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靛果的亩产量与种植技术、种植地区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蓝靛果的正常亩产量在400至500斤左右。 蓝靛果亩产多少斤正常 蓝靛果400~500斤左右 蓝靛果种植技术 1野生蓝靛果驯化栽培 1.1品种选择 蓝靛果虽然抗性较强,但在不同地区栽植仍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种类,要先进行引种试验或用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否则很带来严重的后果 1.2栽植 春、秋两季都可以栽植。春季在4月中下旬、秋季在封冻之前进行栽植。对于蓝靛果来说,最好是在秋季定植。因为它抗寒力很强,成活率在90%以上;春季栽植成活率低一些,而且长势不如秋季栽植的强健,这主要是由于蓝靛果忍冬进入营养生长期早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因为蓝靛果在4月初就开始萌芽,这时土壤还没解冻,不易栽植,而到4月末的时候,其枝条已经生长,甚至开花,所以此时定植势必影响成活率和长势。选择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苗木。苗高要求25cm以上,地径0.3cm,主根长25cm以上。 2栽植方式与密度 蓝靛果忍冬一般栽培的都为2~3年生苗木,高25cm以上,所以定植坑不用挖得太大,直径和深度30~30cm即可,具体依苗木根系发育程度而定。定植株行距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模式,哈尔滨地区可采用1m×2m。每穴3株。每亩1000株。 土壤管理:土壤的主要管理方法是每年秋季落叶后耕翻一次,深度为12~15cm,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还能起到防治杂草,对施入肥料覆土,以及消灭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和虫卵。春季5月初也要进行一次松土,深度约10cm。目的是防治刚出土的杂草,使土壤中的含水量和氧气含量适宜,利于植株生长。树下用手工进行除草和松土。此外,在行间用锯末子或泥炭等覆盖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蓝靛果的根系很浅,覆盖后既可保湿,又可以使土壤温度不至于变化过于剧烈,十分有利于根系生长。 生长期管理:对于生长旺盛的幼龄植株或进入结果期的植株,可在栽后第三年开始进行土壤施肥。有机肥可在秋季结合土壤深翻施入,每2~3年施一次,施肥量为每平方米8~10kg。无机肥料可在生长期追施3次,第一次在萌芽期追施氮肥,施入量为每平方米20g尿素,或30g硝铵,或40g硫铵,其作用为枝条和叶的生长发育。第二次在果实采收后进行,可结合对植株松土追施液体厩肥或无机肥料,可用硝酸钾或磷酸钾,浓度为20g/10L,为促进当年二次枝的生长和花芽分化。第三次是在秋季,结合土壤深翻施入磷肥和钾肥,每平方米施15g重过磷酸钙和钾肥,以提高植株抗寒性及促进秋季、春季的根系生长。对于6、7年以上的结果植株一般每年在春、秋追2次肥,适当增加施肥量。栽植前两年的植株可疏除一些因农事操作而损伤的枝条或倒伏的枝条,不提倡对枝条短截,因为枝梢顶端大部分是结果部位。在栽后6~8年必须经常进行更新修剪,时期秋、春季均可。修剪时要逐一仔细查看每个骨干枝。一般生长健壮的,由3~5年生骨干枝上的潜伏芽形成的分枝比较重要,修剪时剪掉骨干枝衰老的上部,剪留到幼嫩的分枝上。疏剪树冠可以刺激潜伏芽的萌发和强烈生长,适度的修剪可以增加产量,并能使植株几年内保持高产。 3蓝靛果忍冬分布及驯化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蓝靛果忍冬集中分布区。其中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牙克石市的几个林场储存量较大,如乌尔旗汗林场、塔尔气林场、朝阳林场是蓝靛果忍冬的集中产区,灌丛较大,有的高达2m,产量也较高,高产的每丛可达5kg。我省蓝靛果忍冬的引种驯化栽培工作起步也比较早,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早在九十年代末期就开始了蓝靛果忍冬驯化栽培工作,从吉林的长白山、延吉及黑龙江各地进行蓝靛果忍冬的驯化栽培工作。再有我省的七台河地区早在20年前就已经开展了蓝靛果忍冬驯化栽培工作,并已经获得成功,株丛可达2m高,单从产量平均可达1~2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4蓝靛果的生长习性 4.1优点 蓝靛果是高抗寒、喜冷凉气候的小浆果。大兴安岭地区地处高寒地带,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无霜期短,正适合蓝靛果忍冬的生长发育,休眠状态下能耐-50℃的低温,花抗晚霜,能忍受-8℃的低温,几天内就可以萌芽。平均温度10℃左右时开花。从萌芽到落叶生长天数为165~186d,只要0℃以上积温达到1300℃~1500℃或有效积温达到700℃~800℃,即可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果实成熟期与积温有直接关系。 4.2抗涝 蓝靛果忍冬生长是喜湿润的环境条件,并且耐劳。大兴安岭地区的各林区腹地面积较大,林下、林缘、湿地等的环境条件比较湿润,适合蓝靛果忍冬的生长发育。蓝靛果原生境主要在林间泥炭沼泽地、疏林下、山间河岸灌木丛中以及山坡等地。空气湿度大。 4.3蓝靛果忍冬喜欢微酸型的土壤条件众所周知,大兴安岭地区的土壤条件是微酸性土壤,ph值在5.0至6.0之间,是蓝靛果忍冬最适宜的土壤条件。蓝靛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沙壤土、壤土、重壤土上均能正常生长。对土壤的酸碱度适应范围较广,在pH值4.5~7.5的土壤中都能生长和结果,但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更快。在有机肥充足、水分适宜、排水良好的地块生长的植株比在森林中的长势强、结实好。 4.4怕风(忌风大) 特别春季开花季节,风大会降低座果率,所以我们选择种植环境的周边应有防风林等。另外、结果期间风力过大,会造成果实擦伤,影响美观。果实成熟期间大风会造成果实提前脱落,对采收不利。 4.5忌旱(怕旱) 因为蓝靛果忍冬生长环境是喜湿润的,特别是落花以后果实生长发育期,如果遇到干旱则会降低座果率、果实小、产量低。蓝靛果原产地多为河床、小溪和沼泽的边缘,是典型的中生植物,喜湿。生育期空气相对对湿度一般在85%以上,对土壤水分含量要求在40%以上,空气湿度是蓝靛果能否正常生长的主要因子。栽培条件下,合适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有助于植株形成大粒果实。 4.6栽植后的管理 关键就是我们定植的前三年,一定要及时除草,及时抚育,不要被草欺住,主要是穴盘周围的草一定及时除净,这是一个关键管理阶段。3年以后株丛长起来后就可以用刀开抚育了。 5经济效益分析 蓝靛果忍冬是易栽培、见效快的小浆果树种。栽植2~3生的苗木,第二年即可见果,第四年可以进入丰产初期,如果管理到位的情况每丛可以产0.5~1.5kg左右,每亩产330~500斤,每斤平均售价7元,产值2310~3500元,生产投入每亩1500元,利润每亩800~2000元。主要河道看我们当时的生产价格。 第五年进入丰产期,平均每丛产量1~2kg,平均售价7元,每亩产值6930~9310元,每亩投入2000元,因为产量高了,采收等生产资料投入相对也会提高。每亩利润4900~7310元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