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权、自由贸易、法律:特拉法尔加海战,竟然如此改变了历史进程…

 嘟嘟7284 2019-08-08

残阳如血,特拉法尔加角的海面上硝烟尚未退尽... 纳尔逊将军已溘然长逝,然而他给英格兰带来“海上霸主”之荣光,直至今日依旧在历史的星空中璀璨夺目!

01
特拉法尔加海战

说起特拉法尔加海战,需从1688年追溯源头。“光荣革命”降临在英格兰,奥兰治亲王威廉兵不血刃渡海继承詹姆士二世“放弃”的大不列颠国土,王室与民众达成契约,临时国会接受哈利法克斯侯爵的意见,由荷兰奥兰治亲王和王后玛丽共同执掌王位。之后的1707年通过《王国合并法》,苏格兰正式并入英格兰,并渐次从英格兰及其拓殖地的自由贸易中获利...

奥兰治亲王威廉

另外,自17世纪五月花号登陆美洲,建立新英格兰拓殖地,大部分领有国王特许状的移民团体,早就学会了自治。而由于随着英法战争(1756-1763)的进程,1762年乔治二世猝逝,乔治三世即位... 与美洲的不和及不当的税收的渐次增加(滥施的诸如《糖蜜法》、《印花税法》、《汤申法案》等),终于激发了新英格兰人的反抗... 独立战争中,英人首次尝到忽视海权的苦果,丢失了一大片海外拓殖地...

五月花號

英格兰人从'商业立国'角度出发,先人认识到海军的存在主要是保护商业。不列颠自由贸易的发展,为了保护国内产品的贸易不受他国影响、封锁,以及拓殖地的海上贸易需求,海权的重要性日益为英国有识之士所清晰认识到。

然而,早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由于英国不设常备军,当时很多贵族、探险家获得女王授权招募水手,组建自己的'海军'探险、出战或护卫商船进行海上贸易...

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能审慎面对国内外的威胁,知人善任…… 1588年,对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毁灭打击,是保证在位期间国内安宁的必要行动,也证明了英国海上力量的灵活性。

随后的时代中,从第2、3次英荷战争(1665、1672)、奥格斯堡联盟战争(1688-1697,法国支援被英国国会废黜的詹姆斯二世与英国开衅),直至1779-1782年直布罗陀海峡发生的英西海上战争,再到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角海战的一系列海权战争,从此扭转了英国的海权局面,一举奠定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拿破仑崛起(1799年)之后,为封锁英国海上通道,展开大陆封锁政策,企图用经济手段拖垮英国,甚至希望通过法西联合舰队攻掠不列颠本土。

拿破仑·波拿巴

霍雷肖·纳尔逊指挥的海战,可以看到,他经常发挥“纳尔逊秘诀”的原则。纳尔逊将英国舰队分成二个支队和一支预备队,发挥长线迂回、相机行事、单舰作战的长处,并坚信英国海军的近战优势… 在没有无线电的时代,海军统筹指挥严重依赖旗语。而由于旗语受天气、战场硝烟的影响,很容易延误战机、影响舰长判断,在海战中丧失灵活机动… 

霍雷肖·纳尔逊

纳尔逊将军为打破僵局,击败避战的法西联合舰队,不得不使用长线迂回的战略,寻机与法西联合舰队决战...

1805年10月19日,法西联合舰队的军舰开始驶出加的斯港,一场惊心动魄的海战拉开了帷幕… 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就是放手让各舰独立指挥,长途远程迂回侦知法西联合舰队的位置,纳尔逊下令拦截。

10月20日,在夜幕的掩护下,纳尔逊向法西联合舰队不断逼近。21日拂晓,双方已迫近至12英里。纳尔逊发出“成两路纵队前进”的命令…

法西联合舰队司令维尔纳夫此时却铸下大错,为避免作战不利,让战败舰船避进加的斯港,他决定舰队进行180°大转向,使得加的斯港位于舰队的下风位置… 但这样一来,像是转头逃跑的姿态,不仅士气受挫,也给了纳尔逊抓住战机进攻的机会…

BBC纪录片《英国文化的七个时代》(五)

纳尔逊上将,标志着18世纪中产阶级的崛起

而且,联合舰队调头需要花费2个多钟头,造成舰队战线凌乱不堪。

那时的海军主力舰船是风帆战列舰。风帆战列舰17世纪出现在海战中,为木质船体结构,船上装有风帆,以风力为动力,排水量1000吨左右,舰上装有滑膛炮,发射实心弹。法西联合舰队有战列舰33艘,其中1艘为当时最大的四层甲板战列舰“三叉戟”号;3艘为三层甲板战列舰;其余29艘为两层甲板战列舰。此外,还有7艘巡洋舰。这么庞大的舰队调头是极其费时的,法西联合舰队失去了机动性。

英国皇家海军则是27艘战列舰,其中7艘是三层甲板战列舰,其余20艘为两层甲板战列舰。此外还有4艘巡洋舰和2艘辅助船。

纳尔逊将军将舰队分成两个纵队,分别由纳尔逊乘坐的“胜利”号、科林伍德乘坐的“王权”号担任两个纵队的先导舰,向联合舰队发起速攻…纳尔逊又发出了其著名的通令:“英格兰要求每人恪尽职守!”(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

1805年直布罗陀特拉法尔加海战200周年纪念邮票

英国皇家海军勇敢地穿插、迂回冲入敌方舰队中去,运用近战、接舷战的优势,经过2个多小时的血战后,下午2时5分,联合舰队旗舰“布桑托尔”降下帅旗,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被俘…

然而,英舰旗舰“胜利”号与接受过良好步枪射击和登船作战训练的法舰“敬畏”號进行了残酷的接舷战,在甲板上指挥作战的纳尔逊不幸被“敬畏”号上的狙击手击中,不治身亡!

