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天才的光环下面,其实是一个苦行者的踽踽前行

 Zhanjh1936 2019-08-08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一些伟人、名人的出生的记载,总会伴有一些异相,要么就是天有奇兆,要么就是梦有奇缘。就比如说关于王阳明的出生记载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明史 王守仁传》)。

而这样的一些记载很明显地就给人以一种错觉,以为天才伟人皆是“天选之子”,他们的成功、他们的伟业的建立,尽皆是命中注定的。就比如说王阳明,他五岁才开口说话,并且开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背诵《四书》,这让人们更是惊为天人。与此同时也会认为,正因为如此天纵之才才有了他日后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

然而,王阳明的成功,真的能归咎于他比较天才吗?

实事求是的讲,王阳明聪明吗?我想,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他的日后成就是因为他的聪明所直接促成的吗?我想,这毫无疑问是否定的。

尼采曾说过,一个人要不朽,他所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在他的一生中,他必须死好几次。

而王阳明的一生,其实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阐释。

王阳明在后来教导他的弟子们时,一再强调他的学说是经历了万死千生才得来的。其实王阳明这句话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后人习惯以天才、用兵奇才来形容他,却往往忽略了王阳明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事实上,王阳明的一生,笔者窃以为,与其说是才华横溢光彩夺目的一生,倒不如说是如一个苦行者一般的踽踽独行的一生,甚至于在这个过程中还“死了好几次”。

王阳明的一生,最主要的困扰来自这三个方面。

一、身体的困扰。

小小年纪的王阳明就树立了“当圣人”这样远大而高远的目标,但是圣人之路虽说可学而至,却也缺乏明确的指导。而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成仙成圣”的途径,也许就是学佛学道了。

于是,王阳明毅然开始学习打坐。

王阳明其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在确定了一个目标以后,就可以全身心地、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其中,就如同他日后在辞章、书法方面能取得极高的造诣也源于此。只可惜,打坐一事却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目标。

王阳明自然是不肯死心,于是又开始按照朱熹朱圣人的办法“格物致知”,开始了“格竹子”。可是七天的时间坚持下来的结果确实开始吐血。而这,彻底地成为了他一生的病根。

之后,因为刘瑾而被贬谪到龙场的他,首先面临着一大挑战就是恶劣的环境,加之他后来选择在龙场的一个山洞中居住、在一个石棺中悟道,这些种种都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在当时,人们都知道王阳明很厉害,但是也都清楚王阳明是个瘦书生加病秧子,而疾病确实是折磨了他的后半生,也就直接造成了他在五十多岁就去世,他的传奇一生戛然而止。

二、仕途的坎坷。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乃是举世瞩目的状元,所以王华自然希望儿子也能够在科举路上一举成名。然而,在当年几乎已经是预定了状元席位的情况下,却因为唐伯虎的高调而招来了漏题风波。这也就使得王阳明与状元擦肩而过。

可是,王阳明对此深不以为意,毕竟,自己可是要成为圣人的人。

后来,王阳明还是一如王华所希望的那样开始步入了仕途,而在他就任兵部一个小科员的时候,朝廷中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也就是当时的满朝文武和大太监刘瑾的斗争。这一场斗争最终以官员的失败而收场,而刘瑾自然是不依不饶地要对之前对自己“下黑手”的人进行清算。

而王阳明,正是其中一员。

刘瑾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欣赏王阳明父子之才,也曾一度想要收买这二人。但是,王华的气节较王阳明有过之而无不及,怎么可能屈从于太监刘瑾?这样一来失算的刘瑾就恼羞成怒,暗派杀手在王阳明去龙场的赴任路上击杀他,而机智的王阳明则是靠着假装跳河自杀成功地躲避了杀手的追杀。

应该说,刘瑾对于王阳明一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因为,自从刘瑾将王阳明“赶”出京城以后,王阳明的一生就再也少有在京任职,而是始终拖着一副病躯奔波在剿匪与平定宁王之乱的路上。

他的一生,着实不易。

三、信念的折磨。

众所周知,王阳明最终的目的还是想要当圣人,为此他甘愿付出一切代价。但是令他所绝望的是,圣人之路却似乎遥遥无期。

为了成为圣人,他学习过辞章书法,也痴迷过佛道之学,也曾研究过兵法,甚至于还亲自跑到居庸关等地实地考察。

然而,经历了这种种努力后,圣人之路还没摸着门道,自己却已经是碰的头破血流,先是经历了牢狱之灾,后又面临追杀之祸,接着又是龙场恶劣至极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王阳明的心很痛,尤其是在龙场的时候,他的压抑几乎到了顶峰。

当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是求索之后却依然是一无所获!

不过,艰难困苦有时候能打到一个人,但也同样能成就一个人。身处龙场的王阳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一直在琢磨着一件事,那就是“圣人如果在这种环境下,又会怎么做?

这种换位思考给了他生存下去的动力,而一再的坚持与参悟也终于给了他一朝突破的契机。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这位躺在石棺中的青年突然坐了起来,欢呼不已。

那一刻,他终于悟到了“心即理”,彻底地与朱熹理学分道扬镳;那一刻,他也才终于完成了心灵的救赎,终于摸到了通往圣人之路的门槛。

终王阳明一生,其实疾病、仕途这二者始终困扰着他,但是,在龙场悟道之后的王阳明却再也没有将这二者视为自己人生的羁绊。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王阳明在已经是功成名就,已经是学术有成的情况下,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而是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来实践自己的学说、来升华自己的理论。由于自己的理论为当朝者以及朝中高官所忌惮(当时朱熹理学乃是官方正统学说)、由于自己的功劳等等被奸臣所嫉妒,导致他的人生路更加坎坷,可王阳明却依然不为所动地按照自己内心的指引去走好每一步,这也让他对于自己的“致良知”等学说更加的自信。

关于王阳明,还有很出名的一点就是他极爱讲学,即便是在军务繁忙、大战在即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将之放下。在他看来,越是这种时候,越是磨练一个人的时候,越是修心的最佳时间。所以也就有了王阳明一边指挥大战,一边讲学的奇怪场景,而在捷报传来之后,王阳明在得知喜讯后依然转身不动神色地继续讲学。这种“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言传身教,对其弟子的影响可想而知。

正是王阳明的这种孜孜不倦,正是他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态度,也正是由于他秉持着“为天地立心,为宇宙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胸怀,才让他在为官未将路上几乎无一败绩劣迹,也让他在学术路上一路向前,在心即理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再到最后的天泉证道四句教,彻底地让他赢得了“百世之师”的称号,成为一代圣人。

然而,在欣赏他这一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始终还是应该看到,他如同一个苦行者一般所进行的不懈努力。而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所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大传》冈田武彦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