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3) “孔孟之道”中国儒家哲学思想精华

 小播读书 2021-07-14

孔子,原名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在孔子出生之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了贵族的地位,所以搬迁到了鲁国。他年轻时周游列国,年老后,最终又回到鲁国,与公元前479年去世。

孔子是我们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儒家思想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同时,孔子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私人身份教书育人的老师,他周游列国时,有大量的学生追随。他的学生将他分散的言论编成了集合,名为《论语》。为什么是学生编写的?因为当时还没有私人著书立说的传统,私人著作还是孔子之后发展起来的,当时的书籍经典只限于官方著作。因此孔子是中国第一位私人教师,但不是第一位私人著作家。

有人说《六经》是孔子所著,其实是谣言,它是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的,《六经》也称为“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度前期数百年中贵族教育的基础,我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也讲到,中国的“六艺教育”类似于希腊的“博雅教育”,都是注重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的教育思想,和当代的精英教育完全不同。

为什么孔子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呢?因为当时孔子家族已经失去了贵族地位,他流落民间靠教授典籍为生,还靠在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种人在当时称为“儒”,因此孔子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

孔子被称为教育家,是因为他不仅仅只是传授典籍,还加入了自己的一些解释和观点。除了对经典做出新的解释外,他还有自己对于个人、社会、天与人的理论。

关于正名

关于社会,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认为一起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君的本质是理想的君必备的,即所谓“君道”。这也是后世皇帝在登基之前,都要为自己正名的缘由,如果是篡位夺权的皇帝,是名不正,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在《论语·子路》中也讲到了社会关系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一个名都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关于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义表示“宜”,即应该或者必须做的事情,是一种命令式的责任,但这种事情是在道德的允许范围内。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对立的,因为“利”往往是出于不道德的行为。

“义”是观念上的,而“仁”就要具体很多了,指人在社会中的义务,表示应该做的事情,义务的具体的本质是“爱人”,就是“仁”,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到: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履行社会义务的人。在《论语》中,我们也看出,孔子说的“仁”其实是保护了一切的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可以等同于“全德之人”。

关于忠·恕

孔子将己之所欲,亦施于人,称之为“忠”,就是将自己喜爱的也给别人;而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称之为“恕”。后来有人把儒家的“忠恕之道”称之为“絜矩之道”。就是说,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即我们所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关于知命

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即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情,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之外的任何考虑。这就是所说的:无为。

儒家认为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无为表现在,做这件事的价值并不是为了结果。

孔子说的天命,天就是命令或者天意,换句话说,就是把命只当做宇宙的一切存在的条件和力量。我所做的事情要成功,就需要一些“天命”的条件所配合。所以,儒家所说的君子,知命是一个很重要的必要条件。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

在道家的《庄子》中,常常可以看到其嘲笑孔子,说他把自己局限于仁义道德之中,只知道道德价值,不知道超道德价值。但实际上这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解。

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学”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而是指提升精神境界。而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应该懂得了礼,言行得当的意思,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十就要成家立业的意思。而“四十而不惑”,也是说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知音,所谓“知者不惑”。

孔子一生,到处为止,也许仅只是知识道德价值,到了五六十岁之后,就只认天命了。换句话说,到这个时候,就应该认识到超道德了。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孔子的思想也是超道德的。只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领悟不一样而已。

孔子的历史地位

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后,被公认为至圣先师,其地位高于一切教师,到公元前2世纪,地位更加提高,公元前1世纪,孔子的地位甚至比当时的王还要高,据说当时的许多人成为活着的神。到了汉朝中叶,儒家可以成为宗教,儒家思想被神化到顶点。孔子的儒家思想也一直影响中华文化数千年之久,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杰出代表。

孟子,生于公元前371年-289年,是邹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人称“亚圣”。他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是儒家的理想主义学派代表人物,而稍晚的荀子则是儒家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其著作《孟子》是我国古代经典的《四书》之一,《四书》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教育思想的灵魂和基础。

人性本善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人性的本质是什么,这向来是哲学争论的话题。我们都应该听过“人之初,性本善”,它就出自《孟子》,孟子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并不是说人一生下来就是圣人,而是认为人性内有种善的成分,如不加以适当控制,就会因为环境变化通向恶。孟子将人的本性分为“四端”,或者说叫四种常德: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像种子一样深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孟子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这四端。

儒墨的根本分歧

仁义的本质是利他,而杨朱所代表的第一阶段的道家思想正好相反,是利己,所以这是儒家和道家的区别,而墨子的“兼爱”,目的其实也是利他,而且这个利他的层次甚至比儒家更高,那么为什么孟子还要反对墨家呢?

墨家主张爱无差异,无等级,而儒家主张爱是有差异的,这就是儒家和墨家的根本分歧。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孟子同墨者夷之辩论时,问他:“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孟子·滕文公上》)对于兄之子的爱,自然会厚于对邻人之子的爱。孟子认为人应当做的就是推广这种爱使人之及于更远的社会成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善推其所为”,这种推广是爱有差等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而墨家则不是,他坚持,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孟子抨击“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政治哲学

墨家的国家起源论,是一种功利性的理论,强调君主的绝对权威。而儒家的国家起源论,也就是治国论则不同。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有人伦以及建立在人伦之上的道德原则。国家和社会起源于人伦。照墨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有用;照儒家说,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应当存在。人只有在人伦即人与人的关系中,才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展。国家是一个道德组织,国家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

孟子还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的这个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中,以至在晚近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创建中,曾经发生巨大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在辛亥革命中也发挥了作用,这是事实,但是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本国的古老的有权革命的思想,它的影响毕竟大得多。如果圣人为王,他的治国之道就是王道。按照孟子和后来的儒家说,有两种治国之道。王道和霸道。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圣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的强迫;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在这一点上,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后来的中国政治哲学家一贯坚持王霸的区别。用现代的政治术语来说:民主政治就是王道,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自由结合;而法西斯政治就是霸道,因为它的统治是靠恐怖和暴力。

关于宇宙说,在儒家思想中,宇宙的实际上是道德的宇宙,人的道德原则也就是宇宙的形上学原则,人性就是这些原则的例证。孟子讲的天,就是道德的宇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