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化项目评估的秘密武器是…

 社工客 2020-12-31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龙龙

    单位 | 金水区玖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理论背景
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资源问责的背景下,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依据上述“程序逻辑”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框架,在项目评估实践中创立完善了“程序逻辑模式”。
二、理论内涵
程序逻辑模式(Program Logic Model.简称PLM)是从“程序”和“逻辑”的角度来评估项目状况的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所谓程序是指项目运行的流程和环节。
所谓逻辑是指这些流程和环节之间的关系。其理论假设是,项目的发展必然依据一定的程序,而程序之间的联系必然具有逻辑性,不依据程序或不具有逻辑性说明项目存在问题。
三、理论特点
随着理论的发展,程序逻辑模式作为一个被项目管理者和评估者使用的工具,不仅广泛应用于社会服务的评估,还由于他简单易行、重逻辑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社会服务的设计。
程序逻辑模式协助活动推行者以逻辑分析其活动资源投放及成效要求是否平衡,审视项目各环节之间的是否合逻辑性,从而判断项目存在的价值,它使项目评估的方法变得简单化、概念化、程式化、工具化和去神秘化。
四、理论详解
程序逻辑模式主要包括处境分析、理论基础、资源投放、活动和服务、服务成效、外在环境因素和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七个方面。
(一)处境(背景)分析。
处境分析(Situation)是指推行项目(服务或活动)时的状况或背境因素,简而言之,是项目当前所处的客观实际情况。
(二)理论假设。
理论假设(Assumptions)是指推行项目(服务或活动)时所坚守信念、遵循原则或达致成效的理论基础。它关注的是“项目的意义何在”等一些问题。
(三)外在环境因素。
指推行项目(服务或活动)时的处境或外在因素(正面或者负面),往往不为项目策划者及推行者所能控制,例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社区因素等。
(四)资源投放。
资源投放( Inputs)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类资源,包括人、财、物等,是项目实施的物质保障。资源投放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和起点。一般来说,资源投放与成效达成有正比例关系。
(五)活动和服务。
活动和服务(Outputs),相对于资源投放来说是一种“产出”,是向服务对象所提供的活动或服务的数量、形式和内容。
(六)服务成效。
服务成效(Outcomes)是指某一项目通过资源投放及活动与服务的开展,为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和机构所带来的有益处或转变,是检验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
短期成效学习有关,即服务对象通过学习,很短时间内,在认知方面获得教益与改变。
中期成效与行动有关,即由学习提高认识,进而产生行宫。长期成效与状况该表有关,指某一社会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或解决,或事物发展朝着好的方面转变,是项目追求的终极目标和价值所在。
(七)逻辑关系(logic links)。
想要强化达到活动成效的理论依据,程序逻辑模式有两个原则:成效为本,逻辑导向;有理有据,环环相扣。
处境分析、理论假设、外在环境因素要言之有物,持之有据;资源投放、活动或者服务以及服务成效需要全覆盖、全方位、无遗漏。
五、程序逻辑模式的操作化
程序逻辑模式通过一个基本的逻辑框架图,将复杂的项目评估简单化,让使用者一目了然,可谓“一图在手,服务无忧”。这个基本的逻辑框架如图:
处境分析
理论假设
资源投放
活动/服务
服务成效
活动
服务对象
短期
中期
长期
现状
背景
客观条件
需求
理论一
理论二
理论三
理论四
人员
时间
资金
物资
技术
探访
电访
咨询
个案
小组
社区
服务对象
利益相关方等
学习
知识
技巧
态度
能力
行动
行为
实践
决定
状况转变
社会性
经济型
公民性
环境性
外部环境因素
程序逻辑模式不仅广泛应用于社会服务的评估,还由于他简单易行、重逻辑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社会服务的设计。
程序逻辑模式运用在服务设计时需要遵循“成效体现——服务制定——资源投入”这样一个“规划型”的逻辑方向;运用在社会服务评估时,则需要运用“资源投入——服务制定——成效体现”逻辑方向。
六、结束语
程序逻辑模式,不仅要重在程序,更要注重各程序之间的逻辑。所谓程序是指项目运行的流程和环节。所谓逻辑是指这些流程和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程序是骨架,逻辑是灵魂,一图在手,服务无忧。

点击链接

学习更多专业知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一图在手,服务无忧。程序逻辑模式使项目评估的方法变得简单化、概念化、程式化、工具化和去神秘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