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人必备知识:茶叶审评的那些术语,你懂几个?

 泛海乘风 2019-08-08
当我们在品酒时,常常会听到一些深奥又优美的专业术语,比如果味的凝练、单宁的甜美等。


其实,品茶也有一些专业术语,既然爱好喝茶,如果不懂多少会有些尴尬。下面,宝福林就来和大家说说,在茶叶审评时的术语都有哪些。


▌1 干茶审评

茶叶的审评,先干茶开始。干茶,是加工炒制之后还未冲泡的茶叶。鉴赏干茶主要从形状、整齐度以及干净度来品鉴;再就是看色泽,通过这些“信号”可以基本辨别出茶叶的新陈。


1.锋苗:芽叶细嫩,紧结有锐度

2.重实:身骨重,茶在手中有沉重感,一般是叶厚质嫩的茶叶

3.轻飘:身骨轻,茶在手中份量很轻

4.匀整、匀齐、匀称:上中下三段茶的粗细、长短、大小较一致,比例适当,无脱档现象

5.匀净:匀齐而洁净,不含梗朴和其它夹杂物

6.挺直:条索平整而挺直呈直线状,不短不曲,平直与此同义

7.肥壮:芽肥、叶肉厚实,柔软卷紧,形态丰满

8.翠绿:绿中显青翠

9.黄绿:以绿为主,黄中泛绿

10.灰绿:叶面色泽绿而稍带灰白色

▌2 汤色审批
茶汤颜色是品鉴茶叶内质最直观的因素之一,汤色清澈、明亮是茶叶正常品质的表现。如在正常光线下,茶汤灰暗、浑浊,那一定要注意茶叶是否存在品质问题。


1.清澈: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

2.鲜艳:汤色鲜明艳丽而有活力

3.鲜明:新鲜明亮

4.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5.明亮:茶汤清澈透明,清净反光强

6.橙黄:黄中微泛红,似枯黄色,有深浅之分

7.黄亮:黄而明亮,有深浅之分

8.深:茶汤颜色深

9.浅:茶汤色浅似水

10.沉积物:茶汤中沉于碗底的物质


▌3 滋味审评
“鲜爽”、“浓厚”一般用来形容茶叶的口感。那什么时候用鲜爽,什么时候用浓厚?一般,鲜爽更多地用来形容氨基酸成分比较多的茶叶;浓厚指茶汤中可溶性物质含量高,水浸出物多,如茶多酚。这两者的口感差异还是很容易辨别的。

1.回甘:茶汤入口先微苦之后舌根和喉部有甜感,并有滋润的感觉

2.浓厚:味浓而不涩,浓醇适口,回味清甘

3.醇厚:爽适甘厚,有刺激性

4.醇和醇而平和,甜,刺激性比醇正弱比平和强

5.醇正:清爽正常,略带甜

6.平和: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7.淡薄: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无味

8.苦涩:滋味虽浓但不鲜不醇,茶汤入口涩而带苦,味觉麻木

9.青涩:涩而带有生青味

10.苦: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11.高火味:高火气的茶叶,尝滋味时也有火气味

12.鲜爽:口舌生津

13.清甜:清新爽快,有甜味

14.毫味:茸毫含量多的芽叶加工成白茶后特有的滋味

15.陈厚:经充分渥堆、陈化后,香气纯正,滋味甘而显果味

16.陈韵:优质特有甘滑醇厚滋味的综合体现

17.老火味:近似带焦的味感

18.熟味:茶汤入口不爽,带有蒸熟或焖熟味

19.高火味:高火气的茶叶,在尝味时也有火气味

20.劣异味:烟、焦、酸、馊、霉等茶叶劣变和污染外来物所产生的味感。

▌4 香气审评

香气是判断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出现酸味、霉味的茶叶一定不要饮用,同时,香气越高、越持久,一般来说,品质更为好。

1.高香:茶香高而持久

2.纯正:香气纯净、不高不低、无杂异气

3.纯和:稍低于纯正

4.低:低微,但无异杂气

5.钝浊:滞钝不爽

6.闷气:沉闷不爽

7.粗气:粗老叶的气息

8.陈气:茶叶陈化的气息

9.青气:带有鲜叶的青草气

10.高火:微带烤黄的锅巴或焦糖香气

11.堆味:渥堆发酵后的气味

12.毫香:茸毫含量多的芽叶加工成白茶后特有的香气

13.麦芽香:干燥得当,带有麦芽糖香

14.桂圆干香:带有干桂圆的味道

15.辛香:香高有刺激性,微青辛气味,俗称线香

16.奶香:香气清高细长,似奶香,多为成熟度稍嫩的鲜叶加工形成

17.高锐:香气高而集中,持久

18.鲜浓:香气物质含量丰富、持久,花香浓,但新鲜悦鼻程度不如鲜灵

19.鲜灵:花香新鲜充足,一唆即有愉悦之感

20.鲜甜:鲜爽带甜感


▌5 叶底审评

只审评干茶的外形和色泽,并不能完全判断出茶叶真实的物理状态,还要看泡过的茶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