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朝大分裂的源起——八王之乱始末

 雾海中的漫游者 2019-08-08
原创: 诸葛不亮 诸葛不亮 2018-07-10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皇族内斗,开启了南北朝三百年的分裂格局。中国历史藩王造反的例子不胜枚举,除明朝朱棣的靖难之役成功外,几乎没有一例成功。典型如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地方上的七位亲王组成联军,威逼中央政权,而后被中央军

平息。以地方之众,对抗帝国核心,几乎是蚍蜉撼大树,难以成事。但是八王之乱不同,不禁各位亲王轮番上阵把持朝政,还直接带领几十万军队互砍,结结实实地把西晋朝政折腾散架了,而后面对异族入侵而无能为力。所幸还有偏远支的司马睿南渡,建立东晋,勉强维系了局面。

八王之乱不同于七国之乱,不是八位王爷串通好了一起造反作乱,而是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现,接力赛的形式此起彼伏,最终把老乌龟司马懿、独眼龙司马师、路人皆知司马昭这父子三人从曹氏手中窜夺的天下闹得乌烟瘴气,一败涂地。参与动乱的王爷不止八位,但为首者为所谓八王,故史称“八王之乱”。

先来认识下出场的八位男配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别笑)、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按照出场先后顺序,最后胜出者是东海王司马越。他最后的下场是于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率帝国主力军队试图逃回东海国(在今山东境内),被各方讨伐,忧惧交加,死于途中。十万大军被石勒(十六国后赵建立者,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奴隶皇帝)击溃,全部被屠杀,随军出行的三十六未宗室也全部遇难。西晋帝国最后的希望丧失,北方汉人为了躲避异族入侵纷纷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这就是八王之乱的最终结局。

上面的人名记不清楚也没有关系,我要是没有百度的话一口气也说不上来。下面就简单(并不简单)讲讲八王之乱的始末。

八王之乱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持续七年。

第一阶段,并不复杂,其实是一场宫斗剧而已。宫斗戏自然少不了女人,而八王之乱就是被一个女人开启的。

公元290年,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驾崩,皇太子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司马衷其实才是八王之乱真正的男主角,所有人都是围绕争夺他的所有权而勾心斗角。原因很简单,他是皇帝,是名义上帝国最高合法性的代言人。更因为,他是个白痴。此公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大概就是那句“何不食肉糜”。接下来,大家把他当做一个道具就好了。

既然后世历史学家都知道司马衷是白痴,他亲爹司马炎当然也知道。但没办法,毕竟亲生的,不给他就只能给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攸(被过继给了司马炎的大伯司马师,因为司马师被追谥为皇帝,所以也有皇位的继承权,一度对司马炎产生威胁)。为了帮儿子张罗,司马炎给他留了两位辅政大臣:司马炎的岳父杨骏、司马炎的叔叔司马亮(司马懿的四子)。

捋一捋,杨骏的女儿是司马炎的皇后,也就是司马衷的母亲(非亲生)。司马衷当了皇帝,杨骏的女儿自然是太后了,杨骏也就是外戚重臣。司马亮按辈分是司马衷的爷爷辈,应该叫“四叔祖父”。司马炎一归天,第一波权力清洗上演。杨骏篡改遗诏,驱逐司马亮返回封国。而后,开始把持朝政。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性的那位女士出场了,她的名字叫做贾南风,司马衷的皇后。太后家族把持了朝政,皇后家族难免眼红。贾南风的父亲贾充,干出了中国历史最骇人听闻的一桩罪行——当街弑君。显然,贾南风是继承了父亲的某些不好的基因。为了做掉杨骏,贾南风想刚被放逐的司马亮寻求合作,但是被胆小怕事的司马亮拒绝。

而后贾南风找到了楚王司马玮。司马玮是司马炎的第五个儿子,皇帝司马衷的弟弟。司马玮年轻气盛,一口应允贾南风的求助,请求入朝。司马玮到达京城之日,贾南风借司马衷的名义下诏书,宣称杨骏谋反;司马玮带兵包围杨骏府邸。事发突然,杨骏毫无防抗,当晚被诛杀于马厩,三族尽灭。

司马玮继承权力,控制了禁军,权倾朝野。不要忘了招他前来的贾南风。而后贾南风正调司马亮入朝,与卫瓘(钟会、邓艾即死于他之手)出任辅政大臣。这两位都是资历较深的长者,与年轻的掌权者司马玮之间自然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贾南风配合司马玮下诏,宣称卫瓘和司马亮谋反。司马玮出动禁军,灭卫瓘满门。当然司马亮的满门是不能瞎灭的,毕竟司马玮也要叫司马亮一声“四叔公”。

