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家美术馆坐北朝南,正对着特拉法尔加广场。 前一天,大客车经过这里,我看圆顶和尖顶建筑很漂亮,隔着玻璃拍了一张。 当时还不知道,这圆顶建筑就是美术馆。 车子继续往前开,我看到了巨大的铜狮子。 这是什么地方? 导游说是鸽子广场。 可惜不在我们的行程上。 这地方我要来的。 今天果然来了。 刚出美术馆大门,就听到一阵喧哗声。 穿黑背心的男子在眼前快速掠过。 我端起相机,抢拍下他腾身飞越人墙的瞬间。 只是角度不够好。 高雅艺术已看过, 再了解一下地摊文化? 粉笔画, 画得不错哎! 地当纸,天做伴, 游人随便看。 小心踩,慢慢画, 这是俗文化。 画好了,无人夸, 请你别笑话! 右边,是什么雕塑? 狮身人面像, 还长着翅膀, 想飞? 想飞就飞吧, 天空多蓝啊! 特拉法尔加广场, 为纪念特拉法尔加海战而建。 高高耸立的是英国民族英雄纳尔逊的纪念柱和铜像。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一场生死对决。 法国拿破仑执政后,迫使西班牙舰队一起渡海进攻英国。 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尔加角外海面相遇,决战不可避免。 当时双方兵力对比:法西联合舰队战舰33艘,英国舰队战舰27艘。英军处于劣势。 英国舰队司令纳尔逊采取分队穿插的机动战术,出奇制胜,仅用5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击沉法西联合舰队战舰8艘,俘虏21艘,法军主帅也被俘,而英国战舰没有一艘损失。 此战,英国舰队大获全胜,法国海军精锐全失。从此,拿破仑放弃海上进攻英国的计划。 当海战胜负已定时,英军主帅纳尔逊海军上将被法国炮舰"恐怖号"桅杆上的狙击手射中,子弹穿过肩章,穿透脊椎,纳尔逊重伤不治而亡,年仅47岁。 英国人民尊崇他为民族英雄。 为了纪念他,每年10月21日,总有许多人到特拉法尔加广场举行追悼仪式。 纪念柱高56米,顶端立着一尊5米多高的纳尔逊铜像,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缴获的铜炮铸成。 纪念柱设计得那么高,是因为当时人们希望它高于滑铁卢广场上38米的约克公爵圆柱。 石柱底下是高大的方形石座和多层台阶。 石座四壁镶着纳尔逊指挥的4场战役之铜雕。 这面铜雕下面刻着:“英格兰期待每人尽责”。 柱底四周是4头巨型铜狮 。 英国本土没有狮子,为什么到处都有狮子的雕塑? 而且,狮子的形象还进入了国徽。 是因为狮子威武、强壮? 英国狮子雕塑与中国狮子雕塑最大的区别是: 一个具象, 一个抽象。 上海外滩原汇丰银行门口有两头铜狮,英式的。 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 广场里雕塑很多。 这是纳皮尔爵士(1782-1853),英军驻印度总司令,曾表示反对奴隶制。 骑着高头大马的是谁呀? 原来是乔治四世国王。 他对英国国家美术馆的筹建起过重要作用。 给美术馆来一张正面照。 正面照总不如侧面照活泼。 不是说这里是“鸽子广场”吗? 鸽子呢? 鸽子在这里。 小朋友和鸽子在一起, 正玩得高兴。 鸽子最多时有35000多只,远比广场里的人多。 可是,鸽满为患,卫生成了大问题。 2003年,政府立法禁止在广场上喂食鸽子。 2005年起,派出猎鹰在广场上巡逻,赶走鸽子。 怪不得,鸽子这么少。 不能再叫“鸽子广场”了。 还是去看雕塑吧! 人形鱼尾, 是美人鱼吗? 怎么变性了? 这才是真正的美人鱼。 “美人”应该是女性的专用名词吧? 美人鱼动感十足。 男人鱼有点惊讶。 秀一秀男人的肌肉。 不喜欢看我的脸就把头转过去。 你的脸不用转过去呀! 转来转去累了, 还是坐一会儿吧。 后面的尖顶是圣马丁教堂。 1864年,马克思领导的第一国际成立大会就是在那里举行的。 英国人民喜欢在特拉法尔加广场欢度平安夜、圣诞节,或政治示威。 不过今天,只是休闲。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