虽然孔子出生时已经是比较落魄,但是贵族的身份在那摆着呢,可以肯定孔子极为好学而且擅长思考。孔子是中国古代首屈一指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很多思想都对后世乃至今天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性善论,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启蒙教育以及学而优则仕等理念。孔子一生官场不得志在晚年更是将精力致力于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后世弟子整理的孔子的《论语》更是传承至今。

孟子—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

中国的儒家思想文化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篇章

在孔子死后一百年左右,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学说。与孔子相同,孟子也是一位贵族出身,是一位鲁国的贵族。在战国时期,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在各个领域都提出了概念和理论而孟子的继承和发展则是将这些理论都发展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甚至他也是最早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当然这也是社会环境导致的,春秋时期大家是争霸,而到了战国时期可是灭国之战,但凡战争最终受苦的就是平民百姓。孟子所处的时期相比较孔子所处的时期,社会矛盾更是进一步的加大,平民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因此虽然同是儒家的思想学说但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他们都有各自不同做法以及态度,相对比就会发现,孟子当时的做法更加的“激进”,“愤青”。但是无论如何都是因为孟子的存在,孔子的儒家思想才能在当时占据重要的地位。

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中国的儒家思想文化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篇章

不得不承认在现在来看儒家思想确实存在着很多的糟粕,其实这很好理解,一是影响我们现在的儒家思想并不是孔子当时的思想,而是经过后世千年发展而来的。二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变了,在当时社会的顶层是贵族,普通的平民连当兵打仗的资格都没有,属于社会的最底层,春秋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之间战争兼并不断矛盾尖锐,正是处在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也正因如此有学识的人各自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场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自然不可能被现在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所能接受,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带有当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场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一直持续到秦汉之际。而汉朝才是这场风波的最终受益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