但这个时候,司马玮的年轻无知暴露了。司马亮被捕后,因为是宗室重臣,无人敢杀。司马玮下令能杀司马亮之人,赏布千匹。乱军一哄而上,司马亮惨死,是为八王之乱第一个王。

司马玮搞那么大,倒不完全是争权夺利,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按照皇帝的诏书诛杀叛逆。然而万万没想到,皇帝又下了一道诏书,宣称他矫诏杀死卫瓘和司马亮,罪大恶极,而禁军不必追究责任,马上返回营地。顷刻间,禁军逃散,司马玮成了孤家寡人,束手就擒。接下来就是例行公事的审判问斩。司马玮临死前掏出自己所奉的诏书,表明自己是为接受诏命行事,所为全是为了国家,但是为时已晚。司马玮被处斩,同党夷三族,是为八王之乱的第二个王。

至此,八王之乱第一个阶段结束,贾南风成为暂时的胜利者。控制着皇帝的她,先利用司马玮除掉杨骏,又利用司马玮干掉卫瓘和司马亮,最后把做掉司马玮,并让他背下所有的黑锅,不得不说相当高明。

接下来近十年时间,是贾南风当政时期。平心而论,贾南风当政时期,西晋帝国朝野平静,海内晏然,是段不错的稳定时期。好景不长,贾南风的威胁很快就来了。这个人就是司马衷的太子司马遹。白痴司马衷能当皇帝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司马炎很喜欢司马遹这个孙子。司马遹不是贾南风亲生儿子,自然就不好控制。很快,贾南风就有了废太子之心。

由此,八王之乱的第二个阶段开启。

太子党不是傻瓜,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打算先发制人,干掉贾南风。于是找上了赵王司马伦。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皇帝司马衷要叫一声“九叔公”。司马伦本来镇守关中,奈何水平太次,治理水平堪忧,被调回京城掌握了一部分禁军。本来司马伦顺水推舟,跟着太子干掉贾南风,然后上位把持朝政。只是司马伦的谋士孙秀提出一条毒计:太子聪颖,扶持上位后不好控制,最好的办法是怂恿贾南风除掉太子,然后再除掉贾南风,一石二鸟。

确是一条毒计!司马伦毫不犹豫地出卖了太子,放出太子要政变铲除贾家的风声。恐惧的贾南风先发制人,废掉太子并灭口。万万没想到,手段高明的她却被摆了一道,落入了司马伦的陷阱。太子司马遹颇有名望,贾南风的民愤越来越大。

紧接着,司马伦矫诏,以谋害太子的罪名废掉贾南风。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政变。司马伦安排人先带走皇帝司马衷,然后派齐王司马冏逮捕贾南风。司马冏宣称奉诏行事,贾南风一脸懵逼,诏书都是出自老娘之手,你他妈哪里来的诏书?不久,贾南风被毒杀,朝政落入了司马伦的手上。

接下来司马伦干了件大跌眼镜的事情,逼迫司马衷退位,自己登基称帝。孙子让帝位给爷爷,这也是千古奇谈。虽然,之前大家都知道皇帝是白痴,但皇帝毕竟是皇帝,心照不宣地把持朝政就好了。司马伦的篡位捅破了窗户纸,皇帝彻底沦为了一个玩意。

司马伦当皇帝时间太短,没啥可说的。因为得位不正,所以比较心虚;心虚就大肆封赏,阿猫阿狗都给爵位,于是做冠用的貂皮都不够用了,只能有狗尾巴,狗尾续貂的成语由此而来。

前文提到的司马冏,是司马炎弟弟司马攸的儿子,也就是司马衷的堂兄弟。陪司马伦政变成功后,司马冏却被猜疑,赶回了齐国。回到家的司马冏没闲着,开始准备率军入京,拿回自己该有的东西。毕竟是对抗中央,司马冏一介藩王能力有限,于是联络了长沙王司马乂(司马炎的第六个儿子,司马衷的弟弟)、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炎第十六个儿子,司马衷的弟弟)、河间王司马颙(司马懿弟弟司马孚的孙子,司马炎的堂兄弟,司马衷的堂伯),组成反司马伦战线。

司马伦不傻,试图削藩来解决矛盾,但是实力不足以实现;双方的矛盾无可挽回,那就开打吧。

司马冏率先发难,带领司马乂、司马颖、司马颙兴兵数十万直指京城。不同于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还只是宫廷政斗的局面,这次已经是全国性质的战争。如果这次叛乱被平定,史书上大概会类似七国之乱一样记载成为“四国之乱”。但是,司马伦手中的中央禁军实在不能打,惨败而归。患难见真情,为了活命,禁军先绑了司马伦及其党羽,迎接司马衷复位。司马冏率大军入城,接手朝政,成为帝国实际的执掌者。司马伦被赐死,是为八王之乱的第三位王。

