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情,我们认识过张爱玲的“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也感慨过马尔克斯的“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 在今天,这个为爱而生的日子里,我们要说的是来自玛格丽特·杜拉斯一部最富盛名的作品——《情人》。 要知道,连那个全中国最会说情话的王小波都特意撰文为此书打call,俨然一副超级粉丝的模样。 在王小波看来,乔治·奥威尔的《1984》都无法与 《情人》相比,他毫不吝啬对《情人》的褒奖: 书中的性爱和生活中的别的事情,都按一种韵律来组织,使我完全满意了。 现代小说有这样的杰作,人若是不肯看,那是人的错,不是小说的错。 当然,杜拉斯饱满而又精美的文字,跟她丰富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 杜拉斯一生情人无数,从16岁第一次恋爱,到66岁遇见最后一个情人,她用了50年的时间,把自己浸润在爱情里。 她的初恋,那位16岁爱上的中国人胡陶乐,就被她写在了小说《情人》之中。 而她,足足将这段感情埋葬了50年,才最终向世人吐露。 这段感情开始于越南法属殖民地一个湿热的夏天,热气在湄公河上蔓延,不满十六岁的白人少女简从沙沥乘渡轮返回西贡学校。 简是一个独立的女孩,每次离家都不会难过,因为在家时两个哥哥总是发生冲突,这让她很不习惯。 登上渡轮的简,只身一人。此时,一辆黑色的豪华轿车缓缓驶入,车上下来一位穿白衣的中国男人。 从这个中国男人看见简的第一眼起,就被她的美丽所吸引。而这份触动,也促使着他小心翼翼地接近着简。 他们聊了一路,简得知他32岁,是富甲一方的金融大亨,并同意了他一同去西贡的请求。 男人顺势将两人从吵闹的渡船上拉到了只属于二人的车厢内。 两人在轿车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彼此都在试探对方,能否满足自己的情感“价码”。 简的一家因为父亲工作的调动,全家从法国来到越南,可没想到父亲却客死他乡。 母亲也被人所骗,在土地上投入的钱财被尽数搜刮,贫穷成了简心中的障碍,带来的羞耻感不停折磨着她。 这个中国男子的突然出现,无疑让简有几分心动,这可能是她逃离贫穷的一次机会。 书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就是简无法不去注意男子手上巨大的钻石戒指,这种对财富心驰神往,已经悄悄埋藏在故事之中。 这个男人象征着财富,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启,能够使她得以摆脱原生家庭的桎梏。 对于那位中国男子来说呢? 跨越种族的“禁忌之爱”让他觉得新鲜刺激。 故事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开头他的脸上没有笑容。一开始他就拿出一支烟请她吸。他的手直打颤。这里有种族的差异,他不是白人,他必须克服这种差异,所以他直打颤。 在种族歧视观念盛行的当时,一个黄种男人跟白种女人在一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也因此,对白人女性的强烈占有欲驱使着他,简的出现成为他欲望释放的缺口。 在车厢静谧的空间里,情感上的试探慢慢转化到肢体上,俩人的手指从最初的轻抚到交缠,情愫渐渐发酵。 轿车到达学校时,两人不舍作别。 不久后两人再次在学校门口见面,原始的情欲萌动促使简隔着车窗给了男人一个吻。 他将简带到自己的寓所,两人的欲望在此缓慢增长…… 初尝禁果后,两人在饭馆吃饭,简不时透露出家庭成员对中国人的歧视,对方也开门见山的表示出自己绝不会娶简为妻。 简镇定地笑着回答“太好了,反正我也不喜欢中国人。” What? 这算哪门子的爱情? 故事到这似乎没有看到任何爱情的影子,有的只是在这段关系中双方基于自身优越感的对垒。 一个有种族的优越,一个有物质的优越;一个贫穷麻木,一个征服占有。 这段从一开始就门不当户不对的感情,才刚开始就面临考验。 简开始向她的家人炫耀这个富有的情人,但他们不仅从来没有正眼瞧过这个中国男人,还时不时对他进行挑衅,只有在他一把一把的掏出钞票时他们才会露出一丝关注。 自卑、愤怒、惶恐,这些复杂纠葛的情感,让男人一股脑用最原始的欲望发泄在简的身上。 过后却又虔诚地为简擦身、沐浴、施脂敷粉,不断赞美,并郑重的将母亲的遗物送给简。 感情在这段摇摆的关系中渐渐升温,对男人来说这是一场注定要输的败局。 他爱她,从一开始便被她征服,在以后的每日只会让他更爱她。 那用虚张声势的自尊筑起的高墙,在面对简的漠然和她家人的轻视时便轰然倒塌。 他太害怕简的离开,如果对简来说这段感情也许只是一次试探与体验,那么对男人来说,简已经彻底融入了他的生命。 于是,男人向家人提出要娶简为妻! 可是封建家族的家长怎么会允许自己的独子娶一个西洋女子。 家族早已为男人安排了大家族的女子,互惠互利的婚姻才能巩固家族势力。 男人向父亲请求,允许将简留在身边,说他在漫长的一生中,对这样的激情至少应该有过一次体验,对他来说放弃爱情决不可能,强行和简分开,那太可怕了。 然而男人的父亲只是重复着那句话,“宁愿看着你去死“。 男人把家长的决定告诉了简。 在听到简给予回答的那一刻,男人所有的“抗争”都被轻轻拂去。 简同意了男人父亲的主张,并拒绝与男人继续在一起。 男人认命了。 为了斩断这份不舍,他只能不断要求简说出“我和你在一起是为了钱“,帮助他彻底死心,迎娶他人。 故事没有结束。 关于他们如何分别,男人是否如父亲所愿另娶他人,简是否爱这个中国男人。 还有好多好多谜题,这个在绵长夏日里的爱情最终走向了何方。大家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写《情人》的时候,杜拉斯已经70岁了。 隔着那么长的岁月回头望,杜拉斯依然没有抑制住对16岁的初恋那种刻骨的绝望。 和绝望伴生的,通常都是刻骨的爱,或者恨,而这些全都是力气活。 15岁的杜拉斯 看到了吧,有的人生来就是让人仰望的,不管是文字还是欲望,杜拉斯的诚实永远是这么令人瞠目结舌。 与书中主人公不一样,对于感情,她从不闪躲。 这也难怪王小波欣赏她。 李银河和简一样,是王小波“偶然得来的”。 只是见一面,认定了,就绝不后退。一封信写过去没有回应就写第二封。 他把信写在五线谱上,告诉李银河“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这种爱能跨越时间,就算是离开了李银河21年,还会写信“告诉”他: “我也将终生浸淫在爱之中,直到最后时刻,直到生命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万一灵魂存在,但愿我们还会相遇。” 然后把信寄给自己,继续想他。 ![]() 《见字如面》第二季 王小波与李银河往来信 爱情不需要权衡和试探,要爱就爱个够吧,希望你我都不留遗憾。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