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犹不及,溺爱成殇

 xxjjsdt 2019-08-09

唐春梅

《高老头》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读完故事,掩卷沉思,不禁为高老头的悲惨命运唏嘘不已。

面粉商高里奥自妻子去世后,就将对死者的爱移植到两个女儿身上。孩子长大后,根据她们的意愿,一个嫁给了贵族雷斯托,投入上流社会的圈子里,另一个嫁给了银行家钮沁根。高老头给她们每人80万的陪嫁,自己仅留下一小部分养老。女儿女婿反感他做的生意,说服他洗手不干。后来,又逐渐将他赶出他们的生活圈子。不得已,高老头投身到伏盖公寓过起了寄宿生活。

高老头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究其原因,并非是他坐吃山空,而是两个宝贝女儿挥霍无度,不时来压榨他。在他将最后的12000法郎租了一套公寓给小女儿与情人寻欢作乐后,大女儿为帮情夫还债,又要求父亲卖公债,甚至为舞会订制的长裙所欠的钱,都让他通过卖餐具、手镯,抵押养老金证书凑足。

更令人发指的是,两姐妹吵架导致父亲脑溢血突发,生命垂危,她们竟不管不顾,在舞会上珠光宝气,光艳照人。高老头死时不名一文,女儿女婿无一人给他送终。

显而易见,人间至真至浓的亲情在金钱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高老头付出了百分百的父爱,得到的却是零的回报。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一览无余,巴黎女人的虚荣、贪婪、自私、放荡的本性也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无疑,两个女儿是不孝、不善的。《增广贤文》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都知道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的道理,难道人不能吗?更何况当初商人和庄园主争先恐后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高里奥,开出种种优惠的条件,但为了女儿,他仍然甘做鳏夫。一个男人,几十年如一日将她们拉扯大,请最好的家庭老师给她们上课,一个个花容月貌,才艺不凡,是多么的不易啊!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一切的一切,与高老头也是不无关系的。父爱在他身上不断膨胀,达到非理性的程度:他的幸福就是满足她们的任性和荒唐的幻想。高里奥对女儿盲目的忠诚和变态而细腻的爱是不可理喻的:她们只要表示一下愿望,哪怕是最奢侈的,做父亲的就会忙不迭地去满足她们。他爱这两个女儿,以致于她们对他使坏,他也认为是可爱的。

世上是有因果报应的。高老头无原则的爱,害了女儿,两个女婿是知道她们的婚外恋的,怨恨他宠坏了她们,她们的婚姻外表光鲜,实际名存实亡;更害了自己,由于他的溺爱,女儿只知道一味索取,根本不顾老父亲的死活,更别说感恩、报答与责任了!

这样的爱不仅19世纪的法国存在,即使是21世纪的现在仍不鲜见。

有些单亲家庭,为了补偿孩子缺失的父爱或母爱,对他们一掷千金,百依百顺。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飞了。哪怕就是不富裕的家庭,秉承“再穷不能穷孩子”的理念,宁可自己粗茶淡饭,也要让孩子锦衣玉食。众所周知,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只会随心所欲、自私自利、依赖性强,毫无责任感,长大了只能是啃老族。

《左传·隐公三年》中曰“爱子教之以义方”,意思是,慈爱子女,要教育他们行事应遵守的规矩法度。爱孩子,就要从小培养他的善良、坚毅、独立、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即使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也不必娇生惯养。这一点,一些富豪就做得很好,如香港首富李嘉诚,对孩子从不宠溺,小时候孩子们上学绝不用私家车接送,要求乘电车上下学;上大学的时候,要求他们勤工俭学。

娇惯子女,到老不孝。愿天下父母能够正确地教育孩子,不要重蹈高老头的覆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