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来了,运动锻炼应“顺时而为”

 难得糊塗也糊塗 2019-08-08

运动锻炼讲究“顺时而为”。今天就是立秋节气了,又是第11个全民健身日,不少人都会在这一天选择外出运动。同时,立秋之后天气由热转凉,也将迎来运动锻炼的“黄金时期”。

然而要注意的是,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此时炎夏的余热未消,“秋老虎”也正虎视眈眈。随着季节变化,既要防止中暑,又要提防气温骤变,日常的运动锻炼自然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立秋来了,运动锻炼应“顺时而为”

虽然立秋中有一个“秋”字,但湿热仍没有消退,此时健身锻炼应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最好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年轻人可以进行长跑、长途骑行等运动;中年人适宜选择快走、慢跑、登山等运动;年龄再大的老年人更得悠着点,建议选择散步、瑜伽、太极拳等轻缓项目。中老年人要掌握好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不要超过机体的负荷。一般来说,中老年人运动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5小时。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就是适度的标准。

在时间安排上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宜的运动时间段。年轻人适应能力较强,健身时间可以安排在早晨和下午;中年人适应能力稍差,可以在18点至20点比较轻松的时间段进行锻炼;老年人适合选择在14点至19点有阳光的时间进行健身,这段时间温度最高,身体容易活动开。

随着秋天越来越近,清晨的气温将会日益降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并且运动完要及时披上干衣物,如果穿着汗湿的衣服在秋风中逗留,十分容易着凉感冒。运动后多吃水果、乳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如果运动时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防止肌肉痉挛,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此外,若进行长跑锻炼,还要饮用适量的糖开水,以防低血糖,出现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此外,立秋后的天气将日趋干燥,空气中漂浮的粉尘、有害气体与金属微粒等有毒物质会通过呼吸侵入肺泡与支气管。此时,不妨借助主动咳嗽法予以清扫。具体做法是:每天清晨、中午或睡前,到室外选择一处空气清新之处,做深呼吸运动。深吸气时缓缓抬起双臂,呼气时使气流从口鼻喷出,咳出痰液,如此反复做10遍,每做完一遍后进行几次正常呼吸,防止过度换气。只要每天坚持这样做,可保持肺部清洁。

本报记者 梅 杰 综合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