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不了争理,断不了是非(以志先生)

 枕月 2019-08-07

争理心

人在彼此发生争端的时候,往往认为责任在对方,而自己有理。绝大多数人如此。这种争理之心,几乎人皆有之。

事实上并不一定是真怪对方。然而矛盾发生之后,能够自动承认犯错误的人,是很少见的。人我之间不和谐,闹纠纷,其关键即在于此。更有甚者,责任明明白白是在自己身上,却强词夺理,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

争理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的关键即是认为他人对不起我。如自己觉得过去我对他有许多好处,但是现在他把我的好处全忘了。又如我应得到的利益却没得到,心中总是过不去。

如喜欢揽功推过的心理,也是争理心的一种表现,事情办成功了,是我的功劳,然而办糟了,过错便推到别人身上。

经不起他人对我的误会,一点小事也受不了,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本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搞清楚,有的事要用事实来验证,但他却急于弄明白,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苦恼。

如涨工资,他认为本应有我的份,但没涨上没关系,并且扬言,我不是争这几个钱,就是要讲讲这个理。上述争理现象是常常发生的,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表现。不仅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更重要的是给自己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然而,这些事情放在一个胸襟开阔,能高瞻远瞩的人身上,很可能是与上述情形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心境了。人如果能多从有利的方面来想,这样,心情就开阔了。这就叫作内心世界的“拨阴取阳”。

争理现象在家庭与亲友之间,更是常常发生的。如由于说话、处事,彼此认为不合意、不顺耳,而引起了争执。尤其礼尚往来,厚薄亲疏等,而引起争理的情况,更是常见的,有的表现在外,有的暗含于内,都会带来种种不愉快与麻烦。所以凤仪先生说:“断不了争理,断不了是非。”

(本文摘自以志先生《来自山沟的大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