既然四王合力成功讨伐了司马伦,接下来不出意外就是自相残杀了。司马颙、司马颖被踹回封国,拥兵自重;司马乂却一反常态,选择留下来。司马冏留下独揽朝政,当然不会把正牌的皇帝司马衷放在眼里,于是又给了藩王们发飙的接口。司马颙再度兴兵讨伐京城,并邀请了老朋友司马颖同去,同时散播留在京城的司马乂为内应。司马冏当然先收拾眼皮底子下的司马乂,但是只有百人规模的司马乂直接对司马冏发动斩首行动。战败的司马冏被斩首,党羽尽诛三族,是为八王之乱的第四位王。

消息传到司马颙处,司马颙怅然若失,本来他的算盘是调动司马冏、司马乂两虎相争,他渔翁得利。结果司马乂如此神勇,直接摆平了司马冏,那他的进军就毫无理由了。无奈中,司马颙、司马颖各自回家。西晋进入司马乂的掌权时代。

接下来,不要猜了,不甘寂寞的司马颙、司马颖第三度对权臣发难,兴兵数十万讨伐京城。司马乂率兵迎击。双方展开长期作战,力量薄弱的司马乂方固守京城洛阳,司马颙方面讨不到便宜。僵持半年后,就在攻城方司马颙打算撤兵回国之时,转机出现了。

京城内的东海王司马越(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孙子,司马炎的堂兄弟,司马衷的堂伯)恐惧破城后自己被清算,选择反水,勾结将领拘捕司马乂,交给了司马颙。司马乂被活活烧死,是为八王之乱的第五位王。

背叛者司马越迎接司马颖入城。司马颖作为皇帝司马衷的弟弟,血缘关系较司马颙、司马越(这两位都算是远支)更具竞争力,同时坐拥二十万大军,已然是天下的实际拥有者。结束战争后,三王开始坐地分赃。实力最强的司马颖成为帝国新任话事人,司马颙、司马越升官加封地。司马颙为了讨好司马颖,提议废掉司马衷的太子,立司马颖为皇太弟,成为皇位继承人。看样子,司马颖已经是最后的胜利者,权力和法统都有了。此时京城已经残破不全,司马颖领军回到大本营邺城,学起了曹操遥控朝政。

好吧,司马越慢慢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其实,司马越出场很早,早在贾南风诛灭杨骏的政变中就有他的身影。十几年来一直在京城的司马越冷眼旁观,一直以配角自居,只是主角们都死光了,配角也该当主角了。在司马颖的安排下,他只拿了虚的官职,无权无兵,手里有的只有司马衷这个皇帝了。不过够了,有了皇帝,就有了合法性,兵慢慢就会有了。

不久,司马越集结十多万人,讨伐僭越犯上的司马颖。更绝的是,司马越带上了司马衷御驾亲征。同前几次进攻方获胜不同,这次司马越大败而逃,司马衷落到了司马颖手上。司马越逃回封地东海,司马颖屡次下令他回朝,司马越一点都不傻。司马越的亲弟弟并州军事长官司马腾,杀死了司马颖的派遣的幽州长官,联合异族乌丸、羯朱,共同攻击司马颖。此时,五胡乱华的苗头已经显现,内战终于开始引狼入室了。

司马颖战败后,老朋友司马颙落井下石,挟持司马衷,废了司马颖的皇太弟。该打的都打完了,司马颙和司马越像两条疯狗开始了最后的撕咬。内战过程中,各式流寇兴起,羯族人石勒就在流寇中兴起。

不久,以鲜卑人为主力的司马越方面杀入长安,司马颙逃脱。司马颖乘机摆脱司马颙的控制,打算投奔旧部,被地方势力捕获缢杀,是为八王之乱的第六个王。

司马越没有打算沽名学霸王,自然是要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追歼司马颙残部。终于,司马颙困兽之斗,难以持久。司马越下诏,只要他回京城就既往不咎。司马颙心存侥幸,大概觉得司马越碍于舆论,总不会食言吧。于是,带着三个儿子进京。就在进京途中,司马颙和自己的三个儿子被杀,是为八王之乱的第七个王。

说起来,八王之乱正式结束了,胜利属于闷声发大财的司马越。他拿到了摇摇欲坠的江山,只是也开启了异族入主中原的潘多拉魔盒。

随着永嘉之乱爆发,北方的政权名存实亡。南方的东晋政权雏形已成,北人南渡局面形成。长达三百年的南北朝分裂开始了,而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