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威医学期刊发文称中国已成“药肝大国”,中药及保健品是主因

 尕蛋亲 2019-08-08

药事网—全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成员单位,看医生、找药师、下文献—上药事网!

我国肝病患病率居世界首位,近日,消化疾病顶级期刊《胃肠病学》刊发论文,得出中国已成“药肝大国”的结论。

文/记者 赵天宇 编辑/刘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肝病每年造成100多万人死亡,而我国的肝病患病率居世界首位,各类肝病人群数量庞大。

近日,一篇发布在消化疾病领域顶级期刊《胃肠病学》上的学术论文《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病因学》引发关注,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上,发表反应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流行病学、病因学以及临床特征等整体现状的论。论文得出的观点认为,中国人药物性肝损伤发病率较高于欧美,已经成为“药肝大国”。

【建立规模最大的数据库】

论文的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茅益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5医院教授陈成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肝损伤特别是药物性肝损伤研究。其中,茅益民早在2014年开始,就牵头创建了国内首个专门关注药物性肝损伤的网络平台,希望唤起公众和专业人士对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视。

从2015年开始,基于网络平台的数据,茅益民和陈成伟一起,共同牵头开展了“药物性肝损伤全国性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并建立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数据库和样本库,这些数据库搜集的资料和数据,为论文提供了良好的内容支撑。

▲论文截图

具体到药物性肝损伤研究,他们分析了从2012年到2014年这2年,中国大陆地区308家医院的25927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病例资料,并得出了一系列的数据和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每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至少为23.80/10万人,这个比例在西方国家仅为1/10—20/10万人,甚至更低。中国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药肝大国”,由此引发的社会和医学问题不容忽视。

【引发肝损伤主因是中药和保健品】

致病因素当中,引起肝损伤的最主要药物为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占26.81%,包括中成药、藏药、蒙药、草药、膳食补充剂等),其次是抗结核药(占21.99%)、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占8.34%)。

▲论文中图表,显示了从2012年到2014年中国大陆药肝患者数据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在患病人数当中,中国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尤其是两广地区和西南地区,在图示当中显示的颜色为红色甚至深红。有观点认为,这与西南地区、岭南地区偏爱服用传统中药和保健品有关系。

但是,也有不少中医从业者对这样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质疑,将中药与膳食补充剂和保健品等同一类,缺乏对中药是治病药物属性的基本理解。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主任高月求认为:“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防病治病的动植物,是先人在相当长时期防病治病实践的经验结晶。虽然部分中药是药食同源,但与食物和保健品不能等同。”

【“药物性肝损伤”不容忽视】

今年33岁的尹先生是一名公司的销售人员,他平时应酬出差较多,工作压力也很大,睡眠不好成了他的心头病。经过朋友的推荐,杨先生尝试服用了一款号称可以'安神静心 治疗失眠'的保健品,这款保健品宣称'含有传统中药成分,多年秘方见效快无副作用。'

服药几天以后,尹先生的睡眠情况还真有所改善,于是尹先生加大了服用的剂量,希望能彻底改善睡眠问题,这一吃就是四个月。结果,尹先生的睡眠有了些许好转,但身体其他部位却出现了异样,眼睛、皮肤、就连小便也开始发黄,并且有持续加重的迹象。尹先生赶忙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因为吃药不当而导致肝脏损伤的疾病,被称作“药物性肝损伤”,本是为了治病才服用的药物,到头来却引起了身体其他疾病,这种病得的“有些冤”。

【肝脏比较容易受到“攻击”】

众所周知,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人服用的任何药物都会在肝脏中转化,但肝细胞本身对化学物质比较敏感,因此肝脏比较容易受到药物本身或者其代谢物的“攻击”,这就诱发了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按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1级到5级。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聂凌峰告诉记者,药肝患者轻则表现为身体不适,恶心乏力,重则表现为黄胆、发热,更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在治疗上,由于肝损伤以后肝脏功能是不可逆的,对于药物性肝损伤并没有特别奏效的方法,程度较轻的会开服保肝药,程度较重的,只能通过激素治疗,或者血浆置换的方式进行。

数据显示,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美国药物性肝损伤网站(LiverTox)列有900种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在我国药物性肝损伤专业网站HepaTox上,记者则发现了400多种能够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其中绝大部分是中草药和中成药。

