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文津演讲录》这套书,印象最深的一篇是刘秀荣的《京剧旦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载第9辑)。为什么特别深?感觉她讲得非常好,从文字中可以想象其演讲时的绘声绘色,现场效果必定十分精彩!刘秀荣是王瑶卿先生的关门弟子,梅、尚、程、荀四大名旦都是王瑶卿调教下产生出来的。文章回顾了自己跟王老先生学戏的过程,对王先生的几大贡献(特别是对京剧旦行的贡献)作出概括,第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以旦角挑头牌的局面。文章也对四大名旦的艺术风格、特色进行了介绍,谈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举了一些唱、念、做、打等例子,现场表演、示范,仿佛身临其境,大赞。 杜继文《漫谈中国佛教的一些特点》,载第9辑,是与其他宗教比较着谈的。他说,犹太教是所有西方宗教的大本源,信奉一个神;一神教把佛教看成是偶像崇拜(从寺院宗教角度看),从教义上讲,又称它为无神论宗教。佛教反对有能够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神。业报轮回是佛教最基础、最根本的观念,是区别于一神教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你的行为决定自己的命运。佛教跟一神教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是它的组织形式和组织能力。一神教具有中央集权性能,典型的如天主教梵蒂冈;佛教结构松散,一个寺院就是一个单位。文中讲了佛教的四个哲学体系,也讲了点中国哲学与佛教的关系。他说,《维摩诘经》是最能表现中国佛教特色的一本经,中国的第一个宗派是天台宗;禅宗是反偶像、反教条、反权威的“三反学派”,自由、平等是禅宗的口号。到禅宗,是中国佛教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