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高情商的人

 WAERTER 2019-08-09
01

我不太喜欢社交,平时没有事时,就喜欢一个人读书,窝在自己为自己打造的干净的一方天地。也不太喜欢那些所谓的高情商的人,有人会这么形容,说我假清高,我承认,我是有些小清高,但不假。

一直以来,我对高情商的理解,就是这人心机多,会巴结人,会钻营,会在背后给人使绊子。直到我认识我副导师,才发觉,原来自己对高情商人的理解,是那样的极端,也那样的幼稚。难怪,人家会经常对我的低情商嗤之以鼻。

我家副导师是个优雅、有气质的美女,眼睛里溢出了太阳的光芒。虽然是领导,但从来没有官架子,知性中带着一份刚强,浑身散发着岁月的馨香。正是这份强大的气场,让我在最开始时,觉得她那样高,我只有仰望的份儿,可在几次沟通之后,我发现,我真是想多了,她从没有高高在上,是我自己,因为不优秀,太过自卑,把自己放的低了。

从她身上,我第一次发现,高情商可以让人这么舒服。明明是在批评你,却让你心服口服地听,丝毫不感觉难堪,而且还让你笑着就受教了。她的每一句话,都是学识与阅历的结晶,不会让你感到功利,也不会让你感到世俗。

真正高情商的人,会说话,说好话,让人很舒服,也能从中受教,并不是像我之前理解的那样不堪。

02

古语“忠言逆耳利于行”,可大所数人,都不喜欢“忠言”,因为“逆耳”嘛。

持有“忠言”的人会认为,我说的都是好话,是为你好嘛,要不然做这吃力不讨好,得罪你的事干嘛。

换作以前,我一定会认同这种说法,因为,我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你好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体会了,如果方式不得当,好话也会变成坏话,好心变成坏心,说不定,会带给别人更大的伤害。

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他成为皇帝时,儿时的贫贱之交来找他,当着他所有的大臣面,啪啦啪啦地抖搂了他们当初的事,使太祖非常没有面子,惹得太祖非常生气,最终,太祖没有对他这个小伙伴儿“苟富贵勿相忘”,这个人什么也没有得到。同样一件事,另一个人去换了一种说法,使太祖龙颜大悦,最后官运亨通。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说话是讲技巧的,同样的话,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说话真的是分场合的,这并不是我们常常理解的“势力”和“投机”。我们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我们也有不侵犯他人权利的责任与义务,我们不能仅仅行使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第一个人,只顾着自己去回忆,只顾着自己说的痛快,却在无形之中,伤了太祖的面子,使太祖很尴尬。而第二个人,比第一个人多了一份同理心,就官运亨通了。

我们都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身为臣子,帮助齐王治理好国家是他的义务,劝谏齐王也是他分内的事。他并不像古代那些谏议大夫那样直愣愣地就去劝谏,还美其名曰“文死谏”,他很聪明,用一种迂回的战术,由己及人,让齐王乐呵呵地接受了他的意见,广开言路。

我不知道历史上是否真有一个“徐公”比邹忌美,我也不知道,他的妻妾客人是否真的认为他比“徐公”美。我唯一能说的,就是,邹忌情商很高,很会说话,这才是真正的会劝谏。

出发点是为了别人好,就可以用“语言”的冷剑先伤人吗?“忠言”,用不对方式,就会成为“恶语”,而我们都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如果真是为对方好,那我们且换个方式来表“忠言”,让别人舒服,也不让自己尴尬。

03

我有个室友,她比我直多了,我发誓,这丫头绝没有坏心。刚开学,因为处于季节变换的时候,我鼻炎复发了,睡觉的时候,呼吸阻塞,打呼噜。私底下,她也没少跟我说,每次,我都只能说,没办法啊,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啊(除非鼻炎好了)。有一天,一群人在办公室聊天,学长说晚上没睡好,室友打呼噜可响。我们对视了一眼,她立马接上了:你昨晚也打呼噜了,可大声。当时,我心里可不是滋味了,办公室不光我们,还有一群小学弟小学妹呢,就算我是女汉子,我也是个女孩啊,这么多人在,提到这么隐私的事,挺尴尬的。因为我了解这娃,她就是心直口快,不是想让我难堪,所以也就没生气,尴尬地笑了笑说:这么多人在呢,留点面子呗。