▲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吴昕,出于对年龄的恐惧,大把服下进口保健品,甚至有人吐槽说“吃下去的保健品比吃的饭都多”。不出所料的是,吴昕随后也出现了肝损伤。

【很多中药副作用“尚不清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药师、“药事网”创始人赵宁告诉记者:“无论我们的医学科普怎样提示公众要注意中药的副作用,不要滥用中药,但在公众眼中,中药依然是相对安全的。”赵宁认为,传统观念也是影响药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药真的如宣传中所说'绿色安全无副作用'吗?答案一直充满争议。仅就肝脏损伤而言,一方面,中草药肝损伤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例如马兜铃酸药物,因为毒性过大,甚至引起了世卫组织和美国FDA的重视。

▲不少中药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用“尚不明确”一笔带过,给患者用药增加了很多风险性

另一方面,包括中成药在内的诸多中药,对于药物本身不良反应知之甚少,成分极为复杂的中药,本应条分缕析、进行多重临床前实验及临床试验,然而现实情况是,这种实验并未开展,很多中药的副作用用“尚不清楚”四个字一笔带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中,对于中药,如果没有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只要有关部门批准,原则上同样可以上市销售。

传统中医基于用药经验,已经初步总结了一些中草药的毒性及配伍禁忌,比如在《本草纲目》等本草著作中就标明了“小毒”、“大毒”及“十八反、十九畏”等。但不少观点认为,目前中药对于药理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本草纲目阶段

相比较而言,西药在这方面就规范的多,西药成分确定,各种副作用、不适宜人群标注明确,对于肝脏等人体器官损伤的数据也十分齐全,无论是肝病发现、诊断和停止治疗的过程都清晰明了,例如治疗结核病的异烟肼。医生使用起来也更容易权衡利弊,风险自然小得多。

至于保健品市场,其真实成分更是参差不齐,很多所谓的保健品和营养品,打着养生健身的旗号,其实添加了很多中药材,但在分类上却又不属于药品,这都极大地增加了药物性肝损伤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许多产品连基本的药理性都不具备,完全属于民间“DIY”的作品。聂凌峰告诉记者,在临床上,很多人患病毒性肝损伤,都是饮用了某款著名的药酒产品以后造成的。

【药物性肝损伤比想象中多】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真的有研究中的那么多吗?聂凌峰告诉记者,药物性肝损伤已经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也是当前急性肝损伤最常见的病因,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患病人数比例是在增加的“比想象中的人数要多,虽然患病者以中老年人为主,但很多不该得肝损伤的人,也患病了。”

尽管肝病患者当中药物性肝损伤比例在不断增加,但与脂肪肝、肝炎等症状相比,药物性肝损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诊断标记物,尤其是慢性肝损伤,发病过程比较缓慢,这就造成了患者不够重视,或者临床上无法及时确诊,也给治疗带来了一定困扰。

就在去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的《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正式公布,首次从国家层面对中药导致的药源性肝损伤进行了解释说明;通告中特别指出“中药因其本身复杂性、研究基础薄弱、联合用药较普遍等因素,其肝损伤往往较为隐匿,肝损伤与中药的因果关系难以厘清。”

“不能简单的下结论,西药更健康或者中药就一定伤身体”赵宁表示,从药理学的角度,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在使用上还是要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也就是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这个很重要“不是说你觉得这个药有用,或者我觉得这个药没用,都是不科学的。”

▲北京某医院,药师正在进行问诊,药师门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肝损伤风险

【如何规避药物性肝损伤?】

普通人在服药过程中如何规避药物性肝损伤?聂凌峰建议,治疗和服药都应该以西医为主,遵循医嘱服药。如果确实有必要,应该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和专业程度较高的医生治疗,切不可去一些私人诊所听信所谓“偏方秘籍”。

赵宁给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媒体和医疗工作者要加强引导,让公众认识真正了解中医的利弊,改变传统观念,选择正规的中医;其次,要选择道地的中药药材;第三,要咨询真正的临床中药师。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慢性病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同样增加了肝损伤风险;对此赵宁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三甲医院开设了药剂科,试点“药师门诊”治几类病的几类药能不能一起吃?不同药物的服用顺序是怎样的?在药师门诊中,这样的问题能够得到药师的专业解答和指导。

“一方面这对于患者的健康有保障,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药源性肝脏损伤,另一方面,这也被认为是探索专业临床药师向药事服务转型的最佳途径,是医改新改的‘意外收获’。”赵宁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