他的遗言令人唏嘘,纳尔逊在昏迷间喃喃自语“上帝和我的祖国”… 纳尔逊将军赢得了特拉法尔加海战的最终胜利,却令人扼腕的结束了他47岁短暂而光芒四射的生命… 

特拉法尔加海战

随着纳尔逊将军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精彩绝伦的胜利,以及约翰·摩尔的快速推进,粉碎了拿破仑的冬季攻势。两位将军虽都在战斗胜利即将到来之际辞世,但他们阻滞了拿破仑占据英伦三岛和控制整个欧陆的野心,为后来威灵顿公爵率欧陆盟军击败拿破仑赢得了先机...

在夕阳残照的海面上,纳尔逊将军平静地阖上了双眼… 特拉法尔加之役后,法国海军精锐尽丧,拿破仑被迫放弃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其吞并英伦三岛的野心,被遏止在茫茫大洋之外…

英国人已向世界证明,皇家海军可以通过海洋来掌控局面。发展到极致的风帆战舰,在前工业革命时代蒸汽船出现以前,风帆战舰不像后来的铁甲舰,依赖煤炭和石油... 在资源有限的境况下,更有效的控制海洋权利。

不过,随着一、二战的历史进程,大不列颠不复昔日风釆... 但盎格鲁-撒克逊自由传统、大宪章精神、议会政治、自由贸易、工业革命的成就、联邦自治(源于特许自由市镇、拓殖地自治)等原则,随着英联邦的海外拓殖,影响力到达地球上几乎每个角落...

02
盎格鲁-撒克逊精神

转瞬即逝的時光,不会稍作停留,日夜不息,大江东逝... 

艾伦·麦克法兰在阐述英格兰民族性时,写道:“一切企图定义民族性的努力注定付诸东流...”他进一步追踪大卫·休谟的论说脉络,我们会发现,英格兰民族性多样化来源于各领域和各建制的分离。

大卫· 休谟

令人心旌神往的盎格鲁-撒克逊自由传统,英格兰人审慎、睿智而冷静的内在性格,内敛,感性寓于理性之中,沉静中不乏冷幽默,看似“虚伪”实则追寻实用、理智的人生态度,葆有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程序正义、公平竞争、自然法等诸多因素,才使得英国的自由路径和辉煌成就显得那般与众不同、独树一帜...

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阐述的那样,他曾试图诠释财富的增长,一国所需的条件是“和平、便利的税收,以及适度的司法”。而这也正是英格兰在19世纪之前臻于繁荣的内在原因。社会各领域分立的自由,混合政体之中议会政治的作用,以及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大宪章以来延续不断的普通法,是英格兰在15-18世纪屹立于世界的重要因素。

亚当·斯密《国富论》

这种传统也飘洋过海,来到了新大陆的美利坚合众国。

这种传统源于11世纪的英格兰,英格兰人从很早就懂得节制、内敛和理智的生活,将个人财富投入到资本再投资,视贫穷为“罪恶”... 英格兰人的财产权观念的灵活性,使得整个社会充溢着活力。

由于以上种种因素,11—19世纪英格兰人的财富和经济境况,大大强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甚至只有一段时间荷兰超越了英国,但很快英格兰人又能睥睨天下。

如英国历史学者麦克法兰所述,“较之法国,英格兰乡村居民的地位犹如在天上。这里没有横征暴敛,军队不宿民宅,国家也不征收国内税,因此‘王国的每一位居民可以随意享用自己的土产和畜产,享用自己劳动所获在利润和商品,享用雇佣劳力带来的水陆收益...”福蒂斯丘认为,这一切源于“优渥的自然条件、有限君主制、普通法”,这是英格兰人引以为傲的权利,也是自由繁荣的国度发展得如此持久、延绵不断的内因。

18世纪时英格兰的成就,就令海外诸国群起效仿,其内在精髓,正是盎格鲁-撒克逊自由传统、普通法、个体财产权的确立与传承,混合政体下的议会政治等诸因素作用而成。

休谟《英国史》叙述英国下议院同詹姆斯一世及大法官就议员轮替、任免的“自由裁量权”的合法抗争之历史时写道:“他们这时已经看清:大法官行使这种权力(自由裁量权),会有什么后果。他们的先辈在某些情况下,盲目地屈从。一位议员说:‘这种程序取消了各郡的自由选举,只有依附国王和枢密院的候选人才能当选。因此,我们一定要刚毅、清醒、诚挚地保卫国会特权。如果我们不想遗羞万年,就只有一条路可走:维护共同的权利。权利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我们理所当然要传给后人。’…… ”

大卫· 休谟《英国史》

与此同时,下议院还想争取解除加诸於自由贸易的枷锁。大航海时代不仅促进了贸易,加速了欧洲的工业化进程,更重要的是,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与心灵...

而这些,并非是深不可测、遥不可及的思想观念,只要有虚怀若谷的雅量,星球上任何其他地区的人们都可以从中汲取教益。相信,我们从文字、历史传承下来的经验世界中,还可以领悟更多事物,这是历史馈赠的无价精神财富...

参考书目

大卫·休谟《英国史》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1660-1783》

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