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爱情的七夕,古人都在做什么?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8-07

“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七夕,源自人们对自然和星宿的崇拜,

女子拜巧姐祈求心灵手巧,

男子拜魁星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七”与“妻”同音,

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在这天女子们聚集在一起,

拜巧姐,穿针乞巧,吃巧果,嬉笑玩闹...

是女子们热闹的一个节日。

七夕乞巧

女红,是古时女子必备技巧。

在牛郎织女的传说里,

相传织女有一双灵巧的双手,

能织出五彩缤纷的云锦,

是女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

所以七夕这天,

女子们聚在一起对月祈拜织女求巧。

月下比巧穿针,
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

说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梁简文帝《七夕穿针》:

“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

可见当时女子对“七夕乞巧”的重视,

如此的争强好胜,

正因为这是女子的立身根本之一。

刺绣作为女红的必备技巧,

到现在已经鲜少。

趁着七夕乞巧,

再感受一下穿针引线的美。

穿针引线-刺绣

现代的女子已经不用穿针引线,
因为有更多可以体现她们价值的地方。
但是刺绣作为手工艺术,
依然优雅的“匿藏”在岁月背后。

(图:花锦城手工)

古时“户户有刺绣,家家有绣娘”,

只是那个只有手工的时代,

女红是每一个女子具备的能力。

那时候的工都是次要,

因为那时女人刺绣很多时候不是为了卖,

鸳鸯并蒂是绣给自己,

花开富贵是绣给父母长辈,

五子登科是绣给儿孙晚辈…

女人一辈子的心思,

都在这一针一线里。


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在无数个千转百回的针线中,

虽然绣娘们各自的绣工不同,

但是每一个图案,

都寄予着她们每一个美好的期望。

少女怀春

独坐纱窗刺绣迟,

十指间端的是心思俏娇,

爱的不是绣成的花朵,

倒是低头温婉,莲子轻如水的美。

情窦初开的娇俏,

从刺绣中能把每个女儿家的心思穿透。

绣一副荷包送情郎

每一根线都是一丝情意,

密密麻麻的开满了幸福的花,

矜持的开放,最深也最含蓄。

嫁为新妇

女孩子最用心的当然是嫁衣了,

女子用最精巧的手绣出最美的嫁衣,

或是穿由母亲亲手制作的嫁衣,

月光窗下,深夜里静挑灯花,

只为那十里红妆,

是对一生幸福的期许。

初为人母

喜获麟子时,

各种各样的小物件已经绣满屋子,

刺绣不再是那种表面的繁华,

而是一种温情的延续。

银线下炙热的心,

在岁月的拐角处兀自暗香……

柴米油盐

或许为了贴补家用,

或许只是打发时间,

绣娘们都不紧不慢,

银针轻舞,丝线摇曳,

在时光里感受幸福的细腻。

只要凝神静听,

仿佛可以听到针牵着丝线穿过丝绸的声音。

明代董其昌曾在《筠清轩秘录》中,

形容刺绣为十指春风,

好一个“十指春风”,万般巧思。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

刺绣细腻精致,

绣娘们的每一针落下去,

都连着专注而凝聚的眼神;

每一针捻转起来,

都带着手指的温度。

刺绣的“锦上添花”,

使这一针一线的优雅更具魅力!

绣线挑来似写生,

幅中花鸟自天成,

绣娘们就这样安安静静的,

用一生的耐心和期许创造着让人惊艳的美。

(图:花锦城手工)

如今抚摸那一缕缕丝线,

犹如一首首耐人的诗句,

心不由得雅致起来。

在匆匆岁月中的某一刻。

你是否会愿意慢下来,

去品味时光留给我们的美好和难忘,

......让时光,慢点走。

现代生活已经不用亲手去做女红,

除了纯粹的手艺人,

生活中几近绝迹。

虽然七夕不用穿针,

但依然可以乞巧。

愿天下女子乞得一颗玲珑心,

求得一双巧妙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每到七夕的夜晚,
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

每值七夕之夜在花前月下,
抬头仰望星空,
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
人间的有情人也会在今天幽会,互诉衷肠。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所有深情都不被辜负。

一个传统古老的民族,如果没有相对应的遗迹,习俗,文字和服饰,那么这个民族的传统就没有说服力,文化本是靠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被'遗忘的今天我们又不得不强调...

很多传统节日,它的文化记忆正在一点一滴的消逝,而很多都正是我们的骄傲。

七夕,确实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但不仅仅是浪漫这么单一。

——风尚君

想学传统手工,请扫上面二维码

图文为@古典新风尚原创,团扇图片@花锦城手工,转载请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