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卢俊义被称为全书第一高手,曾为梁山立下不世之功。人生最怕英雄末路,卢俊义英雄一世,最终却被高俅、蔡京四老贼合伙用水银下毒害死,实在让人可悲可叹。其实您可能不知道,在该段故事中有一处情节极其不合理,原因很简单,施耐庵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高俅等人便向宋徽宗进谗言召见卢俊义,并以皇帝的名义赐卢俊义酒菜。可卢俊义却想不到,几个奸臣早已经在酒菜中下了水银毒,卢俊义毫无防备便吃下腹中。到了半夜,卢俊义腹中水银毒性发作,导致其失足落入水中溺毙。 可是小编要告诉您,其实水银中毒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水银毒也会根据水银的形态分为两种,一是水银蒸汽,一是水银液体。从医学角度来讲,所谓的水银中毒现象,大部分都是因为中毒者吸入了水银蒸汽,才导致其急性水银中毒症状的发生。 水银毒会侵害人体的肾脏器官与消化系统,不仅能够导致肾衰竭,也会让胃肠穿孔,令中毒者痛不欲生,慢慢致死。 《水浒传》原文写道“俄延至午,尚膳厨官奏道:“进呈御膳在此……此时高俅、杨戬已把水银暗地着放在里面,供呈在御案上……卢俊义拜受而食。”,我们可以看到,皇帝在赐予卢俊义有水银毒的御膳时,卢俊义欣然而食,并未有一丝丝异样的表情,这不免让人有些惊讶。 除此之外,皇帝在赐御膳之时,不可能只有一道菜,故此高俅等一众老贼只能在所有菜中下毒。但是此时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水银液体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即使将水银放入酒菜中搅拌,散落的水银也会重新凝结在一起落入碗底。由此说来,高俅等人想用水银毒死卢俊义,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古代人下毒,都会直接将水银排除在外,因为它对口腔有刺激性,换句话来说,掺了水银的食物,就是给傻子,傻子都不吃)。 可是作者为何要“画蛇添足”的加上“水银害人”的一段描写呢?其实,综合《水浒传》来看,作者之所以会将水银列为奸臣们的首选毒药,其实就是想表现高俅等人的奸诈,可以随时变着花样的祸害忠臣良将。 在小编看来,小说终归是小说,是由作者杜撰出来的故事,相比于现实生活,其真实性自然小了许多。我们只是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质疑,并非是对作者的否定,相反,该段记载虽看似拙劣,却也能让人切实感受到奸臣的可恨,以及忠良们含冤而死的悲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