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日立秋!吃蜜不吃姜,吃果不吃瓜!快告诉家人!

 Wendy084gcz8l9 2019-08-07

 立秋时间 

2019年8月8日

农历七月初八,星期四

立秋,天气依然以闷热为主,所谓“秋老虎”说的就是这段时间。

这时起,饮食应该开始慢慢过渡,为迎接秋冬的寒冷打好基础。夏季主“长”,秋季主“收”,现在开始,饮食上应该注意。

立秋饮食应注意两方面

1
吃蜜不吃姜

蜂蜜有润肺养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

另一方面,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

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

比如生姜,在古代医书中就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除蜂蜜外,也可多进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带来的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肌肤失去光泽、肠燥便秘等身体不适症状也能得到缓解。

2
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

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

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

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

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除此之外,饮食更应注意这些细节

暴饮暴食

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此时人们要保持健康,饮食应有所禁忌,不可胡吃乱喝。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

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辛辣生冷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

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另外,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

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

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盲目控制饮食

秋季人易胖,有些怕胖的人为了控制体重,在秋季只吃瓜果蔬菜,不吃主食。这种做法不可取。无论任何季节,忽视主食进行减肥的行为都极其不当。

特别推荐

南怀瑾肚脐贴

温补阳气、驱寒止通

安全剂量,调节免疫力

手脚发凉、怕冷、痛经、失眠、风寒感冒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限时优惠

1盒49.9元  买2送1

推荐理由

 它可以调理肠胃,养血安神,对手脚发凉、宫寒、痛经、失眠、风寒感冒也有很好的疗效,

 保护心脑血管,防癌、防三高,帮助气血传遍全身,排出湿气毒素。

 对小孩子脾胃虚寒效果明显。 还能调节四肢关节疼痛、肩颈酸疼、肩周炎、腰酸背痛。

据说中医爱好者都在关注下面的公众号

一个专门教你用中医和中药来养生的公众号30万中医爱好者的聊天群扫描下面二维码进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