很多时候,我也是那个只顾自己说的痛快的人,经常使人难堪,别人私底下跟我说的时候,我还一脸无辜,我说的都是事实啊,你真玻璃心。

那一天开始,我就反思了自己。真的是别人玻璃心吗?显然不是的。

是我自己,以自己的率性直肠子为由,以自己真实不虚伪为由,一直在伤害别人。就这样,还认为自己是耿直宝宝,这些都是好品质呢。

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有时候自己一开口就会冷场,被别人叫冷场王。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会和许多好友渐行渐远,那是因为自己不会说话啊。

04

基于此,我重新审视了一下黛玉宝钗。我很喜欢黛玉,喜欢到,装作不知道她说话尖酸刻薄,喜欢到,因宝钗扑蝶冤枉了她,就从此讨厌宝钗,认为她虚伪做作矫情。

现在,即使看不惯黛玉的尖酸刻薄,我也还是喜欢她。但在这里,我需要就事论事。

黛玉是个冷场王。她冷场,是因为不会说话,冷场,是因为只活在自己的那方小天地,活在自己内心的愁闷里,不会为别人着想。

就比如说大观园失窃案发生后,为了维护探春的面子,也为了不让彩云为难,宝玉应承了下来。当事情过去了很久后,在公众场合,在大家欢欢喜喜地玩耍的时候,她又含沙射影的说出来了。事实上,她只是打趣宝玉,并没有什么恶意,也没有针对彩云。只是,这话听来就是刺耳儿,弄得大家面面相觑,好不尴尬。

再有,她在薛姨妈家做客,紫娟怕她冷,就给她送了暖手炉来,她嘲讽地说道:哪里就冷死了我,也亏得你用心。紫娟是了解她的,知道她心事,知道她就是嘴上不饶人,但没有坏心,加上平时也早就习惯她的这些行为方式,倒也没怎么样。只是,这话听得旁边的人,可不舒服。可又不能拿她怎么样,宝钗说的对:颦儿这张嘴,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紫娟是红楼梦里,对黛玉最真心的姐妹了。我想,黛玉对她,应该要比对别人更苛刻一些,都说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嘛。除了宝玉,她唯一能毫无顾忌伤害的,也就紫娟这个自己人了。可为什么要把最坏的脾气冲最亲的人发,最难听的话,讲给最亲近的人听呢?

真正的高情商,是不会把最糟糕的一面给最亲近的人的,是不会像她那样说话的。

再看宝钗,在贾府是深得人心的,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会留心身边人的喜怒哀乐。这并不是有心机,也不是世故。

黛玉因误说了“良辰美景奈何天”,被宝钗知道了,她私下悄悄找到黛玉,很俏皮的说要审黛玉。黛玉坦白完之后,为了不使黛玉女儿家难堪,面子上不好看,她就以自己为例,说自己也曾是个调皮的,也看这些“非正道的书”,最后,知道好歹了,才撂开手。

对于黛玉来讲,她明明是去“找茬”的,可是再听听她那一番话,真的让人很受用,心服口服。以至于,黛玉从此拿她当亲姐姐了。宝玉很好奇,几时梁鸿接了孟光案?黛玉告诉他,以前她认为宝姐姐不好,这件事上才发现,她真好,原来是自己多心了。

可见,会说话,让大家舒服,不光有好人缘,还会收买“对手”的心呢!

05

不知道曾几何时,高情商变成了贬义词,会说话变成了会阿谀奉承,有心机。而口无遮拦,心直口快被过分认为是真性情。

事实上,真正的高情商,表现在会说话上,而会说话,并不是投机取巧,也不是阿谀奉承,更不是有心机。这样的人,她们拥有的,是一颗善良的“同理心”。

让我们别再以自己的“语言”,去伤害别人的心。

让我们从说话开始,做高情商的人吧。


转载请注明链接:http://www./a/mxyl/bagua/2018/0202/74007.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