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游公后裔在南陵

 春谷湘裔 2019-08-08

秦心健  谨撰

      南陵县位于东南部,属芜湖市管辖,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汉武帝时始置春谷县,三国名将周瑜为首任春谷长,南朝梁武帝时改南陵县。

南陵县秦氏总人口约万余,出处不一,主要有以下三个出处。

一、春谷秦氏,南宋宁宗时期由金陵棠溪迁居南陵东乡;

二、濡须秦氏,北宋皇祐年间金陵徙无为县石涧,清末由江北无为县迁居南陵西乡;

三、南陵县南乡的湖南印塘籍秦氏乃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少游公讳观之后裔,少游公世家淮海高邮州武宁乡左厢里。其子处度公讳湛,通判常州,肇基武进新塘始为毗陵秦氏,奉少游公为始祖

少游公五传益之公讳宗迈,游吴县洞庭西山爱山水之胜,别墅于消夏湾之安仁乡,卒葬西山缥缈峰之阳飞仙山。子君显公讳逊庐墓定居安仁乡,后改名秦家堡,益之公为洞庭一族始迁祖。

再传至毗陵十七世文瑞公讳誌因袭叔孟德公屯长卫”职,于明成化年间迁居湖南长沙印塘,今湖南长沙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村一带。经营累积致富,然明代军户管理之严,且山高水远故土难归,文瑞公因娶侧室繁衍生息,承继家业,历五百余年,今人口繁盛,其后裔遍布海内。

      清朝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若干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清政府为了支付高额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纷纷发动反清起义。其中以广西金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最具规模,遂成燎原之势。

然腐朽的大清政府军队毫无战斗力,万般无奈之下,朝廷只好利用地主团练武装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因此,由曾国藩组建的团练武装“湘军”横空出世。其兵源大多来自长沙及周边的几个县,印塘秦氏先辈入募湘军者不可胜数大多参与讨伐太平军的战斗序列。

咸丰年间,湘军在安徽南陵县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持续战争达十年之久。特别是咸丰六年湘军将领陈大富奉命南陵县城,与来犯的太平军杨秀清部大将赖文光激战不幸被起义军围困南陵城中达一年半之久,交战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

征讨太平军战争胜利,湘军因政治原因,就地解散。大多征战于南陵的湘军将士未返湖南原籍,定居于南陵城乡。因战争导致南陵人烟稀少,大片田园因无人耕种而荒芜。定居南陵的湘军将士将此信息传回湖南后,不少长沙的殷实富户和无田产的贫苦农民也纷纷奔徙南陵乘兵燹之年纷纷贱价购置田庄安家落业与此同时,秦氏族人或从军或投机或逃荒迁居南陵者有二三十家之众。最具有代表性人物有少游公三十世作高公讳光锤和少游公三十二世明山公讳策鲑先辈

作高公讳光锤,号东莱,乃湘军将士。性格豪爽,好义急公,地方争讼必力为解和,凡乡之重要事均资董率。咸丰年解甲落业南陵南乡,广置田产。念迁南陵族人日众,前无公项远离故土祖宗丘墓,春秋祭祀困难。于是率众商议筹建祠堂,并同明山公讳策鲑协捐母本历四十年经营累积于南陵南乡金窝里今三里镇漳溪村秦祠组修建祠堂。因族人徙南陵者分印塘秦氏家族绍峰公房与继峰公房而取祠堂名曰“两峰公祠堂”亦称“秦家公堂”。岁时致祀,敦亲睦族。惜我先辈所建祠堂,没能逃过厄运,惨遭拆毁。目前迁居南陵的少游公后裔,已经繁衍成很大一支,人口几逾两千之众。就业于社会各个阶层、行业,人才辈出,不乏风人物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国家富强,百业兴盛,传统复兴。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出全面恢复传统文化的号召如同三月春风吹遍中华大地。文革过后的族人,骨子里的传统意识种子被唤醒,敬宗慕祖观念再度萌芽。大家纷纷着手筹备续修族谱和修葺祖茔工作,群情激昂。

落籍南陵的湘军将士作高公后裔中,迁洪冲一支首当其冲,收集整理好本支修谱材料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祖墓,或是以此吹响传统复兴的号角。戊戌年春节倡议,继而募捐、施工,仅仅历时月余,祖墓修缮告竣,于清明节举行修葺竣工典礼,办事雷厉风行堪称族人楷模。举行祖墓修缮竣工典礼当天,天公不是很给力,雨下的很大。清明时节的雨很凉,但冒雨参加典礼的族人没有丝毫怯意,这或许就是秦氏族人骨子里慕祖敬宗最完美的诠释!

湖南迁南陵祖作高公墓修葺工作亦已提上了议事日程,正在筹备中,不久后也将动工修缮。宗族活动在南陵这个小城逐步展开,良性发展必将带动更多秦氏族人的加入,美好明天正在向我们招手。南陵秦氏族人,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